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区 
  注册 | 发布 | 我的 信息员: | 同乡 | 搜索
 1004 短消息 2003-03-27 编辑
汉代文化 -音乐艺术

汉代南阳一带音乐文化比较发达,这里在东汉是光武帝的故乡,皇室、功臣、官僚和豪族比较集中,音乐文化也随着发展起来。东汉历代帝王音乐造诣都很高,“目极角抵之观,耳穷郑卫之音”(《后汉书》卷49《仲长统传》。)。光武帝刘秀就喜欢各类俗乐(《后汉书》卷26《宋弘传》。)。明帝曾在南阳郡召集地方学校的学生们演奏《鹿鸣》等雅乐(《后汉书》卷2《明帝传》。),作为对地方郡学置雅乐的肯定。章帝时,南阳太守鲍德又在郡学中演习古礼与雅乐”(《后汉书》卷29《鲍永传》。)。桓帝琴、笙都弹奏得很好。灵帝不仅善琴技,洞箫吹得也很好。帝王的提倡,促进了南阳音乐文化的发展。据张衡《南都赋》记载,南阳聚族祭祀祖先,宴请宾客之际,“弹琴(扌厌)龠,流风徘徊,清角发,听者增哀”。在三月三日上巳节踏青游乐时,也“结《九秋》之增伤,怨西荆之折盘。弹筝吹笙,更为新声,寡妇悲吟,(昆鸟)鸡哀鸣。坐者欷,荡魂伤精”。可见,南阳民间音乐文化的普及,弹吹乐器,吟唱歌曲,成为民间聚会时必备的项目。在南阳出土的大量汉画中,撞钟图、击铙图十分生动,而弹琴、抚琴、吹笙、击鼓,更是栩栩如生,仿佛听到了《寡妇曲》的悲吟,《(昆鸟)鸡》曲的哀鸣,听到柔丽多变的“新声”。这与张衡的记载互相印证。由于歌曲留存下来的极少,对汉代南阳的音乐艺术只能根据文献记载和汉画的画面来分析其乐器和乐队。

  一、 乐器

   南阳汉画像石中的乐器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三大类:打击乐器类、吹管乐器类、弹弦乐器类。

   (一) 打击乐器类画像石中的打击乐器以鼓为主。其中有建鼓、(革卑)鼓和鼗鼓3种,金属打击乐器有钟和铙。
鼓乐图

   建鼓在战国时期已广泛流传和应用。《国语・吴语》:“载长建鼓,挟径秉枪。”韦昭注:“鼓,晋鼓也。”《周礼》云:“将军执晋鼓。建鼓,为楹而树之。”青铜器上镂刻的花纹图案中,多有演奏建鼓的形象。目前最早的是战国时期曾侯乙墓出土的特大建鼓。鼓身长100厘米,鼓面直径80厘米。从南阳画像石中建鼓与人物的比例看来,建鼓也颇为壮观(王建中,闪修山:《南阳两汉画像石》图99、100。)。建鼓的形制有长圆形和扁圆形两种,前者居多。鼓身横置,鼓面向左右两侧,用一立柱贯穿鼓身为支柱,下有连尾器或伏虎为鼓座。鼓上面有羽葆为饰,两名鼓员在两边双手各执一棒,边击边舞。它是汉代鼓舞中的主要伴奏乐器,同时也为舞乐百戏伴奏。

  鼗鼓亦称。《诗经・周颂・目瞽》云:“应田悬鼓,磬祝圉。”《周礼・春官・宗伯》云:“掌教鼗鼓。”郑玄注:“如鼓而小,持其柄摇之,旁耳还自击。”鼗鼓的形制和击法,当即近代民间流行的货郎鼓或叫波浪鼓。鼓身穿在木柄上端,鼓框两边各系一圆球,以手转摇木柄,圆球回敲鼓面作声。古代,鼗鼓常用于宗庙、社稷祭仪的雅乐中,汉代也用于宫廷宴乐中。鼗的作用,据《释名》记载:“鼗,导也,所以导乐作也。”表明起乐前,摇鼗作令,准备起奏乐曲。在南阳汉代画像石中,乐人多以右手摇鼗为节,同时,左手执排箫吹奏伴舞。鼗、排箫、建鼓常在一起,为汉代的鼓舞、长袖舞、踏鼓舞伴奏。(革卑)鼓同鼙鼓。从汉画像石中看,此种比建鼓小得多,为扁圆形,一般置于地上,鼓员席地而坐,一手执桴敲击。《释名》云:“鼙,裨也,裨助鼓节也。”是节奏性的一种乐器。常和建鼓、鼗鼓、排箫一起为踏鼓舞、长袖舞伴奏。

  铙为古代铜制打击乐器。《周礼・地官・鼓人》云:“以金铙止鼓。”郑玄注:“铙如铃,有秉无舌,执而鸣之。”铙体小而短阔,有中空的短柄,插入木棒可执,以锤击之而鸣。铙可单独使用,也可组编为编铙。近年在殷墟妇好墓曾出土大小5枚一组的编铙。汉画像石中铙则为独铙,乐人左手执铙,右手执锤敲击。

  综上所述,鼗、建鼓、(革卑)鼓、铙在乐队中的作用可以说是:鼗鼓首先作令引导起乐,建鼓、(革卑)鼓击节伴舞。铙鸣则鼓停,或轮番演奏,或乐曲告一段落或曲终。

  鼗钟铜制。《周礼・春官・宗伯》云:“,如钟而大。”可知其形制与钟相似。无甬,有钮,平口,钟体多有繁复的纹饰。演奏时,可直悬敲击。有单件特悬的,也有成组编悬的。汉画像石中的钟则是单悬的“特钟”,有左右两人各执锤敲击的,也有一人独击的(《南阳汉代画像石》图131、476。)。

   (二) 吹管乐

   器类画像石中的吹管乐器有埙、竽、排箫4种古代传统乐器。埙 埙是我国最古老的土制吹奏乐器。据《世本》记载:“埙,暴辛公所造。”《拾遗记》中也有“庖牺氏灼土
为埙”的记载。这些古老传说虽不可考,但已说明埙的历史是很久远的。浙江河姆渡遗址发现的一孔陶埙,距今已有7000年。在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山西万泉荆村遗址和郑州二里岗商代遗址均有发现。埙体呈橄榄形、或圆形、或鱼形等,底平,有一孔、二孔、三孔、五孔等多种。据史料记载,埙的定型大约在晚商时期,实物有河南辉县硫璃阁殷墟墓出土的大小陶埙,为五孔。南阳汉代画像石中的埙,虽无法辨清孔数,但乐人均以双手捧埙吹奏,应
是多孔,则无疑。在汉代,埙与排箫、鼓一起为长袖舞、百戏伴奏。画像石中有埙参加的乐
队占整个乐队数量的40%,可见埙这件古老乐器在当时舞乐、百戏、伎乐等伴奏中的重要作用。

   它为我国古代一种管乐器。《诗经》中有“伯氏吹埙,仲氏吹〖”的记载。

  春秋战国时,在制作和演奏上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不但用于伴奏、合奏,而且还可独奏。《史记・范文雎列传》记述了“吴子胥出昭关,至于陵水无以糊口…… 鼓腹吹,乞食于吴市”的故事。古代,取天然竹管制作,长者一尺四寸,为大,短者一尺三寸,为小,均为七孔,发音原理同横吹竹笛,但无孔膜,而有“ 底”。发音浑厚,文雅而庄重,是古代雅乐的重要乐器。汉代,竹笛在宫廷乐队和民间已大量使用,但仍是雅乐中的主要乐器。在南阳汉画像石中数量较少。这是因为它只在雅乐中使用,在民间很少使用的缘故。
  竽战国及两汉广为流传。据《周礼・笙师》、《说文解字》(许慎)记载,它的形制与笙相似而较大,有36管,后减为23管。《墨子・三辨》云:“士大夫倦听话,息于竽瑟之乐。”可见当时竽和瑟常常在一起演奏,是供统治阶级享用。汉画像石中乐队使用竽较少,但它在乐队中往往处于领奏或指挥的地位。在《韩非子・ 解老》中有“竽也者,五声之长也,故竽先,则钟瑟皆随;竽唱,则诸乐皆和”的记载。在《招魂》中又有“竽瑟狂会”之句,这些都说明竽瑟在楚乐中又是协奏的乐器。它不仅是旋律性很强的乐器,而且,人们通过实践,总结出了常用的八度和五度协和音程,把它固定下来,做成组合管,便于演奏时使用。排箫原称箫,也是比较古老的一种乐器,在古籍中多有记述。《世本》云:“箫,舜所造,其形参差象凤尾,十管,长二尺。”《博雅》云:“箫,大者二十四管,无底,小者十六管,有底。”《三礼图》云:“无底谓之洞箫。”在汉画像石中,常有吹排箫的形象。因其“箫声肃肃而清也”(见《释名》)。所以它常用于宫廷宴飨,又因其 “音悲沉”,因此它又用于民间丧事。《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有勃“常为人吹箫给丧事”的事。1978年,湖北随县战国曾侯乙墓出土有十三管竹制排箫,同年在南阳淅川仓房出土的战国时期十三管石制排箫。在汉画像石中约占50%的乐队中都有排箫。这足以说明,排箫是当时流行于这一广大地区、使用广泛、深受群众喜爱的一种乐器。排箫的吹奏形式方法,从画像石中可以看到,乐人左手执排箫吹奏,右手执鼗击节。它常常与建鼓、钟、埙、琴一起为长袖舞、踏鼓舞和鼓舞伴奏。

  (三)弹弦乐器类在汉画像石中,能辨认出的弹弦乐器有琴和瑟,目前尚未发现琵琶。琴和瑟是我国古代音乐生活中两件很重要的乐器。最早的记载见《诗经・小雅》:“琴瑟击鼓,以御田祖。”说明这两种乐器至少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们像一对孪生姊妹一样,经常在一起演奏,因其声音协和动听,人们常把美满和谐的夫妻关系称作“琴瑟友之”。琴有七弦,故亦称七弦琴,现通称古琴。琴身长约130厘米,宽约20厘米。一般按五声音阶定音。琴的制作十分精湛、完美。在《西京杂记》中有关于它的记载:“赵后有宝琴曰‘凤凰’,皆以金玉隐起为龙、凤、螭、鸾、古贤、列女之象。亦善为《归凤送还》之操。”有关文献史料及汉画图像可以证明,琴至迟在东汉末年大体已定型,演奏技巧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同时也产生了文人音乐家――蔡邕、蔡琰父女和古琴家桓谭。瑟关于它的起源,《宋书・乐志》中有:“瑟,马融《笛赋》云:‘神农造瑟’。”《乐书》引《世本》:“庖牺作瑟,五十弦。黄帝使素女鼓瑟而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大量竹简和乐俑,从中可以看出瑟在西汉之初流行地区已经很广,并经常和竽一起为歌舞伴奏。在《史记・ 张释之冯唐列传》中有“慎夫人鼓瑟,上(指文帝)自倚瑟而歌,意惨凄悲怀”的记述。汉画像石中也常见有瑟和排箫、埙、鼗、、(革卑)鼓一起为舞乐、百戏伴奏的情景。20世纪30年代以来,先后在长沙、江陵、信阳等地楚汉墓中出土了近20张瑟,其形制多数为25弦,按五声音阶定弦演奏。南阳古为楚地,画像中虽看不出弦的数量,但在形制上与其相同,应无疑。

  二、 乐队的组合形式

  画像石中的乐伎,从图中看,其编制组合形式多样灵活。若依人数多少划分,则有一人伎、二人伎……直到为数最多的九人伎。其伴奏对象或舞蹈、杂技表演,间或也有单一的器乐合奏(《南阳汉代画像石》图479《伎乐图》。)。画像石中乐队的编配组合,有着一定的规律性,根据各类乐器不同的组合,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吹打型、管弦型和混合型三大类,还有一些其他的特殊组合形式。

   (一) 吹打型乐队

  此种类型的乐队,主要由排箫、埙、竽、龠和鼓类等吹管乐器与打击乐器组合而成。乐队中的排箫和建鼓、鼗鼓占有显著地位。这类乐队,吹打“巧相鸣和”,时而炽热豪放,时而雅典肃穆,时而欢快谐趣,时而幽深莫测。它集中突出地显示出中国古代吹打乐的艺术表现力。汉画像石中鼓舞和唐河县西汉郁平大尹冯君儒久墓画像石图中的舞乐、百戏,就是用吹打乐伴奏的。

  (二)管弦型乐队

  这种类型乐队,是在吹打型乐队的基础上,加入琴、瑟等弹弦乐器组合而成。其乐队人数和使用的乐器种类较多,规模也大于吹打型乐队。南阳画像石中的乐舞图,图中央置建鼓,鼓两侧各跽坐一人双手执桴击鼓,一女伎戴冠着长衣,挥袖起舞;一男子裸上身,表演弄壶;另一女伎在地上作双手倒立。图左右各列乐队,左四人中一人席地鼓瑟,二人摇鼗吹奏排箫,另一人吹埙;左三人席坐皆执桴击(革卑)鼓。从画面看,乐伎全都席地而坐演奏,犹如后来的堂上作乐、堂下起舞的坐乐伎。南阳市东汉许阿瞿墓志画像的乐队即属此。

  (三)混合型

  乐队它是在以上两种乐队类型基础上,再加入铙这些金属类礼乐重器组编而成的较大型混合乐队。如《南阳汉代画像石》图169中的乐舞、百戏伴奏乐队,即属此。它使用的各类乐器有建鼓、鼗鼓、排箫、埙和铙,有乐伎9人,它是目前所发现画像石中,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乐队。

   (四) 特殊型乐队

  伴奏者一两人,使用的乐器一两件。如《南阳汉代画像石》中图48所示:在有八人的踏鼓舞、滑稽表演中,只一人鼓瑟伴奏。也有以箫和瑟组成的,具有特色的“ 箫瑟乐队”;用建鼓、(革卑)鼓和钟这些敲击性乐器组成的“钟鼓乐队”。还有两人同击一特大钟为杂技表演的这一特殊伴奏形式。在儒家音乐思想取得独尊地位的汉代,音乐上倾于复古,先秦时期的传统乐器埙、箫、琴、瑟、钟、鼓等在宫廷雅乐中广泛应用,歌舞活动成为社会时尚。那些以埙、排箫编配的吹管乐,以钟鼓编配的打击乐和以琴瑟编配的弹弦乐以及歌舞等,显示了了汉代南阳民族音乐文化的地方特征。





最后更新:2023-08-09 21:41:44
赞一下
有0条评论,我要发表
首页 | 简介 | 评论 | 留言
200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