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区 
  注册 | 发布 | 我的 信息员: | 同乡 | 搜索
 1004 短消息 2003-03-27 编辑
汉代文化 -南阳汉代葬制葬俗

一、 墓葬形制

   根据考古发掘资料,我们依墓葬的时代,墓主的身份地位,墓室的结构,墓室平面布局(见图11),使用建墓的材料等因素,将南阳汉墓的形制划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

  (一) 长方型墓

   长方型汉墓是南阳发掘的早期汉墓型制,多为纯石结构或砖石混作结构。以赵砦画像石墓为
代表(韩玉祥,李陈广:《南阳汉代画像石墓》,河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41页。)。赵砦墓所用的石料主要在墓室的前部,后部墓壁及主室券顶均为小砖砌筑,由墓门、前室、两主室、两侧室四部分组成,墓室营造比较均匀。
汉墓平面图

  墓门由2根侧柱、3根中柱、4条门楣、4条下槛石、8扇门扉构成4道南北并列的墓门。

   门通高1、70米、总宽5、30米。前室呈长方形,地平面低于主室、侧室0.2米。主室有两道
门并列,有门楣、下槛石及门柱。侧室位于主室的两侧,分南北两室,形制相同,均无门扉。前室、主室、侧室均有铺地砖,用人字形错缝砌法。

   (二) “回”字型墓

  平面呈“回”字型墓也是南阳早期的汉墓形制,所用建筑材料有纯石和砖石混作两种。墓室结构一般由门、前室、两主室、三侧室组成,三侧室与前室相通,平面呈 “回”字形,其中以唐河县针织厂汉墓为代表(韩玉祥,李陈广:《南阳汉代画像石墓》第48页。)。墓门由两道墓门并列,由2根侧柱、1根中柱、2条门楣、2条门下槛和4扇门扉组成。前室长方形,石板铺地,地平低于主、侧室。主室长方形,主室中间由3根立柱和2根横额构成隔墙,将主室分成南北二室。立柱之间留有空洞,似为两个象征性窗台。两主室门由3根门柱、2条门楣与两块封门石板组成,无门扉。侧室分南、北和后侧室,南、北侧室均无门楣和门扉,3个侧室与前室相连通,浑然一体,呈回廓式。“回”字型汉墓在南阳出土的汉墓中也有中期的,以方城县东关汉墓为代表,为砖石混作而成,由墓门、前室、主室、侧室、后室组成。墓门两道,南北并列,由一根中柱、两根侧柱、四条门楣、两条门槛及四门扉构成,其中四块门楣两两叠压,形成双重门楣。前室中间有一道东西隔墙,分成两室。前室的隔墙延伸到主室,又把主室分成相对的南北两室。南北两侧室的门与两前室相连,两侧室后端与后室相通。

   (三) “亻”字型墓

   “亻”字型墓是南阳发掘的中期汉墓。以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的汉墓为代表(韩玉祥,李陈广:《南阳汉代画像石墓》,第96页。)。墓门由一根中柱、两根侧柱、两条门楣、两条门槛和四扇门扉构成两个并列的墓门。门扉上皆有门枢,门可启闭。前室为南北长方形,地平比主室低0米,由东壁即墓门内壁,南北两壁即左、右耳室之门,西壁即主室之门组成。在墓门中柱至主室门中柱的顶端,架有一根石梁。券顶两侧放置在左、右两个耳室的门楣上,与两主室连成统一的平排拱券顶。主室正中筑有一道隔墙,分成南北并列的两个拱券主室,主室有门而无扉,门口为正方形。耳室分左、右,皆长方形,耳室有门而无扉,门口宽度与耳室宽度相等,顶部为南北平排券顶,和前室东西并列券顶相连接。

   (四) “品”字型墓

   “品”字型墓是南阳发掘的中期汉墓。以邓州市长冢店汉墓为代表(韩玉祥,李陈广:《南阳汉代画像石墓》,第22页。)。墓上有封土堆,残高4、7米,封土分层夯实,每层厚约12~14厘米。墓室系用63块石料与小砖混作砌筑,由墓门、前室、主室、侧室组成。

  墓门由一条门楣、两根主柱和一条门槛构成。门框外侧内沿四周皆凿有凹槽,上下有对称的四个枢窝,安装门扉两扇。前室近方形,地平低于二主室及侧室 0米。主室长方形,中间有一道由两块墙基石、三根主柱和两块过梁石构成的隔墙,分成南北并列的两个主室,有主室门两道。前室南北两侧各有并列的2个侧室,均与主室相同。

   (五) 多室墓

   1. 墓室并列的多室墓

   并列多室墓也是南阳早期汉墓的型制。它有两室墓、两室带耳室墓、三室墓等类型。例如,
湖阳镇画像石墓(韩玉祥,李陈广:《南阳汉代画像石墓》,第42页。),属砖石混建,由东、西并列三墓室组成,每一墓室各有两扇门扉,用楔形砖起券。中室东、西壁有过道与东、西室相通,应当也是夫妻(前、后妻)合葬墓,因入葬有先后,墓道是分3次挖成的。再如,樊集吊窑M24墓是由并列的东、中、西三墓室组成,平面呈“目”字形,墓门由4个门柱、3个门楣构成。东室东壁、西室西壁用小砖错缝平砌。

   2. 砖、石混作多室墓

  砖石混作多室墓是南阳发掘的晚期汉墓。以河南省襄城茨沟汉墓为代表(韩玉祥,李陈广:《南阳汉代画像石墓》,第28页。),该墓有永建七年题字。墓室结构由甬道、前室、左前室、右前室、中室、左后室、右耳室和后室组成。墓道为斜坡式,甬道用小砖砌成。在墓道与甬道相接处有一层封门砖。墓门位于前室之西,由门楣石一块、门柱石两块和门槛石一块构成门框。门框外侧内线一周刻凿有框槽和门枢窝。墓室由七个部分构成,前室、中室和后室建筑在一条中轴线上,设有门扉,可以互通。前室平面呈长方形,中室位于前室之东,平面呈方形。西壁与前室之间有门,上下凿有门枢窝。北壁有右耳室门,南壁有两个并列的券门以通往左后室。其东壁中央有石门一道,通往后室。右前室为近方形,与前室之间的券门可通。右耳室平面呈长方形,左前室平面呈方形。北壁以石条砌一门与前室相通。左后室平面呈正方形,北壁砌券门两个,以通中室。

   3. 纯石结构多室墓

  汉代晚期纯石结构多室墓,是富丽堂皇的大型墓。以南阳市北关中原机校墓为代表(韩玉祥,李陈广:《南阳汉代画像石墓》,第176页。)。该墓由墓门、甬道、前室、二耳室、中室、二侧室和二后室组成,各室之间皆有门相通。墓门由二根支柱,二朵栌斗和一条门楣组成。甬道为长方形,甬道之西为前室门。前室为长方形,有门、门楣下刻凿有门枢窝,枢窝内有朽木,可知原安装有木门;其南北两壁系南、北耳室之门,门柱内侧凿有凹槽以安装门扉。南、北二室位于前室南北两侧。中室位于前室西边,前室西壁即中室的2个门。南壁即二侧室之门。中室西壁即二后室之门。后室平面近长方形,东壁系通向中室的两个门。侧室位于中室之南,中室南壁即侧室之并列的两
门。顺着二门之间的中柱向南又有3根立柱、2条过梁构成隔墙,分侧室为东、西室。

  二、 墓室装饰

   南阳汉代墓室大多由石、砖、砖石混合三种构筑材料,而在石、砖上都刻绘有画,根据时代
的不同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汉画的内容也在发生变化。在汉代贵族官僚的住宅、神庙和陵墓里的壁上都出现了绘画。南阳早期的汉墓多以建筑物为题材,画像多刻绘在墓门、主室门的主柱和门扉上,将现实生活中的建筑物刻入画面,以象征阳间住宅,南阳赵砦汉墓就只在墓门的主柱和门扉上刻绘双阙和厅堂。汉武帝以后,独尊儒术,儒家思想的“三纲”、“五常”伦理道德观念也影响了南阳汉画的内容。汉墓的画像出现诸如“伯乐相马”、“狗咬赵盾”、“二桃杀三士”等歌颂智勇忠义的画像。例如,唐河针织厂画像石墓中出土的历史故事画像约占人物画像总数的20%。汉代的谶纬迷信思想也影响到汉画的内容。在杨官寺画像石墓中开始出现白虎、双龙交蟠和执钺神人等画像,其意在辟邪、升仙。还有反映墓主人生前生活情况的画面,如骑射田猎、车骑出行、杂技舞蹈、舞乐宴飨等内容,这些画常安排在墓的前室周围和主室二侧。在墓门上刻铺首衔环,凶悍的猛虎形象,用意在镇墓。在门上也有吉祥的朱鸟,象征死后吉祥如意。在墓葬盖顶上刻日轮和满月,日内刻三足乌,月中刻蟾蜍,日月周围繁星密布,还刻有长虹之类的天象图和二十八宿的星相图,这些都有占卜的意思,每一星相和天象都象征一种社会上的人事。同时也出现了伏羲、女娲画像,雕刻在主室两侧的主柱,这是人们对生殖的崇拜,希望在阴间也繁衍不断。

   三、 随葬物品

   南阳汉代墓葬随葬的物品种类和数量很多,主要是吃和用的东西。随着时代的不同,随葬的
物品也不断发生变化。从材料上看有金属类和陶器,从用途上讲有生活用品和钱、粮、武器等。

   1陶器

   陶器形主要有鼎、壶、敦、瓮、奁、仓、仓房、臼盘、厕所带猪圈、灶、甑、炙炉、案、杯
、磨、井、罐、盆、博山炉、牛、猪、鸡、鸭、马、俑、盘、豆、狗等。

   2金属器

   铜器有弩机、剑柄、铃、(钅尊)、带钩、铺首衔环、五铢钱、大布黄千、大泉五十、小泉直一、 车(车口) 、车辖、当卢、镳、盖弓帽、鎏金铜钉帽、兽面形饰、铜环、车轴、契刀、鎏
金柿蒂形饰、洗、灯、镜、铜环、铜铃等。铁器有铁NFCEA、铁犁铧、铁凿等。

  四、 殡葬习俗

   唐河县电厂汉墓出土的丧葬出行图反映了汉代南阳的送丧习俗。图左为一列送葬队伍,一人
骑马肩扛铭旌作前导,其后有六辆轺车正在行进。图右一人双手执,旁有一株柏树。执掘土和柏树象征着墓地。墓前植柏是秦汉以来的风俗,《太平御览》引《风俗通》云:“墓上树柏,路头石虎。”“铭旌”也叫“柩”,稍晚则称作“幡”,是招魂的标志。《礼记・檀弓》云:“铭,明旌也。以死者为不可别也,故以其旗识之。”郑玄注“明旌”为“神明之旌”,此处的“神明”指死者的灵魂。《仪礼・士丧礼》云:“为铭名以其物,亡,则以缁,长半幅;末,长终幅,广三寸。书铭于末,曰‘某氏某之柩’。竹杆,长三尺。置于宇西,阶上。”“各以其物”之“物”为“旗物”的省称,死者生前所用旌旗上的徽志,代有死者的爵级。悬旌原用竹杆长三尺,后来逐渐加长,旌尾的形状,下有燕尾。汉代幡制与此相同,“宫殿门吏……并负赤幡,幡上有青翅燕尾”(张末元:《汉代服饰参考资料》。)





最后更新:2023-08-09 21:41:51
赞一下
有0条评论,我要发表
首页 | 简介 | 评论 | 留言
200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