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区 
  注册 | 发布 | 我的 信息员: | 同乡 | 搜索
 1004 短消息 2003-03-27 编辑
汉代文化 -延笃的散文

延笃(?~167年)字叔坚,一说字叔固,南阳(今河南鲁山县)人。少从经学家唐溪典、马融受业,博通经传及百家之言,能著文章,有名京师。唐溪典曾赞曰:“嗟乎延生!虽复端木闻一知二,未足为喻。若使尼父更起于洙泗,君当编名七十,与游夏争匹也。”顺帝时举孝廉,为平阳侯相,不久以师丧弃官。桓帝元嘉元年(151),以博士征拜议郎,与朱穆、边韶等共著作东观,作《百官表》及传若干篇。后迁侍中、左冯翊,“帝数问政事,笃诡辞密对,动依典义 ”(范晔:《后汉书》卷64《延笃传》。),深受桓帝赏识。又徙京兆尹,宽仁爱民,郡人有“前有赵张三王,后有边延二君”的赞语。延熹元年(158),以忤梁冀,适病免归乡里,家居为教授。后遭党事禁锢,永康元年(167)卒于家,乡人图其形于屈原之庙,以示旌表。所著诗、论、铭、书、应讯、表、教、令凡 20篇。《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一卷,其他著作如《左氏传注》、《战国策论》(或称《战国策音义》)等均已亡佚,现存仅有《仁孝论》及《与李文德书》等 7篇,且多已残损。

  《后汉书・延笃传》说,延笃免官归家后,“前越太守李文德素善于笃,时在京师,谓公卿曰:‘延叔坚王佐之才,奈何屈千里之足乎?’欲令引进之。笃闻,乃为书止文德”:

  夫道之将废,所谓命也。流闻乃欲相为求还东观,来命虽笃,所未敢当。吾尝昧爽栉梳,坐于客堂。朝则诵羲、文之《易》,虞、夏之《书》,历公、旦之典礼,览仲尼之《春秋》;夕则消摇内阶,咏《诗》南轩;百家众氏,投闲而作。洋洋乎其盈耳也,涣烂兮其溢目也,纷纷欣欣兮其独乐也。当此之时,不知天之为盖,地之为舆,不知世之有人、己之有躯也。虽渐离击筑,傍若无人,高凤读书,不知暴雨,方之于吾,未足况也。且吾自束修以来,为人臣不陷于不忠,为人子不陷于不孝,上交不谄,下交不黩,从此而殁,下见先君远祖,可不惭赧。如此而不以善止者,恐如教羿射者也。慎勿迷其本,弃其生也。

  本文可以看作是作者的自传,是其人格的写照。开头明言虽感朋友厚意,但自己已无意于“还东观”为官,接着以主要篇幅绘出了一幅“诵经独乐图”:独坐客堂,朝夕诵经咏诗,耳目专注,忘却了世俗的烦扰与喧嚣,忘却了天地风雨之存在,无人无我,其乐无穷;然后概言自己入世以来以忠孝为本、不谄不黩的人生态度,表明自己无愧无憾,且不愿改变初衷,屈心抑志。作为好友间的通信,本文字字句句皆出自肺腑,作者无意为文,因而更显得真实自然。仕途生涯的深切体验,免归之后的生活情趣,无欲无求的生活态度,修身洁行的高尚品格,都在漫不经意的挥洒中一泄无余,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格理想的崇奉和追求。在写作方法上,与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相适应,本文主要的特点是娓娓而谈,从容不迫,具有一种迂回舒缓、平易亲切的风格。作者注意通过句式的错综安排,虚词的灵活运用,调节文章的节奏和语气,表露自己淡泊宁静的情怀,在看似平淡中蕴含着醇厚的韵味,别具一种感染力量,令人称赏。

  延笃的另一篇重要作品是《仁孝论》,其文为:

  观夫仁孝之辩,纷然异端,互引典文,代取事据,可谓笃论矣。夫人二致同源,总率百行,非复铢两轻重,必定前后之数也。而如欲分其大较,体而名之,则孝在事亲,仁施品物。施物则功济于时,事亲则德归于己。于己则事寡,济时则功多。推此以言,仁则远矣。然物有出微而著,事有由隐而章。近取诸身,则耳有听受之用,目有察见之明,足有致远之劳,手有饰卫之功,功虽显外,本之者心也。远取诸物,则草木之生,始于萌芽,终于弥蔓,枝叶扶疏,荣华纷缛,末虽繁蔚,致之者根也。夫仁人之有孝,犹四体之有心腹,枝叶之有本根也。圣人知之,故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然体大难备,物性好偏,故所施不同,事少两兼者也。如必对其优劣,则仁以枝叶扶疏为大,孝以心体本根为先,可无讼也。或谓先孝后仁,非仲尼序回、参之意。盖以为仁孝同质而生,纯体之者,则互以为称,虞舜、颜回是也。若偏而体之,则各有其目,公刘、曾参是也。夫曾、闵以孝悌为至德,管仲以九合为仁功,未有论德不先回、参,考功不大夷吾。以此而言,各从其称者也。

   汉代统治者标榜以孝治天下,特别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经学日盛,逐渐成了处理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最后旨归。在这种情况下,儒家的“仁、孝”学说就成为长期
以来学术思想界以至于整个社会的热门话题。《仁孝论》就正是针对“时人或疑仁孝前后之证”进行论析辩白的。延笃博通经传,对仁孝学说有深刻的见解和体会,能够本经立义,进行解说。文章第一段首先指出仁孝“二致同源,总率百行”,都是做人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不必“定前后之数”,二者的不同只在于它们是对人不同方面的道德要求,“孝在事亲,仁施品物”,在根本上二者是一致的。第二段通过人体、草木的譬喻,着重辨析二者的关系,强调二者并不矛盾,而且联系密切:孝乃仁之本根,仁乃孝之外显,并以圣人之言以证之,说明仁自孝悌始。第三段进一步论证“仁为大,孝为先”。仁孝“同质而生”,全面实践而做到至孝至仁,当然是最高境界。但由于人所处地位、所负责任不同,仁孝往往难以两兼,只要身体力行,立功立德,同样是值得肯定和称赞的。通观全篇,文章反复论述,把道理讲得清楚明白,不足之处是经学说教气很浓,但作者重视实践,注意从历史人物身上取证,也表现出一定的实事求是的精神,毕竟比当时大量的引经据典、枯燥乏味的纯说教文章高出一筹。

  《仁孝论》的写作技巧也很值得重视。第一,文章围绕中心议题层层深入,说理周详,结构严密。作者开门见山地提出“仁孝之辩”的论题,然后从不同方面展开论述,其间有分析,有概括,有引证,有事例,对仁、孝的关系和实践意义进行了充分的论说,由“二致同源”说到“分其大较”,再“对其优劣”,逐层递进,归结到“为德”“为功”,“各从其称”,与开头相照应,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第二,善用平易浅切的比喻,把道理说得生动形象,易于为人所接受。文章的第二段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运用人之耳目手足各有功用但皆本之于心、草木之芽蔓枝叶荣华皆本之于根的贴切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孝乃仁之本根这一重要观点,既避免了枯燥烦琐的说理,又使文章富有文采。第三段中以颜回、曾参、公刘、管仲等人的作为比较例析,从而阐明“仁孝之辩”,也收到了同样的效果。另外,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阐发儒学经义,虽然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段,但文章给人的总体感受是温文典雅,不急不躁,和汉初文章的疏直激切截然不同,符合儒家冲和中节的美学原则,典型地体现了汉代与新儒学相适应的新文风。





最后更新:2023-08-09 21:41:48
赞一下
有0条评论,我要发表
首页 | 简介 | 评论 | 留言
200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