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区 
  注册 | 发布 | 我的 信息员: | 同乡 | 搜索
 1004 短消息 2003-03-27 编辑
民俗文化 -南阳民谣与歇后语

一、 民谣

  南阳的民谣,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每年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村民们常伴以旱船、竹马、高跷等舞蹈形式,踏着鼓点,演唱民谣于城乡,自娱自乐,并能根据客观生活的变化,编织出新的内容。综观南阳民谣的发展演变史,其内容可以称得上是与时俱进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各自不同的内容特点。南阳民谣活泼清新,琅琅上口,与生活关系密切,故而得到民众的广泛热爱,千百年来在南阳民间久传不衰。

   南阳大地上流传的民谣大致包括天象、家事、生活等三大类。

   天象类:

初一初二不见面,
初三初四一条线。
初七初八半栅子,
初九初十大半栅儿,
十一以后溜溜圆儿。
十七八,娓娓擦,
二十正正,月出一更。

  农事类:

新年过,十五罢,
忙忙碌碌做庄稼,
有的锄草起牛铺,
有的套车把粪拉。
红薯种,早育下,
这个东西能养家。
赶春会,把钱拿,
买回扫帚和桑杈,
杈把扫帚牛笼嘴,
皮条扎鞭少不下。
过了春分种谷子,
清明前后种棉花。
种麦子,多趟耙,
苗子出来不掺杂。
种得稀了耽搁地,
种得稠了要抓瞎。
谷子高粱锄三遍,
二麦将熟不差啥。
黄呱鹭,叫喳喳,
各种活路乱如麻。
摊了场,去种地,
还要堆垛防雨下。
割了麦,先锄花,
接着灭茬锄芝麻。
种小麦,需多耙,
载子大小莫看差。
隔年下种不容易,
不稀不稠才得法。

《庄稼歌》

正月采茶正月嗦,
新来媳妇拜公婆,
红绸子大袄绿绢袖,
八幅罗裙顺地拖。
二月采茶二月嗦,
二月小燕来得多,
燕子停在过梁上,
今年做的来年窝。
三月采茶三月嗦,
三月牡丹开得多,
大姐扳倒二姐采,
采坏牡丹树一棵。
四月采茶四月嗦,
四月秧苗下得多,
秧苗栽到田间里,
风吹雨淋早发棵。
五月采茶五月嗦,
五只龙舟下江河,
郎坐龙头姐坐尾,
二人对面笑呵呵。
六月采茶六月嗦,
六月三伏热得多,
公婆堂前高打扇,
热坏厨房女姣娥。
七月采茶七月嗦,
七月早稻割得多,
快刀割得刺楞楞响,
钝刀使坏女姣娥。
八月采茶八月嗦,
八月荞麦磨八合,
大红袖子高扎起,
磨得素手嫩皮落。
九月采茶九月嗦,
九月菊花做酒喝,
郎喝三杯还想喝,
奴喝三杯话语多。
十月采茶十月嗦,
十月树下叶落得多,
树叶落了枝还在,
明年从头再发作。
冬月采茶冬月嗦,
冬月下雪下得多,
有钱儿郎穿花靴,
无钱娃子打赤脚。
腊月采茶腊月嗦,
腊月鞭炮买得多,
三十晚上吃年饭,
初一拜年把头磕。

《十二个月歌》

叮当叮,叮当叮,
打张铁犁把田耕。
任你农夫怎样精,
不用铁犁耕不成。
你种麦,我种稻,
粮食丰收大家饱。
任你工人怎样巧,
不吃粮食活不了。

《工农歌》

正月怕暖,
二月怕冷,
三月怕霜,
四月怕风,
五月怕雨,
……
十月上金,
腊月上银,
正月上地自哄人。

生活类民谣中,大到亲朋邻里关系,小到幼儿教育、男欢女爱,应有尽有。

小宝宝,头歪歪,
你是娘的小乖乖。
从小要听妈的话,
叫你干啥就干啥。

《小宝宝》

小油灯,亮堂堂,
灯下坐个小姑娘,
笑咪咪,缝衣裳,
缝好衣裳穿身上。
爹爹见了哈哈笑,
妈妈见了直夸奖。

《缝衣裳》

  很早以前,在南阳与陕西交界的地方,有“唐将”班子在一起干活的习俗,此俗实质乃以工换工。据传说是李世民建唐后,怕这些有功的兵将居功自傲造反,就把他们集体留在豫陕接界处的深山老林里开荒种地。他们生活单调枯燥,于是在劳动中对唱歌、打哑谜、打落号嗨,以消除疲劳,解除苦闷。现在于南阳西部一些县市的农村,还有唐将班子留传下来的“打落号嗨”。打落号嗨山歌朴实自然,妙趣横生,生活情味甚浓,例如:

奴在房中哭情哥,
没有丈夫靠哪个?
爹爹叫女莫要哭,
守孝三年孝服满,
火烧灵屋一袋烟,
红罗帐里再团圆。
壶中有酒好留客,
壶中无酒客难留。
荞麦老了苦霜打,
芝麻老了个儿稀,
人无儿孙别人欺。
我跟乖姐紧对门,
姐将鲜花送别人。
哪有棺材抬着卖,
哪有鲜花送上门?
地下有个阎王君,
他把棺材抬着卖。
天上有个张七姐,
她把鲜花送别人。
小郎越看越新鲜,
早晨看见姐洗脸,
晚上看见姐脱衣。
好像牛郎配织女。

   在社旗、方城交界处,有一处唤作十万沟的文化遗址。民间传说十万沟的开挖年代在大运河开挖前的三五年间,是隋炀帝为了游乐而劳民伤财的证据。因在宋时已成为废沟,地方史亦无记载,故外人少有知晓者。而关于十万沟的歌谣,则世代留传:

当年十万沟,
民人泪水流。
但恨隋杨广,
虐民如鱼肉。
高山难低头,
河水不让路。
白骨遍山野,
官府逼租收。

   长探河位于西峡城北130里处,地势险峻,当地有歌谣曰:

虫皮岭,耍孩关,
四十五里猎脖堰,
勺子岈,鹰爪山,
蹬高莫过猴上天。
要想到得长探河,
除非能上十八盘。

   歌中提到的都是伏牛山腹地的山名,歌谣以伏牛山中最陡峭的山名来衬托长探河的地势险要。

灶王爷,灶爷红,
灶爷穿了一身青,
骑红马,戴银灯。
每常儿(即过去)敬哩是爹娘,
如今敬哩是顽童。
三年不下雨,
两年不收成,
饿死她顽童,
看她心疼不心疼。

   这首歌谣是旧时善男信女在祭灶时念诵的咒语,旨在警诫那些不孝敬长辈、只溺爱儿女的中年人,并含有向灶王告状的意思。

   南阳民谣与南阳方言之间存在着天然联系,民谣只有用南阳方言来演唱,才能演唱出其中的情味,若用其他方言或普通话演唱,有许多民谣就不合辙押韵,其固有情味将被大打折扣,甚至兴味索然。

  南阳民谣虽然绚丽多彩,堪称地域文化的瑰宝,但是见诸史书者并不多。一方面可能是民谣乃“因夫野竖寄兴之所为,荐伸学士家所不道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民谣所用方言难以笔录。清黄遵宪就曾陈述过辑录民谣的苦楚:“然山歌每以方言设喻,或以作韵,苟不谙土俗,即不知其妙。笔之以书,殊不易耳。”(《山歌题记》,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85页。)民谣流布范围较小,一般只在本方言区域内传诵,这也妨碍了它的辑录。

  在我们采集民谣的时候,发现于清末以前文献中的相关记载并不多见,明末以前编纂成集、刊行于世的民谣更系阙如。这一点和其他方面相比显有落伍之貌。在同时期,冯梦龙就辑有《山歌》、《桂枝儿》等,六朝时就辑有《吴声歌曲》等,到了清代中叶,全国各地编纂民谣的风气更是大盛,华广生曾花费了一年多功夫编辑了《白雪遗音》,招子康编辑了《粤讴》,李调元编辑《粤风》,不知为何独不见南阳当地民谣编辑行世,虽然其民谣是那样的丰富。

  歌谣是供口头吟诵的,其吟诵是以南阳民间曲调为基础的,这从南阳民谣中的装饰音、旋律和调式等方面都可以看得出来。南阳方言的每一个音节不但都有声调,而且它的声调是辨别词义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民谣在创作和传诵的过程中,为了准确地表达声调的词义,往往在旋律音中间加入一些装饰音,用滑行的方式,把旋律音连接起来,使之切合口头语言的声调和语调的固有特征。

  二、 歇后语

   南阳歇后语是南阳方言中特殊的短语,它的结构形式相对固定,表达的意义相对完整,具有形象、简练、深刻、口语色彩浓郁的特点。流传在南阳民间的歇后语,绝大部分思想健康、形象优美,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深得广大民众的欢迎。

   歇后语出自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是民众口头创造的,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固而比较通俗,多用常见的事物通过比喻或双关的手法,形象地表达其实际意义。如:

瞎子点灯――白费蜡
猪鼻子插葱――装象
网兜装猪娃――漏出蹄爪
山羊尾巴――自崛(谐音自觉)
房檐下的冰凌棍――根在头上

   歇后语口语特色浓,没有华丽的词藻,文言句式很少见,琅琅上口,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富于哲理。

  歇后语由于以方言词为基本的表达方式,故而它的通行范围受到这样那样的限制。在不同的方言中,同一歇后语未必就能通行。从这个意义上讲,南阳歇后语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色。例如,下大雨站到当院里――轮(淋)到头上了。这个歇后语在南阳民间广为流传,在其他地区则未必通行。这是因为“轮”在“车轮”这个义项中,南阳话的读音与普通话基本一致,声母韵母都相同,只是声调不同。但在轮流这个义项中,南阳方言如“轮换”、“轮班”、“轮值”等的“轮”与“淋” 同音,因此该歇后语能在当地民间流传。这种歇后语之意义在外地人那里是难以被理解的,因为“轮”与“淋”的读音有很大区别,难以通行。

  考察南阳歇后语时还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由于方言词汇不同,为了适应方言,就吸收方言词汇,把本地不通行的歇后语改成方言词语。例如,“茶壶里装饺子――肚里有倒不出来”歇后语,本喻口头表达差。但是南阳方言中“饺子”一般称做“扁食”,因此南阳民间在借用这样一个歇后语时就把饺子改成了“扁食”,变成了“茶壶里装扁食――肚里有倒不出来”,听起来亲切家常,增强了歇后语的表现力。与此相同的还有歇后语“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一条,南阳民间也把“ 耗子”改成了“老鼠”,同时把“拿”也根据方言特点,改为逮、捉、撵等同义词,构成了该类歇后语在民间流传过程中易懂易记的品质。

  南阳的歇后语表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稳固性,不管外部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一些歇后语一经形成,便代代沿袭不变。例如,昔日南阳民间所用的杆秤,其计量单位是十六进制,八两为半斤,在这种情况下,民众创造出一个歇后语,“半斤八两――一样”,后来十六进制的杆秤改为十进制,半斤变成了五两,但语言运用的惯性不会因为计量单位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作为一种固定的用法,人们注重的只是它所表达的实际意义,因此这种说法至今仍然在南阳大地上通行。

  方言、俗语、民谣和歇后语在文化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南阳方言俗语在北方方言阵营中占居着重要地位,它有代表性地反映出北方方言的普通特征。南阳在夏、商、周、春秋、战国以及秦汉时期,都曾是经济文化繁荣的中心地区。清代以前,一直是沟通南北商品流通的要道。这样就使得南阳方言成为这一时期重要的方言之一。即使在唐朝以后,我国经济文化重心北移,但南阳因具备西控商洛,南蔽荆楚,山高水深,舟车辐辏这一重要地势,因而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促使南阳方言在与整个北方方言的广泛接触中,与北方方言保持了大致同步的发展趋势。

   南阳方言处在北方方言的西南次方言和西北次方言交接地带,对于研究北方方言内部差异及其差异的形成原因具有重要意义,其遗留的古汉语成分为研究北方方言的古今演变规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方言、歇后语、民谣不仅反映着一个区域的民俗,同时还反映着一个地方的文化风貌。正如上文指出的那样,在南阳民间,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的现象是很普遍的,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各地的人情风俗生活条件不同。虽然在南阳方言中绝大多数词与其他方言相较是有共同来源的,但是其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词义是不同的,词义范围的大小也是不同的。从这种参差离合现象中可以看出南阳地域文化风貌的特点来。

  方言、俗语、民谣、歇后语能反映出一定区域的民风民俗。南阳地区各市县民间亲属之间关系虽然是大致相同的,但是各地对亲属的称谓却大不相同,有时差异甚大,就拿长子媳妇所生孩子对其父母的称谓来说,在邓州东南部和新野西南部一带,多称其父为伯,其母为娘,而在其他地方则称其父为伯或爹,其母则为妈。在南阳的西部县市,民间晚辈对父辈称谓一般是对老大称大爹,对老二称二爹,依此类推,而在东部县市区,则一般依排行分别称为伯、爹、叔、大等。

  从对“姑娘”一词的称谓也可看出南阳方言与外地的差异。对于没有结婚的女子,民间长辈一般称为姑娘,出了门则称为媳妇。而南阳民间则对于所有女性,只要是在她的出生地,一律都称为姑娘,出了门当了别人的媳妇,称谓上也同样叫做姑娘,与未嫁女子的区别只是在“姑娘”一词的前面加上她的姓氏,如李姑娘、王姑娘等。这个概念反映出南阳民间长期以来妻子到夫家落户的婚姻制度。在南阳方言中还有很多亲属称谓是直接反映这个制度的,如将童养媳称为“小送儿囚子”,意思是跟一般的女子婚嫁不同,是从小送过去的。又如南阳方言中将入赘女婿按招赘女的排行称为“野老”,假若招赘女排行老九,那入赘女婿则被世人称为“野老九 ”,告诉人们他与本家的兄弟是不一样的,是外来的。

  把小麦磨成细面儿,南阳民间称为“面”,而其他地方则叫做“面粉”。将面擀好切成条状,在水中煮熟,南阳民间称为“面条”,其他地方则称为“面”。在南阳的大部分县市,民间将稻谷脱壳后称为大米,以与小米相对,而在南阳东南部的桐柏许多乡村,则直称为“米”。用谷物脱壳煮成的稠饭,南阳民间称为“干饭”,若是用大米煮的就叫“大米干饭”,若是用小米煮的就叫“小米干饭”,若是用包谷煮的则叫“包谷糁干饭”,而在南阳南部接近湖北的地方,则只把用大米煮的干饭称做“饭”。这些食物名称反映了南阳民间多以面食为主,南部以米食为主的不同饮食习俗。南阳北部乡村人们所吃的饭主要是面粉制成的食物,所以吃用稻米煮成的饭时要说米饭,以示与日常的饭相区别。南阳东南部的乡村,同为靠近江汉一带,雨量大,气温高,水稻种植面积大,吃饭向来就是以米饭为主,所以就不必将其定义得那样清楚。只是吃到面食时,说面以示与日常的饭相区别。

   南阳民间将棉花叫做“花”,这个花又可构成“花絮”、“轧花厂”、“弹花”等词汇,生活在这个区域内的人们都是熟知其义的,很少有人误解。

  稻草在南阳民间被称为“秆草”,一般不会叫做稻草,因为这种叫法更符合稻草的实质。脱掉稻谷粒的东西本来只剩下了两部分:杆和草(叶),故民间皆习惯这样称之,以与当地的草相区别。旧时的南阳民间,盖房的原材料一直以草为主,“草”分三种,一种是麦秸草,一种是稻草,一种是山野荒坡上自然生长的野草。前者有杆且硬,后者秆细且软,人们在用它们苫房时,根据其外观特征用“秆草”、“草”、“麦草”相区分之。

  南阳周边山区县的乡村常用木炭作燃料以取暖或给食物、金银等加热。木炭在南阳民众口语中只被说成炭,因为南阳当地不产煤,自然不代表煤炭了。虽然产煤之地根据煤的块头大小和性能有不同的叫法,如粉状煤叫煤,块状的叫炭,块状无烟煤叫笨炭,块状有烟煤叫希炭,块状焦炭叫蓝炭,煤核叫撂炭,大的块状煤叫炭块,碎煤块叫炭沫等,但是南阳民间一律称其为煤,以与本地的炭相区别。

  在南阳方言中有一些忌讳的词,其中有某些忌讳的词在另外的区域未必就是忌讳词。透过南阳方言中的忌讳词可以窥见南阳民众的某些心理状态。比如,猪舌头的“ 舌”字与“折本”的“折”音近。所以在南阳民间忌讳用此字,改为“口条”,称为猪口条。牛鞭乃牛的生殖器官,南阳民间也忌讳此名称,虽然它在酒席上是受欢迎的佐酒食品,但是民众却无法忍受词义背后所隐藏的龌龊,故改为“牛冲”。

  吉利词在南阳方言中也俯拾皆是,民间多有利用方言谐音而取吉利的风俗。如南阳的民间旧时婚俗,在新婚夫妇进洞房前,由一年长的女性亲属向寝帐撒枣,并唱《撒帐歌》:“一把栗子,一把枣,小的跟着大的跑。”这是利用“枣”和“早”、“栗子”和“立子”而取“早立子”的意思。在旧时婚礼中新郎家在接新娘进家门的时候,要在家门口铺上几个麻袋,让新娘踩着麻袋进门,这里便是用了“接袋”谐音“接代”的含义。在桐柏东部的乡村,年夜饭上菜前,往往先吃一盘年糕,这里用年糕表达了“年年高”的愿望。南阳民间在过年时,除了购买鸡鸭肉蔬菜外,还要购买鱼以象征“年年有余”。春节期间,长辈送压岁钱给晚辈儿童,这个习俗许多地方都有,但在南阳民间压岁钱称做“压腰钱”,因为旧时人们携带钱时,多用绳子穿了系在腰间,腰间是存放钱的地方。如今人们已不用在腰部放钱了,可这一方言仍然顽强地在南阳民间流传着。这些方言不仅体现出生活在该区人们的某种社会文化心理,而且还反映了现在业已消失的民俗。

  在南阳方言中,还可以看出男女的分工。南阳民间大多称男人为“外头人”,称丈夫为“当家的”,称女人为“屋里人”,称妻子为“做饭的”,桐柏的一些乡村称妻子为“后头人”。这是自古以来在传统的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中,男主外女主内思维定势自然流露。男子大多是做家务以外的工作,诸如读书做官、从军打仗、狩猎打鱼、摇耧种地等。而做饭洗碗、织布缝衣、养鸡喂猪、生儿育女则是女子份内之事。内外有别,分工有异,这种分工就形成了各司其职的工作局面。由于男尊女卑的传统意识在民间尚未彻底被涤荡干净,女子一般是不能过问家政的,而只能主持家务。好男儿志在四方,男子以天下为己任,女子则是足不出户,以在家为安,奉帚为妇。男子的职责是做决定下命令,而女子则是提建议当参谋。这种民俗文化形象地表现了男女的社会地位和社会意识的差异。

  在南阳西部的淅川、内乡、西峡等县,有“晚上”一词,但它的意义与“天黑了”不同。这一方言所表示的时间指午饭以后到天黑这一段时间,即下午之意。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这三县分别与陕西、湖北交界。大多是山区,过去经济文化教育都比较落后,交通不便,民众生活水平很低。人们早出晚归,日落而息,终日辛劳。一般情况下,一天只吃两顿饭,也就是早饭和晚饭。进山时带点干粮中午充饥,也就不称其为饭了。冬日寒冷,昼短夜长,食物不足,加上农闲,人们也习惯了一日两餐。吃了当天的第二顿饭,天色已晚,所以饭后的时间也就称为“晚上”了。时至今日,虽然民众生活水平已经较以前有较大的提高,但冬闲时仍沿用一日两餐之习,这样一来,这一方言便保留在南阳方言中了。

   方言不仅能体现各地文化发展历程上的差异,而且还能反映各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一般而言,说同一种方言的人,其社会生活风俗习惯都有 一致之处。在此意义上论之,研究南阳方言不仅对于了解民俗具有很大的帮助,而且为民俗文化研究寻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





最后更新:2023-08-09 21:41:39
赞一下
有0条评论,我要发表
首页 | 简介 | 评论 | 留言
200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