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区 
  注册 | 发布 | 我的 信息员: | 同乡 | 搜索
 1004 短消息 2003-03-27 编辑
民俗文化 -南阳农历节日习俗

节日是时间的里程碑。任何社会都会以某种具有文化意义的时间框架规定着人们的生活节律,节日就是使连续不断、平淡无奇的时间之流分割开来的有力手段。某些节日在南阳民间被看成是奇妙的、庄严的转折点,充满了神秘的不安与恐惧,人们试图通过举行相应的仪式来保卫自己,以平安地度过人生。在另外一些节日中,人们则企图强化自然或人类社会的正常秩序,节日仪式规定了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告诉人们自身的起源、本性和命运,使人能超越混乱,平稳而充满信心地把握未来和自己的命运,并使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农 历 节 日

   从正月到腊月岁时节令和传统节日各有风俗。这些节日,不仅是民族风貌、风姿、风采的展现,而且还是区域民俗文化的传播、推广和发展。对于这些节日的梳理和阐释,可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勤劳质朴的南阳民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精神。

  一、 春节

   民间习惯将春节称做过年或者年下。这个节日在所有的节日中历时最长、最隆重,一般从腊月二十三日祭灶的晚上便开始了,一直到正月初五“破五”之后,春节才算正式过完。

  腊月二十三是祭灶日,也称过小年。因为民间传说,灶神是一家之主,它经常暗中观察一家人的善恶,每到腊月二十三,就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供玉皇大帝作为赏罚的依据。如果被它说了坏话,就会被夺去100到300天不等的寿命。因此,人们于腊月二十三日这天祭灶神,用意是让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为显示祭灶神的诚意,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将灶台、案板、锅碗瓢盆收拾得干干净净,并将旧灶神像揭下换上新的灶神像。像前摆上供品,以此讨得灶王的欢心,到天上“言好事”后下界“降吉祥”。南阳童谣说:“二十三(儿),燃灶腊(儿)”。腊月二十三日晚饭后,每户将所备的一只肥硕公鸡,当做灶王去天宫骑的马,以烧饼(邓州一带民间称作“火烧儿”)作为路上干粮,以灶糖糊其口免说坏话。鸡的前面还放上干草料豆及水,作为马的草料。这时由男主人面朝灶王,焚香三柱,斟酒三杯,跪拜祷告。祷告词多是“去天宫时好话多说,坏话不提,下界多带五谷杂粮”等语,此时屋外鞭炮齐鸣,以示欢送灶王上天。若某家主人早殁,祭灶应由该户长子行施,女子靠后,因为南阳民间素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对于腊月二十三祭灶盛况,南阳有民歌曰:

年年有个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
两边摆下两盘果,当中放上一碟糖。
黑豆干草一碗水,灶马拴在灶板上。
香炉焚香燃蜡烛,照得灶爷明晃晃。
当家跪地来祷告,嘱托灶爷降吉祥。

  灶王爷像旁边的对联除“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外,还有“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等。民间之敬灶神,盖始于汉。据《汉书・阴识传》载,有一男子名阴子方者,做饭时遇灶神显灵,子方立刻下拜,并把自己心爱的黄狗杀之以祀,灶神不负阴子方的一番美意,赐富于阴家,让阴家一夜暴富,子孙也都享受高官厚禄。自此以后,世人便纷纷效仿,每逢腊月二十三祭灶,以期得到灶神福荫。据《清史稿》载,乾隆皇帝亦甚为敬崇灶神,每年腊月二十三都要到坤宁宫祭灶,60年如一日,从不间断。在侍祭灶王爷上,皇帝如此,百姓自然不用细表。民间祭灶的行为清楚地透析出平民百姓希望平安的心理愿望。

   腊月三十晚俗称除夕,家家吃团圆饭,包饺子以备春节早晨吃,饭后要“熬年”守岁。凌晨鸣放鞭炮,一为迎岁,二为驱邪。

  守岁的风俗由来已久,最早的记载见于西晋《风土记》:“终夜不眠,以待天明曰守岁。”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独角兽叫“年”,这种怪兽异常凶猛,每到腊月三十,就窜到人间危害百姓,但它最怕火光、红色和声响。人们为了不受“年”的伤害,到了这一天都穿红衣、点红灯、贴红纸、放鞭炮和烟火,并烧香祈祷,彻夜不眠,这种习俗流传下来,就叫“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南阳民间很重视这个日子,无论大人小孩,都不可说晦气话,只能说吉祥语。守岁至午夜后,还要吃“更年饺子”,南阳民间的饺子,又称扁食,呈元宝形状,人们都说更岁时吃之来年财运兴旺。

  正月初一为春节,人人换新衣,天不亮即先放开门炮,接着点香烛,上供品。供品一般为枣山馍、刀头肉、油炸鱼、水果等。点香烛敬神祭祖。早上全家吃饺子,接着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给儿童压岁钱,南阳民间称为“压腰钱”。家长带男孩子上坟地祭祖,为已故长辈拜年,邻居亲友互相拜年。自初二起,亲戚朋友和邻居间相互拜年开始。人们随身携带礼品,特别是新女婿第一次去岳父家拜年,礼品务求丰厚。这样的走亲串友拜年贺节持续到初四初五,有些亲朋故旧多的家庭常常要持续到初七初八。初五习称“破五”,旧时人们认为每个月的初五、十三、二十二是“杨公忌”日,百事不成。正月初五是一年的第一个忌日,民间甚为重视,故有“ 小年下,大破五”的谚谣。此日大放鞭炮以示破“五”立吉。当晚,把五日内禁忌往外倒的垃圾,全部倒在院外的粪堆上,谓之“送穷土”,边倒边念咒语:“穷土去,富土来,今年一定要发财。”

   从正月初二开始,南阳习俗已将以后几日的走亲串友日程安排就绪:初二去外婆家给外祖父母及舅舅、妗子拜年;初三去姑家或姨家给姑父姑姑拜年;初四到岳父母家拜年;初五以后是走一般亲朋故旧的日子。初六大开市,百业开张。

   在南阳传统习惯中,春节习俗最具亮色的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贴春联。春联之出现,在我国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据载,春联由五代后蜀皇帝孟昶首创。964年春节,孟昶亲笔写了一幅联语:“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宋史・西蜀孟氏》。),世人倍感新颖,乃从宫廷到民间,竞相效仿,进而成俗,一直延于今日。

  南阳民间的春联,总体而言,其内容多为祝颂庆贺和讴歌褒奖之类,细分之,有如下数端:一为讴歌历史风流人物。如南阳为越国上将军范蠡的故乡,联云“五湖寄迹陶朱业,四海交游晏子风”;卧龙岗为蜀相诸葛亮躬耕之地,联曰“西汉文章两司马,南阳经济一卧龙”。二为热爱家乡风光。南阳城背倚独山,面向白水,于是撰联曰“背靠青山龙虎地,门对绿水凤凰池”;“洛阳牡丹艳,宛城桂花香”等。

  第二是挂年画。挂年画,目的在于驱鬼。它与贴门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南北朝时南阳涅阳(今邓州穰东)人宗懔在其所著《荆楚岁时记》一书中写道:“正月初一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称之门神。”这种门神,乃是而后所流行的年画的滥觞。至唐,传说唐太宗李世民患病,常感到其寝室内外有厉鬼呼号,难以入眠。李将此事告于群臣,询问驱鬼之法。秦琼禀告愿与敬德披挂盔甲、手执兵器于门外护卫。夜间果然秋毫无犯。秦琼敬德虽武艺高强,然毕竟血肉之驱,总让其夜间伴护,时间一长,过于劳苦,终究不是上策。于是便命画工将二人之像画于门上以驱鬼,此后,果无鬼怪鸣号。另外,尚有将钟馗画为门神贴于门上的。以秦琼敬德为门神出于二人威风凛凛,一身正气,而以钟馗为门神乃是出于其相貌丑陋,使人望而生畏和善于捉鬼之故。年长日久,世代相袭,人们将门神演变成年画,则是发扬光大了其中的消灾灭祸、四季祥和的文化内涵。南阳年画围绕新年喜庆吉祥这一中心主题,题材有如下6个方面:其一为神话传说,如八仙过海、唐僧取经、秋翁遇仙记等;其二为福瑞吉祥,如仙翁庆寿、观音送子、天女散花、鲤鱼跳龙门等;其三是农家生活,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春牛耕田、耕读传家等;其四为四季风景,如春兰夏荷、秋菊冬梅、花好月圆等;其五为历史题材,如关公夜读、木兰从军、岳飞抗金、武松打虎、太白醉酒、戚继光平倭等;其六为民间故事,如白蛇传、天仙配、梁祝缘等。南阳年画的制作工艺多为木刻水印,具有线条单纯、粗犷浑实、苍劲有力的艺术特征。

   第三,放鞭炮。“爆竹一声辞旧岁,金鸡三唱迎新春。”在南阳民间,每当熬年守岁到子夜、雄鸡报晓之时,便要鸣放鞭炮,一来驱邪除疫,二来增加欢乐热烈气氛。

  除了上述内容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活动便是拜年。拜年之俗与除夕守岁有着前因后果的关系。人们经过一夜的守岁和子夜的燃放鞭炮,从而消除了年兽的侵扰和祸害,大年初一早上,人们开门互相道贺,恭贺平安无事,“正月朔日……士大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鲜衣往来拜节。”(吴自牧:《梦粱录》。)旧时民间过年多拜亲朋、父兄、师长、亲族等,拜年时人们以恭喜、发财、如意、长寿等吉祥语互祝。南阳民间拜年时多行跪拜礼。在昔日南阳富贵人家,既不在乎那点礼物,又嫌拜年时互致礼物费时费力,遂改用名帖相互致贺。名贴,即贺年片,两汉时称“名刺”,唐代称“门状”,宋代称“门刺”,明清时叫“红单”,并流行拜盆,即将贺年片放入盆中送给对方,以示庄重。贺年片上一般写新年快乐、万事如意、财源旺盛、健康长寿等吉语。清代书画家文征明作《拜年》诗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用贺年片拜年之俗一直沿袭到今天,但在南阳民间,仍看重登门拜年的习俗。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人们是为了避穷神才称初五这天为“破五”的。“三天戏,五天年。”广大民众都把“破五”看做是春节后一个重要日子。由于这一天是财神的生日,因此民间常置办酒席,燃放鞭炮,欢天喜地迎接财神的到来。这天所迎的财神不止一个,有正财神,偏财神,文财神,武财神。民间最崇拜的是正财神赵玄坛,许多商店和民宅中都供着它的神像。神像上的赵玄坛面黑如锅底,手持钢鞭,身骑黑虎,左右两员大将侍立,威风凛凛。赵玄坛被姜子牙射死后封为元帅,并把曾被哪吒打死的陈九公和姚少司配给了玄坛作为随从。当人们把赵玄坛尊为财神时,陈、姚二人成了“招财是利”。偏财神伍氏兄弟五人,生前喜杀富济贫,死后仍替穷苦人家求财,人们称其为“五显神仙”,很崇拜他们,常焚香朝拜,默祈赐福。文财神财帛星君白脸长发,气度不凡,人们把他的神像与“福”、 “禄”、“ 寿”、“财”、“喜”画在一起,他的手上托着一个聚宝盆,体现着“招财进宝”的含义。武财神关云长平生虽不爱财,但他可以帮助人发财。因为关在得到曹操的奖赏之后,蓄积了大量的财物,因为他不爱财,所以乐善好施,把自己拥有的财富赐给那些善良贫困之人,因此,世人都尊他为神,于初五这天祭祀他,求他招财进宝。初五这天的中午全家要吃饺子,俗称“食元宝”,此俗和接财神目的一样,反映了普通民众希冀远离贫困、享受荣华富贵的心情。“破五”过后,年才算彻底过完,可以开展一系列生产活动了。

  二、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又叫灯节。夜晚,张灯结彩,游赏观灯,各行业团体及商号组织灯会,展示各类彩灯。彩灯中有龙灯、鱼灯、走马灯、莲花灯、船灯、货郎鼓灯等,花样繁多。在展示各类彩灯的同时,兼出旱船、高跷、舞狮等游艺,加上烟花爆竹,甚是热闹。民间多用面蒸成灯盏,放在门墩、鸡窝、牛屋、粮囤、井台、粪堆、石磨、石磙等上面,面中心杵一窝,窝内倒上食油,放一线捻点燃。元宵之夜,整个村落简直成了灯的海洋。红薯面做的灯称铁灯,玉米面或大豆面(南阳民间俗称黄豆面)做的称金灯,小麦面做的灯称银灯。元宵夜放完灯之后,面灯盏可食,据说可治疗牙疼病。邓州等地民间的儿童常将破旧笤帚疙瘩于元宵晚间点燃,抛掷抡动,犹如飞火流动,煞是壮观。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各地流行元宵灯展,灯节愈发显得热闹。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历来传说较多,各地不一。南阳民间普遍认为,三官神即天官、地官、水官分别爱好乐、人、灯。正月十五这天三官一同从天而降,“天官赐福 ”,“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世人纷纷张灯结彩迎接三官下凡赐福,于是在民间形成了闹元宵的风俗。南阳民间灯节时间三天,正月十四上灯叫开灯,正月十五叫正灯,正月十六到正月十七叫落灯。灯节里,所挂的灯多为吉祥灯。置身于元宵之夜,会使你感到奇花异卉铺天盖地,火树银花流金溢彩,晶莹剔透辉煌如昼,异彩纷呈,目不暇接。

  南阳在元宵这一日除了一些求吉祈福的习俗和文艺踩街活动外(文艺踩街的内容和艺术形式在娱乐庙会等章节中作叙述),还要吃汤元。汤元又称为糖圆,乃因用糖做成之意。元宵节吃汤元,始于宋代。“元宵节煮浮圆子,前辈似未曾赋此。”(周必大:《平园续稿》。)浮圆子即汤元。“节食所尚,则乳糖圆子,澄沙团子……十般糖之类。”(周密:《武林旧事》。)从汤元的制作来看,开始时是用糯米做成的圆球,不用糖作馅,而是把糖放在汤里。南宋时,才开始用乳糖作馅,称为乳糖元子。后来汤元品种发展迅速,食用方式多样,既有带馅的,亦有不带馅的,既可煮食,亦可炸食,丰富多彩,不胜枚举。

   元宵节在南阳民间还有“躲灯”的习俗。所谓“躲灯”,指新婚男女在正月十五日这天夫妻相携到岳父母家过元宵节。至今在个别乡村仍然相沿。

  三、 二月二

  农历的二月初二在民间被看做是龙抬头的日子。这天,民间各户用青灰撒在房屋四周,并在院内和麦场上撒作囤仓图形,中间挖一小坑,置五色杂粮,取五谷丰登之意。在这一天要迎春龙。龙王主管云雨,经过冬眠的龙,到了这一天,被春雷唤醒,就要抬起头来,开始兴云布雨。从此春耕大忙便要开始了。南阳民谣曰:

二月二,龙抬头,
大囤满,小仓流。

   民谣表达了民众祈求龙王保佑民间,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愿望。除此之外,民间还有熏虫习俗。“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这天,家庭主妇要在门窗、炕沿处插香熏虫,并剪制鸡形图案,悬于房中,以避百虫,保护全家安康。

  四、 清明节

  清明一词,乃指万物至此皆洁净而明丽矣。此节令,是二十四节气的主要一节,从此,桐始华,虹始见,萍始生。它昭示着黄河长江之间广袤的大地上,万木凋零的寒冬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来临了。清明在南阳农事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农谚曰:“清明谷雨紧相连,浸种春耕莫迟延。”

  清明时节民间有扫墓之俗。清明扫墓,以追忆先辈和悼念亡灵。扫墓又叫墓祭、祭扫,俗称上坟,一方面要给坟墓清除杂草,另一方面还要为坟墓增添新土,以示怀念之情。解放以来,每年到此节日,除了上坟对先辈进行悼念外,一些单位、团体和学校还组织员工和学生到烈士陵园给烈士献花扫墓,以示敬仰。南阳的清明扫墓之风,具有久远的历史。据《汉书》记载,秦始皇出寝起居于墓侧,汉承秦制,东汉时每月晦日(初一)、望日(十五或十六)、伏日(头伏的首日)、社日(春社和秋社之日)、腊日(十二月初八日),对处在洛阳的各个帝王将相陵墓都要上供品,至此清明扫墓之俗始定下来成为永式。由于清明节具有重要的民俗意蕴,故而南阳民间甚为重视这一节日,除了正统文献大量记载的相关民俗事象外,流散于南阳民间的大量民歌也对相关内容作了生动的反映。例如,南阳民歌《大姐二姐去上坟》这样写道:

三月清明雨纷纷,
大姐二姐上新坟,
乖男娇女随后跟。
祭典过后除杂草,
泪水涔涔沾湿襟。
……

《刘郎观灯》唱道:
三月里来是清明,
桃花杏花满园红,
树木林浪都发青。
……

   对于农事的安排,南阳亦有丰富的谚语。如“清明前,去种棉”、“三月三,北瓜葫芦往上窜”。流散于南阳城周边乡村的民歌《锣鼓一打颤咚咚》歌词是这样的:

清明前后种棉花,
夏至前后耩芝麻。
红薯种子早留下,
〖那个东西能养家。

  五、 端午节

  南阳民间又称端阳节,时在农历五月初五,据传为战国时楚国人纪念屈原的祭日。古人为纪念屈原,将包好的粽子和蒸好的糖糕投入河内喂鱼,以免它们吞食屈原的躯体。每年此时,南阳民间户户门前插艾或菖蒲,意为祛毒和辟邪。幼童于脖颈、手腕、脚腕处系五色丝线。鸡鸣起床洒扫庭院后,用雄黄酒涂抹幼儿的七窍和肚脐等处,以辟五毒。把带着晨露的癞哈蟆放在两块墨锭之间晒干,涂擦患处可以治疗肿毒脓疖。妇女和小孩佩戴用彩色布料缝制的香囊,以避汗味和蚊虫。亲戚朋友在这一天相互走动,用粽子糖糕果品之类作礼品。

   邓州、新野、唐河等地河流密布,水运发达,古时在端午节前后有龙舟竞赛习俗。对此,唐代邓州南阳(唐代时邓州下辖南阳)人张建封曾作《竞渡歌》,予以形象生动的描绘: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水啼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外,河上间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擢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DW〗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

  据说端午的早晨人们或到河边,或到坑塘边洗脸可预防眼疾,洗澡可预防皮肤病患。至于五月初五端午门首挂艾的风俗,出于这样一种信念:古人把五月五日视为恶月恶日,所以每到这一天,人们就在门前挂艾,用香汤沐浴,以求辟邪免灾,健康平安。艾是一种草本药物,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在一年中五月五日采摘的艾疗效最好。因此,每到此月,人们就采来作成人形或虎形挂在门上或戴在身上,以噬食鬼魅和祛邪驱恶。

  南阳民间在过端午节时,历来有食“五黄”的食俗,即黄瓜、黄蒜、蛋黄、糖糕、雄黄酒。传说许仙听信法海的谗言,在端午节这天,向白娘子劝饮雄黄酒,使白娘子醉现原形,故而民间相信雄黄酒能解五毒即蛇蝎、蜈蚣、壁虎、蜘蛛之毒和辟邪鬼。在端午节家宴上,大人往往喝得一醉方休,儿童不会饮酒,就在额头上用雄黄酒抹一个“王”字,与虎额头相似,以辟鬼魅。端午节这天,人们还将雄黄酒洒在屋角以杀死百虫。除此之外,家家几乎都悬挂朱符,插着蒲龙艾虎,用软布缝制“ 老寿星”、蒜头、“五毒”、老虎等给小孩戴。有的用切碎的蒲根,伴上雄黄泡在酒里,抹在小孩五官上,以避虫毒的侵害。

  六、 乞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南阳民间俗称七夕,又称七巧或乞巧。相传该日为天上牵牛星织女星一年一度的聚会之夜。是夕,南阳各地的女子尤其是待字闺中的女子,结五彩丝在庭院中对月穿针,如能一次穿过,则谓之心灵手巧运气好,当年有喜气临头。或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察其结网疏密,以此判断得巧多少。人们常聚座于庭院,既谈牛郎织女的故事,又谈老鼠嫁女的故事,一些顽童常在长者的唆使下于半夜躲到床下偷听老鼠嫁女时的吹打欢闹之声,虽然是失望而返,但平淡的生活因为有了这层内容而增加了几多情趣。年轻女子出于对织女的崇拜,晚上把针撒于院内地上,双手寻摸,摸得到者,即谓织女已经赐巧。七夕除乞巧外,还可以乞富、乞寿、乞子,但惟得乞一,不可兼得。旧时南阳民间乞巧风习甚盛,其盛况,有民歌《乞巧》一首为证: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歌声反映了普通民众乞智乞巧、求富求寿的迫切心情。

  七、 中秋节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民间比较讲究的节日。这天月亮上升时由主妇或未嫁女子在庭院中供上月饼、瓜果、干饼,烧香拜月,口中默念心事,祈祷月神关照,然后全家共食月饼、瓜果,欢聚赏月。此时,凡在外行旅之人也要回家,取团圆之义。同时南阳民间还以中秋之夜的月光的明暗来推测次年元宵节的阴晴,“八月十五雨星星,正月十五雪打灯”,揭示了自然界不同季节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时至今日,虽然在中秋求神愿月之俗逐渐消失,但长期沿袭下来的赠送月饼、家人团聚赏月之风仍经久不衰。

  八、 重阳节

  每逢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南阳民间许多家庭多蒸面糕相互赠送,朋友亲眷相携登高饮酒赏菊,文士则赋诗唱和以乐。“重阳食高赏菊,士人登高为乐。” (明嘉靖《南阳府志》卷十二《风俗》。)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南阳人米至亭亦在《南阳中学乡土地理》中作这样的记述:“九月九日登高饮酒,列菊花于庭中。 ”南阳民间亦有《重阳》民歌行世,歌曰:

九月里九重阳,菊花做酒香,
菊花做酒郎先尝,二人过重阳。

   由此观之,重阳节俗在南阳民间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而今过重阳节未必一定食用重阳糕,但登山旅游、到公园或街头观赏菊展、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则成为每年南阳城乡的必有之仪。古老的重阳之节,已被注入了新的活力。

  九、 送寒衣节

  农历十月初一为南阳民间传统鬼节之一,民间多于是日祭墓祀祖,并剪纸为衣于墓前焚化,俗称送寒衣。此节日在南阳民间相沿已久,深含履霜凄怆之意,乡人甚为重视。十月初一寒衣节的供品须是油炸食品,南阳民间早已有“十月一(儿),油浸浸(儿)”的谚语,油馍、油条和油饼是祭墓的首选。

 十、 冬至

  冬至节是南阳人非常重视的节日。此节令一到,即谓开始交九,标志着寒冷季节来临。在这一日,家家户户团聚吃饺子,据说此举可预防在寒冷的冬季被冻掉耳朵。南阳民间自古以来对冬至节就十分讲究,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后汉书》)。南阳米至亭编的《南阳中学乡土地理》中说,“南阳冬至官吏师生拜贺,一如元旦仪”。除此之外,民间一些文人雅士或巧妇才女,用一些数字、表格或词句逐日记录“九九”的进程和天气变化的情况。例如,过去曾有人创造出《九九消寒图》,用以记录日期的循序渐进,图上绘素梅一枝,花81朵,从冬至起每天用红笔染其一,红梅画遍,“九九”即毕,预示和煦春风将至。有的创造出《九九消寒表》,九行八十一格,每天将不同颜色涂于一格之中,上表阴天,下表晴天,左表风,右表雨。待格涂完则意味着冬尽春至。更有高雅之人,做出了九体对联,谓之“九九迎春联”,上下联各有九字,每字九笔,例如:

故城秋荒,屏栏树甚枯;
庭院春幽,亭巷草重茵。

   把这些字描成空格,每天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全联填完,即可迎来明媚春光。这些高雅别致的文化游戏,既反映了民众雅士的心智,又加重了冬至节令的文化气息。

   十一、 腊八

  腊月初八,在南阳民间,家家户户要用小米、红枣、花生仁、核桃仁等近二十种象征吉祥的粮食和果实,熬成稠粥,称为腊八粥,供全家大人小孩食用。腊八熬制腊八粥,其用意有三:一曰驱寒,二曰祭神,三曰辞旧迎新。腊八粥熬得越多、剩得越多越好,因其象征年年有余,兆示“年事毕,六陈足”。南阳民谣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从腊月初八起,以后每天凡盛饭必舀进一勺,一直延续到腊月二十三全部用完。此俗在某些乡村仍有保留。由于腊八粥具有 “稠、柔、软、粘”的特点,成为南阳民间老少咸宜的食品,故而逐渐演绎成街头别有风味的时令小吃了。

   腊八之后,不久便到了二十三祭灶日,腊月二十四为民间打扫庭宇的日子,自腊月二十四后,民间嫁娶不择吉,逐日皆为吉日。除夕易门神桃符,静候新的一年到来。

  南阳自古便以农业著称于世,在日常生活中最揪民众之心的也恰恰是地里生长的粮食。因此,对于广大民众而言,祈祷庄稼丰收便成了他们永远的渴望和不懈的追求。农耕文化的发达使得南阳农民的日常生活与土地的关系甚为密切,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广大的农民是乡村社会赖以维系与发展的主体。“谷乃国之宝,民以食为天”,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最终要归结于土地能产粮食这一基本问题上。因而对于歉收的恐惧便往往以对丰收的渴望的形式在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中表现出来。这是一种内在的,与人的灵魂紧密相连的自下而上的恐惧。这种恐惧与南阳历史上频仍的灾荒史有着密切的联系。或者也可以说这是历史上无数次大灾荒、大饥馑在广大民众心理上造成的某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的结果。千百年来受饥饿威胁的历史凝聚成为人们对饥饿的深印在灵魂中的恐惧,而消除与抗拒这种恐惧的惟一办法和途径就是使得粮食丰收。千百年来农作物的丰收成了成千上万农民祖祖辈辈永恒的渴望。留存于南阳民间大量的年节风俗资料更集中更有力地向人们证明了这一点。

  在南阳民间最为受重视的年节民俗中,南阳各地乡村都有这样的习惯:吃年饭。南阳民众十分看重年饭,有民谚曰:能抠一月,不抠一节。就是说平时无论怎样节约都行,惟独在节日,尤其在春节的年饭上不能节约,越讲究越好,内容越丰富越好。年饭的主食一般都是扁食(即饺子),同时还配有各种菜肴。为表示连年有余的含义,农家在过年的时候,一般都会置备下鱼和莲藕。年饭是不能吃完的,还要留下一些,表示饭食丰盛怎么也吃不完的意思。在这里,年饭的“吃不完”、 “鱼 ”、“莲”等已经超越了这些食品的自然状态而成为一种具有比较复杂的意蕴的象征物。“莲”与“连”、“鱼”与“余”的读音相同,其所包含的连年丰收有余的意义不言自明。

  在南阳各地,吃过年夜饭后为消磨除夕长夜,也为了给单调乏味的生活添加一些生动的浪花(大家知道,电视的普及才是近几年的事),大人常支使孩子们抱一抱院中的椿树,一边抱一边口念歌词:“椿(取椿与春同音)树王,椿树王,你长粗,我长长。”这种风习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民对于万物生长的渴望。

  在南阳民众的心目中,神是需要敬畏的,因为它们具有灵异的法力。主宰着世间万物尤其是庄稼生长的好坏,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绝对不能冲撞神,以免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南阳民间有一条年节俗规,就是大年初一正午前不得扫地和把屋内的各种洗漱用水随便泼向门外,更不得随意在院子里大小便,室内的家具也不得轻易移动。因为在民众的意识里,大年初一正是诸神下界享受祭祀的日子,若行为不检做出了如上举动容易招惹神生气。初二到初四,虽然可以将屋内的脏水向外泼去,但是仍然不允许动锄和做针线活,直到过了初五这些禁忌才可以破除,因为春节下界的天地全神都已上天各司其职了。

   传说正月十五闹花灯时通过灯花的大小可以判断出来年棉花收成的好坏,灯花大预示着来年棉花丰收,小则预示着歉收。为了表达一种美好愿望,正月十五做花灯时人们往往将灯芯做得又粗又大,以便结出大而漂亮的灯花。

  正月十七日夜是约定俗成的老鼠嫁女日子。老鼠属于阴物,喜欢在阴暗的地方生活,所以它的婚姻大事也只能在黑暗中进行。老鼠最善毁坏庄稼和器物,为了讨好鼠辈,这天晚上南阳民间是不许点灯的,因为一见光亮鼠辈的喜事就会被迫中断。一旦打搅了老鼠的好事,它会在一年中对人类进行报复,要么让你灾病不断,要么让庄稼减产。这些都是广大民众所不愿看到的,故而在正月十七日晚上人们会自动为老鼠提供一个黑暗无光的结婚佳期以讨好它。

  龙为百虫之长,具有兴云雨利万物的能力,在长期的小农经济生产过程中,靠天吃饭的现实使得南阳广大民众不敢对龙有丝毫的怠慢。根据虫类的作息规律,人们相信,龙与其他虫类一样,在头年冬至蜇伏,来年二月二抬头升空开始行云布雨。水对农作物生长的好坏具有决定作用,因此为了让龙多降几场透雨,让庄稼取得一个好的收成,二月二这天一大早,大人便招呼孩子们围着自家的粪堆边走边唱《屯满歌》:

二月二,龙抬头,
风调雨顺粮丰收。
大囤满,小囤流,
打的粮食过梁头。

  这些习俗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套心理习惯的表现。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民俗资料为人类文学艺术的创造提供了大量宝贵的原始素材,有些年节民俗资料本身充满着智慧和创造意识。例如,每年的破五这天,大人小孩都忙得不亦乐乎,大人忙开春各种农活的准备事宜,孩子则忙于在自家粪堆上挖坑撒种,并边种边唱:

麦王爷,豆王爷,
朝俺家里多倒些,
只要今年收成好,
杀猪宰羊把你谢。

   反复吟唱,破五种下的种子,到春天便一堆翠绿。这种民俗活动充分表现了人们渴望丰收的心理行为。





最后更新:2023-08-09 21:41:20
赞一下
有0条评论,我要发表
首页 | 简介 | 评论 | 留言
200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