公共区 
  注册 | 发布 | 我的 信息员: | 同乡 | 搜索
 1004 短消息 2003-03-27 编辑
汉代文化 -舞蹈艺术

汉代南阳舞蹈艺术相当发达。张衡在《南都赋》中记载,南阳人在上巳节,常在水边举行规模较大的歌舞聚会活动:“于是齐僮唱兮列赵女,坐南歌兮起郑舞,白鹤飞兮茧曳绪,修袖缭绕而满庭,罗袜蹑蹀而容与。翩绵绵其若绝,眩将坠而复举。翘遥迁延,蹩(足薛)蹁跹。”而在南阳出土的画像中,众多的细腰长袖,翩跹起舞的艺术造型,特别是可以分辨出的建鼓舞、七盘舞、蹋鼓舞、长袖舞,果真状如白鹤,形同流云,使人应接不暇,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文献记载与汉画互相印证,使我们确信汉代南阳有着发达的舞蹈艺术。

  一、 建鼓舞

  我们展示南阳汉画像石中舞乐百戏的图卷,就会发现有一面大鼓置于百戏表演场面的主导地位,好像听到“咚咚”的鼓声,乐伎们和着那“咚咚”的拍节在演奏,百戏的表演者和着节奏在尽情地欢舞。鼓的形状有多种,一般都是侧立在(鼓座)上。,下面是两个连尾的伏虎,纵耳鼓目,张口吐舌,相当生动。有的鼓上饰有 “羽葆”,像鸟类美丽的尾毛。还有像旗帜一样的“流苏”,迎风飘扬,非常雅观。两名鼓员,手执短桴(鼓槌),举臂跃足,且鼓且舞,矫健奋发,生动活泼,看上去确实令人欢欣鼓舞。这种舞蹈就是古代的所谓“建鼓舞” 建鼓舞的表演程序和节奏,古代文献没有详细的记载,我们已无从得知。但鼓形状和鼓员表演的基本动作,南阳汉画像石却把那一霎那的造型再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知道建鼓舞不仅鼓员且鼓且舞,而且它在百戏和乐队中起着控制节奏、指挥全局的作用。这里我们顺便追溯一下建鼓舞的源流。从古文献记载和发现的实物图像看,建鼓舞颇似西汉初期的巴渝鼓舞。《汉书・礼乐

建鼓舞图

志》记载,汉初设置“巴渝鼓员三十六人”。唐人颜师古注云:“巴,巴人也;渝,渝人也。当初高祖为汉王,得巴渝人,并矫捷善斗,与之定三秦,灭楚,因存其舞乐也。巴渝之乐因此始之。”这说明,刘邦在四川做汉王时,巴渝人民曾协助刘邦“灭楚”,并把楚国的舞乐教巴渝人掌握,因此有了巴渝鼓乐。可见,巴渝鼓舞来源于楚国。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长沙和河南信阳的春秋战国时的楚国墓葬中发掘出大鼓,鼓座是连尾伏虎,上安置连尾凤,大鼓悬于上,它的形制与汉代的建鼓完全相似。《仪礼・大射仪》云:“建鼓在阼阶西,南鼓。”颇疑是指的楚国大鼓。楚国的大鼓并不是建鼓的端倪,它可能是从商代的“楹鼓”发展而来的。宋人高承《事物纪源》引《隋书・音乐志》云:“建鼓,商人柱贯之,谓之楹鼓,近代相承,植而贯之,谓之建鼓,盖商所作也。”是说商代把鼓改进了一下,加上鼓座 (柱)叫作楹鼓,传留下来又改名为建鼓。这是后人的记载,商代有无楹鼓?我们再查一下出土的甲骨文和考古资料。甲骨文字中有记载祭祀时,提到“击五鼓” (《卜辞综述》);安阳西北冈1217号商代墓葬出土一面大鼓,虽已腐朽不堪,但可看出是木制鼓腔,蟒皮鼓面,这都证明有关商代有楹鼓的记载是可靠的。商代的楹鼓是改进了的鼓,并不是最原始的鼓。我国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晚期,《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说,有一种怪兽“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夔为龙类,可能是一种大蟒,“以其皮为鼓”,是说用蟒皮作鼓面,没有说明鼓腔的质料,但可能是木质的。如果这条材料可靠的话,它与商代的鼓非常相似。黄帝时代大约在原始社会的仰韶
文化时期,距今大约六七千年。这样可以看出汉代建鼓舞的起源和发展。

  二、 踏拊舞

  在南阳汉画像石的百戏图中,踏拊舞是常见的。即一个女舞伎身穿长袖大衣,一只足下踏一个扁圆形物,做出优美的动作。过去把踏拊与蹴鞠混为一谈,实际上两者互不相干。蹴鞠就是古代的足球运动。鞠为圆形,拊是扁圆形,像是舞蹈道具,不是木腔皮面之鼓,而是形状象鼓、名称叫做“拊”的东西。据郑玄注《周礼・ 春官大师》“令奏击拊”云:“拊,形如鼓,以韦为之,著之以糠。”是说这种叫作“拊”的东西,形状像鼓,是用兽皮作外壳,里面装着谷糠。《汉书・礼乐志》记载,宫廷设置“刚、别拊二人”,颜师古注:“刚及别拊皆鼓名。”汉画像石中的踏拊,实际上不是木腔皮面的乐鼓,而是叫做“拊”的皮壳实糠的舞蹈道具。关于踏拊舞的表演艺术特点,我们只能从有关古文中略知一二。卞兰《许昌宫赋》有“振华足以却蹈,若将绝而复连;鼓震而不乱,足相续而不并;婉转鼓侧,(虫委)蛇丹庭”。从这段描述中,我们可以想见,演员的两只足在鼓上“将绝复连”的舞蹈,向观众献出优美的舞姿,时而疾若旋风,“婉转鼓侧”,时而缓如飞雪, “(虫委)蛇丹庭”,不难想象这种舞蹈有相当高的技巧。参阅李尤《平乐观舞赋》:“吞刀吐火,燕濯鸟(足寺),陵高履索,踊跃旋舞,飞剑跳丸。”这些名目除了幻术杂技之外,其中提到的“踊跃旋舞”虽未指明何舞,但可能是指踏拊舞。因为踏拊舞的主要艺术特点是“旋”,这和后来的胡旋舞有某些相似。另外,张衡在《观舞赋》中有“(木付)者啾其齐列”佳句,“(木付)者”显然是指踏鼓舞演员,说明这种舞蹈是有人伴唱的,而且“齐列”伴唱,有一支和唱队。踏拊舞原系一种民间舞蹈,秦汉时传入宫廷,到了汉魏时期封建统治者尤好这种舞蹈。据《三国志・魏书・杨阜传》云:“(曹)洪置酒大会,令女倡著罗之衣蹋鼓,一座皆笑。”既然能博得“一座皆笑”,可见,踏拊舞有除了难度较大的高超技巧之外,又增加了具有诙谐趣味的戏剧性表演。

   三、 长袖舞

  南阳汉画像石中有一种独舞很引人注目,演员是女子,梳高髻,穿着缣帛做成的大衣,腰细如束,两条难以承担的长袖,随着演员变换的动作飘绕缠绵。演员以轻飘的身躯翩翩起舞,婀娜多姿,给人一种舒适轻松之感。看来,飞绕的长袖和袅袅的细腰是这种舞蹈的特点。《西京杂记》云:“高帝戚夫人,善鼓瑟击筑,帝常引夫人倚瑟而弦,歌毕每泣下流涟。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歌出塞、入塞、望归之曲,侍婢数百皆习之,后宫齐首高唱,声入云霄。”这种翘袖折腰之舞与画像石中的长袖细腰之舞十分相似。可见这种独舞,不仅舞者且舞且歌,而且旁边还有一支和声伴唱的歌咏队。又张衡有“齐僮唱兮列赵女,坐南歌兮起郑舞”(《南都赋》);“抗修袖以翼面,展清声而长歌”(《观舞赋》)赋句。这里的南歌郑舞、修袖长歌的描绘,也说明这种舞蹈的表演形式是舞、唱、和三者相结合的。至于崔(马因)《七依》中说“振飞以舞长袖,袅细腰以务抑扬”,那就更清楚地描画出这种舞蹈的基本特点。关于这种舞蹈的名称和来历,这里略作一点考证。我们以为这种长袖细腰的独舞应是中国民族舞蹈的代表作。中国舞蹈起源甚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就有了组舞,是目前考古材料所证实的。安阳出土的商代甲骨文字中有舞,似一人在舞弄飘荡的长袖,说明舞蹈与长袖是分不开的。孔子所欣赏的“尽善尽美”的韶舞,也是以长袖为特征的。《搜神后记》有这样一个故事:“荣阳人,姓何……常志田舍人收获在场上,忽有一人长丈余,萧单衣,角巾,来诣之,翩翩举其两手,并舞而来,语何云:‘君曾见韶舞否?此是韶舞。’且舞且去。”这段文字虽不属正史,系小说之类,但它告诉我们,所谓“韶舞”其特点也是“翩翩举其两手”舞弄长袖。汉代的礼乐制度中有一种叫作“文始舞”的舞蹈,见《汉书・景帝纪》:“高庙酎,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孟康注曰:“文始,舜舞也。”又《后汉书・礼仪志》注云:“文始舞者,本韶舞也,高祖六年更名文始。 ”由此说明,舜舞即韶舞,又即汉代文始舞。因此,汉画像石中的长袖舞,颇有可能是“文始舞”。

  四、 七盘舞

  七盘舞又叫盘舞,是汉魏时代著名的宫廷舞蹈。南阳汉画像石有盘舞,一是新莽时期的六盘,一是东汉末年的四盘二鼓。盘、鼓数量多少不等,可见这种叫作七盘舞的舞蹈,不一定恰恰就是7个盘。这种舞蹈的演员有男有女,但都是穿着长袖的舞衣,在盘上、鼓上或其周围跳跃徘徊,或疾或缓。时而在盘上踏来踏去,时而在地上旋跃雀蹈,动作非常轻捷灵巧,极其优美。这种舞蹈在山东和四川、陕北等地的汉画像石、砖上均有发现,说明流传很广。过去多认为七盘舞产生于汉末,近年在南阳唐河县发现新莽时期天凤五年的画像石墓中,也有七盘舞,证明西汉就已经有了。这种舞蹈的表演形式,似乎是长袖舞与杂技的结合而形成的。它不仅具有优美的舞姿,而且有难度较大的盘上平衡造型的技巧,这应是七盘舞所以博得一些文人赞颂的原因。古代文学家的诗歌辞赋中提到七盘舞的很多:张衡《七盘舞赋》:“历七盘而履蹑。”王粲《七释》:“七盘陈于广庭,畴人俨其齐俟。揄皓袖以振策,竦并足而轩(足寺)”傅毅《舞赋》:“蹑节鼓陈,舒意自广。” 卞兰《许昌宫赋》:“与七盘其递奏,觏轻捷之(羽)(羽)。”鲍照《诗薮》:“七盘起长袖,庭下列歌钟。”陆机《日出东南隅行》:“丹唇含九秋,妍迹陵七盘。”(以上见萧统《文选》)古代文人如此不惜笔墨为七盘舞捧场,或描绘演出盛况,或赞美动人的舞姿,这足以说明这种舞蹈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最后更新:2023-08-09 21:41:58
赞一下
有0条评论,我要发表
首页 | 简介 | 评论 | 留言
200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