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区 
  注册 | 发布 | 我的 信息员: | 同乡 | 搜索
 1004 短消息 2003-03-27 编辑
民俗文化 -南阳近现代服饰民俗

服饰文化是劳动大众的智慧创造,在封建制度的制约下,服饰较多以朝代为界限,变化迟,缺乏活力。

  一、 中华民国初期南阳服饰

   民国初期,因孙中山亲自倡导的中山服,尊重我国广大劳动人民穿短衣长裤的习惯,满足广大人民劳动、生活的需要,因而南阳男子也盛行穿中山装。

   辛亥革命成功之后,清代冠服一律随之被摒弃,南阳妇女的缠足陋习,也被逐渐革除。

  自辛亥革命之后,南阳服饰从整体上摆脱了古典服制的束缚。服装变化较频繁,通常是10年一变化。在20世纪20年代,男装长袍马褂或长袍、坎肩、西服、中山装、学生装在南阳市及乡间上层人士中流行。而中式衫袄和中式抿裆裤则是民间的主要服饰。南阳一般居民多穿用“家机布”手工做成的棉布衣服,富者则以绸缎、哔叽呢为主要衣料,另外还有毛制品。这种情形,是由不同的经济条件和生活方式决定的。服装样式,有钱男子多穿大襟长袍、长衫,老者外套马褂,女穿丝绸旗袍。农民多穿对襟布扣短袄、短衫,女式袄褂稍长,有对襟、大襟两式,大襟布衫缀布扣或银扣,多镶边并于拐角处镶云勾图案,领口肩膀镶另色外衬肩,故有“ 月白布衫外衬肩”之说。男女一律着上腰大裆裤,裤裆不分前后亦不开口,多数裤腰为白色,且裤腰宽大,外系以腰带,也有的紧身折叠后扎布制腰带(即战带)。女裤于裤脚镶一至数道边,裤腿较宽大,长至腿肚上下,宽1尺左右,老人扎裤腿。此裤有单、夹、棉之分。富家妇女着长裙。女装在这一时期以上衣下裙最时髦,当时高领窄袖式长袄,配长裙,是妇女一般的服饰。体力劳动者夏季穿对襟布衫(山区穿汗褂)、坎肩和宽腿裤、裤衩。小孩不过12岁,皆穿对襟或大襟和尚领袄褂。

   土布的颜色,多为作坊染的月蓝、双蓝或土法煮黑,甚至是粘性黄土揉染的土黄。春、秋、冬季,人们多穿蓝、黑、灰色,夏季多穿蓝色、灰白色。内衣多为灰、黑、蓝色,这些服色深暗,耐脏易洗,故在南阳农村非常普遍。

  民国时期,帽色以黑、灰、老蓝居多。南阳的士儒乡绅头戴帽壳(俗称瓜皮帽),帽顶缀红或黑疙瘩,看起来较斯文、庄重,还有礼帽。贫民戴冠者少,多用棉帽、绒帽御风寒。妇女用围巾或黑布裹头,年老者戴黑色平绒帽或布勒子(形似两块鞋帮,左右勒在头上,前额缀玉石花一块)。小孩戴刺绣或彩绸盘扎的疙连帽、虎头帽、风帽等。民国后期,士绅、公务人员等上层人物开始头戴毡帽,戴一幅黑色眼镜,手拄文明棍,冬季围有围脖(长围巾);一般男子冬季戴抹胡帽,俗称猛一抹,新野县称猛一扎,一般为黑色、蓝色,线织而成,前面留一圆洞,挽起后只护头,放下后可露出眼睛,柔软、舒适,很受农村男子的喜爱。

  民间百姓普遍穿手工布鞋、布靴,鞋底用布多层粘贴,附在用麻线粘成的“确子”上,再在确子背面粘贴一层布,沿边,待晒干后,用线一针针纳成,鞋帮多用黑布或青布粘成。沿边后,用锥子、针、线和鞋底纳在一起。做起来颇费功夫,但穿着轻便、吸汗,价钱低廉,故在农村、城市普遍盛行,随处可见。妇女穿绣花鞋,男子穿尖口或小圆口布鞋,男女都穿一道脸骆驼鞍布靴(这种靴因侧面看像骆驼的背,故名骆驼鞍)。雨天南阳乡间常穿泥屐(木头底,油布面,底下有铁钉,是一种土制的拖鞋),脚着布鞋后套穿泥屐,在泥中走路可防滑。雪天有人穿桐油油成的油鞋或油靴。夏天在南阳西边几个县,有的穿葛麻编的麻鞋、草编的草鞋。男女皆穿手工制作的布袜,男白色,女青色。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南阳的男子也剪掉了辫子,剃掉了胡须,民国中期开始用理发推子理发。留分发、背头和东洋平头者在市区和城镇知识分子和政界人员中居多,这些发型,一般是抹上头油后再精心梳理定型,但乡野农夫留者较少。中老年人常年光头者居多,农民依旧用剃刀剃发。妇女中挽髻者渐少,做成双辫或齐颈短发(俗称“夏发头”)者渐多。个别男孩长到十几岁还留头顶长辫,把周围的头发全剃掉,表明家长对男孩的娇养、疼爱。女孩满12岁后留满头,扎小辫,年轻姑娘额前留 “刘海”,后梳辫。姑娘出嫁,发辫挽成髻,叫“上头”,用线绞去面部、鬓角汗毛,叫“开脸”。

   二、 新中国成立前的南阳服饰

   20世纪20年代中晚期,旗袍逐渐在南阳妇女中流行,乡、村妇女结婚、赶庙会时多穿布衣。学生着童子军装或学生服,公教人员着中山装。至30年代,在式样上经过改良的旗袍广为普及。30年代初期,腰身、袖口相应缩小,而长度缩短近膝,至30年代中期,长度加长,为了便于行走,两边开高衩,而腰身紧绷贴体,充分显示女性体型的曲线美,并能增添人体修长的美感,把人衬托得亭亭玉立。40年代由于日寇侵略,南阳也遭受战乱,人们经常为“跑老日”东躲西藏,因此为了便于活动,旗袍长度缩短了。炎夏季节,袖长短至肩下3至6厘米,甚至把袖子取消。旗袍从20年代中期到50年代初,是南阳市区域内城市知识女性最普遍的服装,无论是日常或社交,几乎都穿旗袍。但改革后的旗袍不能适应快步及大幅度的运动,故不宜农村劳动时穿着。

   当时,机制平面棉布(时称“洋布”)渐兴,姑娘、媳妇如果有一件蓝士林布衫与一条黑士林布裤子,则会令人羡慕。此时长衫和镶边衣服已渐少,学生穿童子军装和学生服,政界人士、在外知识分子开始着中山装。

   抗日战争时期,南阳市知识青年大多穿士林蓝、安安蓝、蓝灰等色制服及列宁装、棉大衣等,女青年也穿。列宁装领子翻得较大,塑料双排扣,扣多为咖啡色,收腰,下有双口袋,且带兜盖。春秋天也有穿工人服、两用衫、夹克衫的。

   三、 新中国成立后南阳服饰

  建国之初,南阳民众热烈拥戴社会主义革命,自动穿起蓝色、蓝灰色的干部服、列宁装、棉大衣。长衫马褂至此已基本上没有人再去穿。但冬季仍有人穿小棉袄,外束战带(亦称大战带,全幅五尺长,用土布染成蓝色)。该战带冬季束腰间有御寒作用,故俗语有“腰里勒一道,胜似穿皮袄”之说。

   男穿正开衩裤、女穿偏开衩裤;宽腰裤(多用白布腰)仍然流行,农村兴起了抽腰带兜裤。老年妇女一般在裤腿上扎带子,既防寒又防尘,看起来干净利索。衣料仍以家织布为主,机制布、斜纹布、平面布、府绸布及各色条绒布兴起,逐渐在城市流行。

   无论男女、干部或群众皆穿黑、蓝、灰色衣服,十年浩劫当中极“左”思潮压抑着人民群众的爱美情绪,人们也只敢穿灰色、蓝色的衣服,青年学生只穿草绿色军便衣。

   老太太戴黑平绒帽。社会上流行带耳棉帽(俗称火车头帽)、呢子帽、鸭舌帽、解放帽、工人帽等,围巾也兴起,帽壳儿逐渐绝迹。农村夏季带草帽、凉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南阳妇女有佩戴首饰之习,富者金银,贫者玉石。有发簪、牙签、挖耳勺、戒指、手镯、耳坠、颈圈等。女子10岁即穿耳孔,若无耳坠也用丝绒穿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妇女佩戴首饰之风渐衰。国家干部职工中有少量人开始佩戴手表。“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人胸佩“毛主席像”、“为人民服务”语录徽章,肩挂军绿色挂包。

   建国初,解放鞋成为四季常用雨鞋,平时大多是布鞋。布鞋为大方口、小方口,靴有偏开口、直开口、气眼穿带等式样,骆驼鞍靴此时仍然流行。

   穿草鞋、泥屐、油鞋者渐少,女子穿绣花鞋者也不多。

   解放初,在发型上,中老年男子爱剃成平头、光头。青年男子大多留式头、平头、青年头。小女孩和姑娘留长发,梳独辫或双辫,扎红色绒头绳,额前有刘海;中青年女子留掩耳短发,农村妇女夹发,两边多用黑棍卡卡发,老年人则挽成发髻,俗称“老婆攒儿”。

   20世纪50年代后期,南阳市区域内衣着变化很大,凡尔丁、的确良等化纤衣料渐兴,工装流行。男子中仍流行穿蓝色列宁装、中山装,农村仍多穿大裆裤。妇女时兴列宁装和连衣裙等。婴童多穿左邻右舍各色布块拼对的“百家衣”,这种衣服由许多块形状不同的小布块缝制而成,较费工时,内有衬里,据说穿此衣服可以压灾辟邪,故在农村很受人们欢迎。婴童穿开档裤,冬季多穿裤腿较长、下端缝合、不外露脚的连脚裤。双胞胎从出生至12岁,着装相同。除小孩的衣服外,成人的衣服色彩仍较单调,不过,1953年因为倾销花布,所以一年之内,到处大红大绿,男女均穿花衣。服式变化较慢。帽子仍以布帽为主。随着橡胶和塑料的广泛应用,鞋式慢慢增多。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因提倡艰苦朴素破旧习,南阳妇女基本不戴首饰。

   20世纪60年代后,缝纫机缝制逐渐替代手工缝制,机制布也渐增多,布料由平面布、斜纹咔叽、府绸到各色条绒兴起,但色彩款式单调,用布限量,一家一户都要凭发到手的布票才能到合作社买布。无论男女都穿黑蓝、灰色,着一身草绿军装则很时兴。塑料底鞋见于市,有马鞍、高腰胶鞋,解放式胶鞋,鞋底美观耐磨,农村仍以手工制鞋为多。少数人穿皮鞋,女子穿者更少。皮鞋多为黑色,圆头、鞋形宽。

   20世纪70年代,南阳人购买成衣的观念很淡薄,不少人家把拥有一台缝纫机、自己制作衣服作为骄傲。当时,人们已把缝纫机作为结婚登记的必备条件之一。男女着装颜色多为黑、蓝、白、绿色,着海军衫背心,布料有涤纶、的确良、的卡等。这些面料容易洗涤、容易熨烫、容易着色,有的面料还可以免熨。市场供应丰富,南阳市场上的涤面、纤维布价格也不高,

   这样就基本上满足了人民的需要。同时,不断缩小凭票供应商品的范围,最后过渡到全部纺织、针织品都不收布票。所以,服装的款式、色彩也越来越丰富,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南阳人的穿着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此时,着草绿色的确良军装仍很时兴。





最后更新:2023-08-09 21:41:38
赞一下
有0条评论,我要发表
首页 | 简介 | 评论 | 留言
200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