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区 
  注册 | 发布 | 我的 信息员: | 同乡 | 搜索
 1004 短消息 2003-03-27 编辑
[科技文化]南阳农业科技:农田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技术的发展为农业生产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南阳水资源丰富,自古至今均重视农田水利建设。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兴修水利工程,到了汉代出现了空前的发展,特别是汉代时期的召信臣和杜诗,大力兴修水利工程,在南阳形成了巨大的农田灌溉网络,使当时的南阳百姓得到了实惠,“富冠海内”。建国后,南阳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进行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使大部分农田具备了灌溉条件,建成了大面积的旱涝保收田,使农业生产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

   一、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一) 古代水利工程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业生产的发展与水利事业密切相关,可以说农业的兴衰与水利的兴废直接相关。南阳市水资源比较丰富,兴修水利的历史比较悠久。《尚书・ 禹贡》记述夏禹“导淮自桐柏……东入于海。”吕尚先祖佐夏禹治水有功,封在南阳的吕国(据考证,今南阳县王村乡董营村一带)(前544~前520)。?

   战国时(前320~前315),楚国开始在南阳修堰陂进行灌溉(《南阳府志》或《论语》)。秦统一中国期间,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初置南阳郡”。曾不断从六国向南阳郡移民。秦始皇祖母舅魏冉相即封在南阳的邓县为穰侯,促进了水利的发展。?

   西汉(前206~8)时,南阳的水利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西汉元帝(前34年)时,南阳郡太守召信臣,兴建六门堰、召渠等工程。同时,也修了一些汉、汉井等小型水利工程。南阳在西汉时为三大水利区之一,“诚域内天富之亚选也”。?

   东汉建武七年(31年),杜诗任南阳太守时,南阳被封为“帝乡”,称作“南都”,他造作水排,比欧洲类似机械装置要早1000多年。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故古人称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

   79~139年,东汉张衡《南都赋》:“……决渫则,为溉为陆,冬夏 ,随时代熟……” (《广韵》: ,稻下种麦。)这说明2000年前南阳地区已出现稻麦水旱轮作技术了。?
西晋时,镇南大将军杜预……又修召信臣遗迹,众庶赖之,号曰:“杜父”。

   杜预在南阳开发水利,广拓农田、增加粮食储备,为西晋元年(280年)三月武帝灭吴奠定了物质基础。200年后,北魏太和四年(480年)徐州刺史薛野(月者)上表曰“昔杜预田宛叶以平吴”,一语道破了南阳水利的开发,在历史进程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

   隋、唐时期,水利事业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赵渠为了灌溉,曾在唐河干流上修了南阳第一座渡槽,有“飞渠过唐河”的记载(《唐县志》)。唐德宗十三年(797年)襄阳道吴少诚开刁沟(即古朝水,现刁河)等疏浚工程。

   宋朝嘉中(1056~1063),唐知州赵尚宽,邓知州谢绛,大力兴建水利工程,水利事业得到恢复和发展,灌溉面积达40000余顷(合今18万公顷)。一直到元代,在南阳种植水稻还相当普遍。?

   明代,赵瞻、程鹏、孙显、潘庭楠、王道行、陈正伦等地方官,对水利工程都作了不同程度的修复。但由于明末的灾荒战乱,对水利工程缺乏管理,致使大部分水利工程荒废。?

   清朝,尤其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对古陂渠遗迹进行了修复,据《南阳府志》记载,当时仍有184处堰陂,程度不同地发挥效益,如召渠等。乾隆以后,自然灾害频繁,加之管理不善,绝大部分水利工程逐渐荒废。?

   古代南阳水利工程雄伟壮观,不胜枚举,限于篇幅,仅选编了楚碣、六门堰、召渠、樊氏陂、汉水排、古堰陂、始皇沟――襄汉漕渠中段、宋代水利工程、古泉水等。?

   1. 楚碣?

  《水经注》记载:“冠军县西北有楚碣,高下相承八重。周十里,方塘蓄水,泽润不穷。”明嘉靖《南阳府志・堰陂》记载:“楚堰在州西北六十里,承湍河水灌田二百余顷” (折合1000余公顷)。唐《元和郡县志》:邓州临湍县楚碣,在县南八里,拥断湍水,高下相承,溉田五百余顷。元姚燧《牧庵集》:邓州千户杨义珍碑:“筑楚铁、狗两堰以灌屯田,是楚堰即楚碣也。”据考证杨义珍卒于元至元二十六年,其修复楚堰当为至元年间。临湍县,即今邓县罗庄乡南古县。据现场考查,河南邓州的西北部湍河东岸有一古城址,名南古县,文化层厚,面积大,历史上不断出土一些古代器物,如重修文庙、城隍庙碑记,犯人脚镣等。古碑记载,此地为古临湍县城。但在隔河相望的河南内乡县大桥乡,也有一古城址,大部已冲入湍河中,地表看不到文化层,群众传说此地也是古临湍县城。据古文献记载和遗址出土文物及文化层看,邓州罗庄乡的南古县应为古临湍县城遗址。?

   据以上考证,楚碣在今邓州市十林乡魏寨村附近湍河上,围堰面积约1.6平方公里,高下相承八重合今制2.4米,蓄水约300万立方米。?

   2. 六门堰、钳卢陂 ?

  六门堰,是一座古代灌溉枢纽工程,西汉南阳郡太守召信臣创建,位于邓州市城西郊1.5公里西黄庄村的韩洼村一带,现在仍有遗迹。经现场查勘,曾发现汉砖。据《邓州志》记载:“引六门堰所断湍水灌田。”指的当时在湍河上筑拦河堰,周围筑堤。引水入钳卢陂,因此又名卢门堤。西汉宣帝时创修。始建时土堰,后改为拦河石堰,开三个灌溉闸门,又名穰西石碣,元帝建昭五年(前34年)建成,“汉平帝元始五年(5年)土门改为石门,更开三门共六门,故号为六门堰,又称六门碣(也有称六门的)”。

  从六门堰引水,开一条总干渠(今运粮河,又名三里河)。横贯邓州、新野(古穰县、新野、朝阳三县)两县,经邓州市城郊、刁河、白落、腰店、桑庄、构林、杨营、刘集等乡镇到新野上港乡入白河,全长50多公里,下设许多支渠,如母渠、歪子拐小河等,除引水灌田外,兼有航运和排洪作用,湍河发生洪水,可分洪入白河(“舟车汇通,地称陆海……兼障水泛滥之害 ”),工程建成后,灌区效益曾达5000余公顷。汉末战争频繁,工程毁坏;晋杜预在太康年间(约280年)重修。《晋书》杜预传:“又修召信臣遗迹,激用、诸水以浸原田万余顷。……众庶赖之,号曰杜父。”杜预在南阳兴修水利,把召信臣所办工程修复了。《水经注》载:“杜预继信臣之业,复六门之陂,遏六门之水,下结二十九陂。诸陂散流,咸入朝水(今刁河)”。以后历代曾进行多次修复,《宋书》谢绛传:“绛按召信臣六门堰故迹,距城三里,壅水注钳卢陂,溉田至三万顷”。据此,宋时灌溉效益已扩大到18万公顷。到明代正德间(1506~1521)知州程鹏重修;嘉靖三十一年(1553年)知州王道行又重修,万历年间把邓州陂堰作为钦赐皇庄分封福王府,天启(1621年)以后,陂堰被土豪占据兼并,“涝则决水病邻,旱则潴水利己,闸口淤塞,尽成旱田,崇祯八年(1635年),陂堰遂废” 。六门堰的兴利史长达1650年,《中国水利史稿》对六门堰给予了高度评价:“南阳水利与都江堰、漳水十二渠媲美,实不为过。”这个工程曾被誉为我国古代三大灌区之一。?

  钳卢陂,又名迪陂(狄陂),是六门堰下结二十九陂中最大的一座蓄水工程,和六门堰同时创建,东汉张衡《南都赋》:“于其陂泽,则有钳卢玉池”。《中国水利史稿》:“鸣卿诸陂,具有声于历史,惟钳卢玉池为最大”。据实地对钳卢陂遗迹的查勘:现今邓州市城东南25公里刘集镇陈桥村王堤居民组有一长堤,向偏西南延伸到构林镇岗岔楼村一带,南北堤长4.2公里,东西堤距1.5公里,占地约6.3平方公里的洼地(已夷为平地),按平均水深2米计,可蓄水1250 万立方米。王堤居民组南,紧靠堤东尚存迪陂寺遗迹,该庙在国民党时期被拆毁,现仅存庙基及半截石碑,邓县文化馆存有庙碑拓片。据《明嘉靖邓州志》:“钳卢陂又名迪陂,陂旁树柳建庙。……又接柳渠(今南北柳峰渠)、贾家堰、柳峰岗、侯家桥、构林关、刘家沟、熊家冲水入陂,有东、西、中三渠并塘堰专为此水而设。”钳卢陂因该陂形钳似卢而得名。

   钳卢陂从六门堰经运粮河引水,唐德宗贞元十三年(797年),襄阳道吴少诚开刁沟(今刁河)后,刁河水增大,宋张永德在刁河上筑堰,加引刁河水入陂(今构林镇王堂村一带),清乾隆《邓州志》:元末废,明宣德年间(1426 ~1435)知州赵侯重修,清乾隆年间(1736~1795)毁废,兴利史长达1800年。?

   3. 召渠――溧河?

  召渠,古名棘水(即人力开挖的河渠),今名溧河,是西汉南阳郡太守召信臣首创,经杜诗、杜预等历朝治水名臣动员百姓所开凿的灌溉渠道。该渠在南阳城东约4 公里龙王庙的白河上筑坝引水,名马渡堰(清顺治南阳府志:“县东南八里,则明时引水入溧河处也”)。干流经溧河店、张井、溧河铺等地到新野县城东南九姑庄又入白河。纵贯南阳、新野两县,长80公里,支流纵横交错,状如大树干枝。?

  召渠,是一条多渠首引水、非常庞杂的灌溉系统。据新野县志记载,明新野马之骏重建马渡堰石闸记:“溧之水源不详,其自白水分流于宛城之东南,以名其村曰溧河店者,此水之所以始也。溧蜿蜒而南,经郡络邑仍汇于白,以注之汉,惟昔召杜诸公引之,以资潴水之用,乃设堰而控,曰马渡堰者,邑……”显然,溧河具有自汉以来悠久的灌溉历史。?

  碑文中还说,溧河支流有丈渠,由马渡堰引白河水后,灌苦竹、附马、土堰、三泉等四堰;苦竹堰灌:召家、上洋、下洋、没隐、白家、田家等六陂;附马堰灌:马家、聂家、蔡家等三陂;土堰灌:马曹渠、曹旗营(屯田);三泉堰灌:白虎陂、鱼鳞渠、罗陂、小柳陂、花陂、溧陂、杨家陂、孟渠等。不但新野灌溉这样复杂,在原南阳县同样也很复杂,除由丰山堰引水灌玉池、黄池陂、月牙湖等陂外,还有将军口、岳庙、六轴、聚宝、小兜、马尾、张公等七堰,构成蛛网般的水利灌溉网。? 据明朝万历进士北户部山东清吏司主事新野陶鸿儒所撰唐府马渡堰议分工均水利记:“汉吏循良吏称,南阳太守前有召父后有杜母,可考当年德政……分封南阳随有钦赐皇庄水田250余公顷……开马渡堰几引水,由溧河桥下流而南,十数水庄均得灌溉,而利赖无穷二百余年。”由此看到,召渠在明代仍不断发挥效益。?

  清顺治《南阳府志》记载:“马渡堰在县东八里引水(今白河),宋至道元年(995年)大理寺丞皇甫选,光禄寺臣何亮,奏言邓、许等七州有公私闲田,皆汉魏以来,召信臣、杜诗、杜预、邓艾等立制垦辟之地,内南阳界凿山开道,疏通河水。散入唐、邓,襄三州以灌田,又诸处陂塘防埭,大者长三十里至五十里,阔五丈至八丈,高一丈五尺至二丈。其沟渠大者长五十里,阔三丈至五丈,深一丈至一丈五尺,可行小舟,臣等舟行历览,若皆增筑陂堰,劳费颇甚,欲堤防未坏,可兴水利者先耕二万余顷。”(见《宋史》)。从这些记载看,召渠规模宏大,已达13余万公顷,在宋朝灌溉面积曾扩展到湖北境内。?

  南阳人民,为纪念召信臣、杜诗、杜预,在独山修了“三太守祠”。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岁修马渡堰之前,来独山朝会。《明嘉靖南阳府志》重修三太守祠记: “历南阳城北十五里,有山曰豫山(今独山)。豫山之颠有祠,严饰像三,曰召公信臣,曰杜公诗,其一杜公预……”现在,新野县沙堰镇李庄学校还存有清康熙年间霞雾溪(又名召父渠)碑记:“汉召伯兴水利自后庄望夫石之东开溪一道……长六十里。”这是召渠在新野境内清代仍发挥效益的遗迹。?

   4. 樊氏陂?

  樊氏陂,又名凡亭陂,也叫序陂,位于新野县城西南12.5千米。该陂东西5千米,南北2.5千米,陂堤长17000米,可灌溉农田2000余公顷。因距湍河六门堰较远,是六门堰引水下结廿九陂之一;为补充水源之不足,又在刁河上(古朝水)湖堰筑堰引水,《水经注・水》有如下记载:“昔在晋世,杜预继信臣之业,复六门之陂,遏六门之水,下结二十九陂,诸陂散流,咸入朝水。”“朝水又东、南,分为二水,一水枝分东北,为樊氏陂,陂东西十里,南北五里,俗谓之凡亭陂,陂东有樊氏故宅,樊氏既灭,庚氏取其陂,故谚曰:陂汪汪下田良,樊子失业庚公昌”《水经注笺卷31・水997》。据《南阳府志》二卷记载: “凡亭陂在县西南阳保堤长五百一十丈即樊宏故宅……乾隆新野县志厚桥现有碑记与邓境相去六里洼地是。”据《后汉书》卷32《樊宏阴识列传第二十二》记载:“ 樊宏字糜卿,南阳湖阳人也,世祖之舅。其先周仲山甫,封于樊,因而氏焉,为乡里著姓。父重,字君云,世善农稼,好货殖。秉性温厚,有法度,三世共财,子孙朝夕礼敬,常若公家。其营里产业,物无所弃,课役童隶,各得其宜,故能上下戮力,财利岁倍,至乃开广田余顷。其所起庐舍,皆有重堂高阁,陂渠灌注。又池鱼牧畜,有求必给。尝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年八十余终。”可见,因东汉刘秀母舅樊宏得凡亭陂后,用其灌溉,农林牧副渔均得到发展。?

   5. 水排?

   东汉建武七年(31年),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后汉书》卷31《杜诗传》)。?

  水排是卧式或立式水轮,利用水能带动皮囊鼓风的机械装置。水排的制作装置:(1)在水流湍急的河岸边,架设立轴,装二个卧轮,激水冲转下轮,上轮随之转动,带动通激轮前旋鼓的掉枝,从而随着转动鼓风。(2)用轮加拐木带动排扇鼓风。这种水排的工效,三倍于马排,所以说“用力少,见功多”。?

  东汉到魏晋时期,水力鼓风冶铁――水排,以及加工谷物的水磨、水碓、水转连磨、水击面罗、水砻、水碾、槽碓、水转大纺车、缶、绠等水力机械普遍推广。尤其是水排,比欧洲类似机械装置要早1000多年。欧洲人在公元14世纪才炼出生铁,我国在汉代已开始炼铁,并在中国南阳发明了水力鼓风。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第3卷中,在综述水排等成就后称赞:“肯定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光辉成就,证明了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所作的较大贡献。”水排的发明,为我国古代水能利用奠定了基础。?

   6. 古堰陂?

   战国时(前320 ~前315),楚国开始在南阳修堰陂进行灌溉(《南阳府志》或《论语》)。梁孔氏迁南阳的舞阴县开始修堰陂,进行灌溉和炼铁(《南阳府志》)。西汉冠军侯霍去病封地在邓县的冠军(古冠军县);博望侯张骞封地在方城县的博望,均说明因水利发展了,南阳农业富庶。西汉元帝时(前34年)南阳郡太守召信臣,修了六门堰、钳卢陂、召渠等灌溉工程。东汉建武七年(31年)南阳郡太守杜诗又修治陂池。堰陂得到恢复和发展。西晋时(265~317),镇南大将军杜预,兴修堰陂进行屯田。隋唐有不同程度发展。唐末大乱,工程毁废。宋代为修堰陂的鼎盛时期。据建国后,在原南阳县玉皇顶发现的至元年间碑记有“秋风禾稻,万顷飘香”的记载。?

   现根据遗迹,列举如下:

   原南阳县?
  堰20座,即:上石堰、马渡堰、小儿堰、马尾堰,杏子堰、张公堰、将军口堰、岳庙堰、六轴堰、聚宝堰、王八堰、毕家堰、乔家堰、泉水堰,棠梨堰、小石堰、黑龙堰、金牛堰、老西瓜堰、黄渠堰。?
  陂9处,即:黄池陂、玉池陂、白土陂、黑土陂、斋陂、杨林陂、牛角陂、辘轴陂、春阳陂。?

   镇平县?
  堰3座.即:西河堰、上石堰、下石堰。?
  陂6座,即:楝林陂、柳林陂、石堰陂、唐陂、会乡陂、晁陂。

   唐河县?
  堰7座,即:黑龙堰、柳花堰、疙瘩堰、苇陂堰、青台堰、莽修堰,白马堰。?
  陂7处,即:姑嫂陂、羊陂、白土陂、大湖陂、黄池陂、豆城陂。?

   社旗县(泌阳县划归驻马店地区略,如马仁陂等七陂及下灌24堰和其他18堰不再陈述。)
  堰2座,即:饶良堰、百亩堰; 陂一处,即:柴湖陂。?

   邓州市?
  堰31座,即:下默河堰、小堰、大堰、楚堰、黑龙堰、马龙堰、黄家堰、雷通堰、柳堰、塘土堰、功堰、短堰、白马堰、颧鹊堰、白牛堰、姬家堰、竹萧堰、三郎堰、白落堰、吕公堰、扎口堰、得子堰、洋河堰、曲河堰、永宁堰、青岗堰、祈河堰、白龙堰、九重堰、泉池堰、湖堰。? 陂38处,即:六门陂、钳卢陂、夏阳陂(包括美阳陂、上阳陂、中阳陂、下阳陂四陂)、苏池陂、白牛陂、大池陂、王陂、团陂、竹萧陂、方池陂、破陂、下陂、半查陂、桃园陂、南阳陂、大瓦陂、小瓦陂、羊池陂、牛氏陂、平阳陂、付家陂、掘塘陂、堰陂、婆陂、龙陂、高堰陂、官陂、陈陂、墓陂、张陂、经郭陂、古塘陂、马家陂、苦梨陂、小陂、莲花陂、柳子陂、团柳陂。?

   新野县?
  堰18座,即:框螂堰、沙堰、土堰、眉堰、罗家堰、苦竹堰、长平堰、黑龙堰、棠梨堰、泉水堰、短堰、三泉堰、纸房堰、驸马堰、柳堰、稿荐堰、二郎堰、桐柏堰。?
  陂27处,即:花陂、罗陂、厚陂、周人陂、曲尺陂、谅陂、新陂、王陂、白家陂、石羊陂、阴陂,溧陂、杜长陂、三泉陂、上洋陂、下洋陂、马家陂、聂家陂、蔡家陂、吕家陂、田家陂、没隐陂、白家陂、白虎陂、杨家陂、小柳陂、瓦亭陂。?

   内乡县?
  堰16座,即:郑渠堰(杜诗创修)、长城堰、三层堰、高老堰、揣家堰、沐河堰、青山河堰、刁河堰、黄水河堰、木寨堰、螺蛳河堰、比峪堰、西河堰、庹家堰、十字堰、杏家堰。?
淅川县?
  堰32座,即:珍珠堰、洪水堰、清泉堰、胡峪堰、闹峪堰、旺泉堰、陀泉堰、罗家堰、小水河堰、何家堰、五海堰、秦家堰、朱家堰、玉泉堰、阮家堰、柳家泉堰、樊家堰、石口堰、杜家堰、陈家堰、孙家堰、古家堰、刘家堰、黄家堰、吴家堰、大堰、柳扒堰、老堰、周家堰、杨家堰、陈堰、鲁堰。?

   方城县?
  堰4座,即:梁子堰、霍陂堰、潘河堰、百皮堰。?
  陂5处,即:松陂、龙陂、堵阳陂、连环陂、陌陂。?
  经调查,除古南阳的叶县、泌阳外,全区共有堰134座,陂93处。

   7. 始皇沟――襄汉漕渠中段

   古代“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尝试。

  襄汉漕渠,首段在湖北省境,中段名始皇沟、十万沟、赐皇沟,《宋史本纪第四》:“太宗太平兴国三年正月(978年)开襄汉漕渠,渠成而水不上。”西京转运使程能,向宋太宗献议,“请自南阳下向口置堰,引白河水入石塘、沙河、合蔡河达于京师,以通湘潭之漕”。宋太宗赵匡义“诏发唐(今河南泌阳、唐河、社旗、桐柏、方城等县)、邓(今河南邓州市、南阳、镇平、新野、内乡、西峡、淅川、南召等县)、汝(今河南临汝、襄城、叶县、鲁山、宝丰等县)、颖(今安徽阜阳、颖上、阜南、太和、临泉及河南沈丘等县)、许(今河南许昌、郾城、禹县、长葛、临颍、舞阳、郏县、鄢陵、扶沟等县)、蔡(今河南上蔡、新蔡、遂平、确山、西平,平舆、汝南等县)、陈(今河南淮阳、太康、项城、商水、西华等县)、郑(今河南郑州、新郑、荥阳、原阳、中牟、密县等县)诸州,丁夫数万赴其役,又发诸州兵万人助之”。

   “由弓箭库使王文宝,六宅使李继隆,内作坊副使李神、刘承等护其役。堑山鄄谷,历博望、罗渠(今赵河)、少柘山(今二龙山),凡百余里,月余抵方城(今方城县城东南的八里沟即遗迹)。地势高,水不能至”(这里系江淮分水岭,高程为吴凇零点170米,须开挖40米深)。程能又向皇帝建议,增加开渠力量,但水仍不可通漕,适逢白河上游山水暴涨,石堰被洪水冲毁,河水不可治服,漕渠未开通而停止(《宋史》卷94《河渠四》)。

   公元988年(端拱元年),供奉官阁门祗候阎文逊、苗忠俱上言:开古白河,可通襄汉漕至京。皇帝诏八作使石全振前往观察,他认为古白河终不可开(见《南阳府志》或《宋史》)。?
襄汉漕渠的开发,距今1000余年。据调查,该漕渠历经原南阳县的新店,方城县的博望、赵河、清河、何庄、城关6个乡镇,15个行政村,38个自然村;当时筑的石堰,在今南阳县境下向铺以北的大圪蛋头,其渠首的下向口在今方城县博望镇沙山村北约300米处。修渠时,这里堆积有南、北两座沙堆(俗称沙山,系挖渠首的弃土),均呈东南-西北走向。现残存:南沙山高15米,宽20米,长250米;北沙山高25米,宽2l米,长216米,两山之间为开敞式渠道,渠道宽90米。北沙山北部紧靠古白河的河岸比现河岸高5米。1000年来,白河已改道西迁,距今白河2.25公里,从当时的施工看,因势利导,不取直线,逢岗绕道,遇河时能用则用;不能利用,趁跨越河道时就地势低处开挖渠道,被利用的河道有清河、赵河(古罗渠)。以利用博望乡境内的清河为最长,约7公里,现该河两岸留有当时民工烧茶做饭的火池。从漕渠的状况看,土地肥沃的地带已夷为平地,渠迹隐约可见,土质瘠薄的地带,渠道明显,其中有三段,即杜洼至康庄段,郁庄至二龙山段;以西八里沟至东八里沟段及二龙山段的遗迹较明显,渠道底宽20米,口宽70米,堤高32米,上宽7米,下宽20米,此段长约3公里。 ?

   8. 宋代水利工程?

  宋代,经五代大乱,地广民稀,田未耕种,经宋朝的开发,水利工程得到恢复和发展,灌溉农田面积达40000余公顷,使南阳盆地经济繁荣。仅唐河、社旗、桐柏、泌阳、原南阳县的一部分,即增加10380户,增辟土地31300余公顷,每年纳税22257两白银。邓县、新野、内乡、淅川、镇平、南召、方城、西峡等县,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宋朝至道二年(996年)曾进行过一次调查,在南阳可恢复灌溉20000余公顷。《宋史》卷94《河渠四》载:“至道元年……诏大理寺丞皇甫选,光禄寺丞何亮乘传经度。选等使还,言:“周览郑渠之制,用功最大……”又言:“邓、许、陈、颍、蔡、宿、亳七州之地,有公私闲田,凡三百五十一处,合二十二万余顷,民力不能尽耕。皆汉、魏以来,召信臣、杜诗、杜预、任峻、司马宣王、邓艾等立制垦辟之地。内南阳界凿山开道,疏通河水,散入唐、邓、襄三州以溉田。又诸处陂塘防埭,大者长三十里至五十里,阔五丈至八丈,高一丈五尺至二丈,其沟渠,大者长五十里至百里,阔三丈至五丈,深一丈至一丈五尺,可行小舟。臣等周行历览,若皆增筑陂堰,劳费颇甚。欲堤防未坏,可兴水利者,先耕二万余顷。”此次调查后,宋朝比较重视,嘉?NFCCC?中(1056~1063年),唐知州赵尚宽、邓知州谢绛,大力兴建工程,水利得到发展。

  据《宋史》卷295《谢绛传》记载:“谢绛字希深,其先阳夏人。……使契丹,还,请邓知州。距州百二十里,有美阳堰(注:下注美阳陂,即上阳、中阳、下阳、美阳四陂),引湍水溉公田。水来远而少,利不及民滨堰筑新土为防,俗谓之墩者,大小又十数,岁数坏,辄调民增筑。奸人蓄新茭,以时其急,往往盗决堰墩,百姓苦之。绛按召信臣六门堰故迹,距城三里,壅水注钳卢陂,溉田至三万顷。请复修之,可罢州人岁役,以水与民,未就而卒,年四十六。”可见,当时邓州已开始大力兴修工程。?

  据《宋史》《食货志上四》记载:“天圣四年,遣尚书屯田员外郎刘汉杰往视,汉杰言:二州营田自复至今,……唐州得谷六万余石,为缗钱二万余。所给吏兵俸廪、官牛杂费。……唐州四万余缗……”宋代对南阳的水利灌溉工程,曾多次进行整修,可灌溉农田达40000余顷。《宋会要辑稿》在谈到这些修复工程时说:“京西多闲田,而唐州治平四县,其田元入草莽者十之八九,虽简其赋徭,而民多流去,不能以还业。知州赵尚宽兴复召信臣渠并境内之陂堰,下溉民田数万顷,荒瘠之田变而(为)沃壤,今非独流民自归,又有淮南、河北之民至者万余户”。宋神宗时,在陈世修主持下,“于唐州石桥南北岸叠石为马头,造虹桥,架过河道,于桥梁下柱透槽,横绝过河,引水入东邵渠”(《宋会要辑稿・食货》),使100公里以内的农田遍获水利。这项工程大约就是现在的渡槽。可见,当时不仅工程宏伟壮观,效益显著,水利科学技术也是非常先进。如漕运,提议开通始皇沟――襄汉漕渠等宏伟工程,是古代汉江沟通黄、淮水系的一个重要尝试,它给予后人一定的启示。?

   9. 古泉水?

  南阳盆地的古泉水遍布全区,南阳、唐河、南召、桐柏、镇平、邓县、内乡、淅川、方城、西峡等10县有泉水,均受承压水和裂隙地层影响,桐柏县的神井寒泉;唐河的龟井寒泉;西峡的菊潭晚月;内乡的女泉巨浸,镇平的柳泉等。这些泉水,既有扶正祛邪的故事,也有横征暴敛的传说;不但有动人的神话,而且有悲欢离合的颂歌;有王莽追刘秀时喝水用的“搬倒玉井”,也有风景雅致的山水洞天;方城县城北黑龙泉,是唐河支流潘河在枯水季节的主要水源,清代传说有方城、社旗争停泊码头,方城用大铁锅堵死泉水,使水量变小的故事,黑龙泉灌溉近万亩。 ?
  建国后,曾对黑龙泉、哑女泉、峨?NB07A?冠泉进行开发并配套。?

  全市较大山泉有31处,即南阳县的清冷泉、菊泉,唐河县的卓锡泉、黄山泉,南召县的搬倒井,桐柏县的寒泉,镇平县的柳泉,邓县的五龙泉,内乡县的哑女泉、暖水泉、凉水泉、白玉泉、峨(山贡)冠泉(可灌溉130余公顷,已被灵山机厂占),西峡县的菊潭、丹泉,淅川县的五海泉、清泉、瀑布泉、珍珠泉、龙女泉、神泉,方城县的搬倒井、圣井、槊刀泉、龙女泉、清凉泉、凉水泉、温泉、回龙泉、龙泉(即黑龙泉)、清泉、涌水泉、观音泉等。

   (二) 近代水利工程?

  清末至建国前,南阳地区古代水利大部分荒废。抗日战争前,宛属13县民团司令别廷芳在宛属13县实行地方自治,于内乡、淅川、西峡等县办了不少水利工程。如治河改滩造地,在鹳河、丁河、湍河、淇河上新修堰渠48处,整修堰渠38处,开发水田2400公顷及旱地数千公顷,并在鹳河上兴建莲花寺岗水电站,为河南省水电站的第一家。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河南省政府迁驻南阳,曾修建湍惠渠、白惠渠、土山渠等引水灌溉工程,设计灌溉面积12000公顷,实际上只有土山渠发挥效益千余公顷。上海救生会以工代赈修筑白河堤防和溧河恢复工程,1938年派来了打井班在南阳县打井。?

   1. 石龙堰?

  石龙堰,亦名三河堰、别公堰,位于西峡县蛇尾乡十亩地村石门,是鹳河上的有坝引水工程。1929年,宛属13县民团司令别廷芳始建。灌区包括五里桥、城关、回车、蛇尾等四个乡,鹳河最大洪峰流量6030立方米每秒,枯水流量0.6立方米每秒。年平均降雨850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1130毫米,是明显干湿交替灌区。

  该灌区有东、西两条干渠,分建在老鹳河东、西两岸。东干渠首闸两孔,单孔1.8米×2.4米,过水能力3立方米每秒;1954年扩建西干渠,过水能力 0.44立方米每秒。两条干渠年总引水量?1.13?亿立方米,一般年达0.89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860公顷,已配套600公顷,灌溉保证率 75%,排水标准五年一遇。建国后总投资67.78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2.21万元,总工程量58.8万立方米,其中,混凝土1.45万立方米。?

   该灌区包括三部分,即:(1)渠首堰;(2)输水渠系;(3)莲花寺岗电站。分述如下:?
  渠首堰:1933年别廷芳建设时,为三合土堰,自东岸与河呈30°夹角伸向河西岸,形成东高西低,似石龙爬在河槽中间,洪水从低的堰顶溢流而过,堰长 330米,宽2.7米,因而命名“石龙堰”。历经1954年、1957年、1959年、1964年、1984年等五次大的岁修加固后,建成长520米,顶宽1.2米,高2.5米的混凝土砌石溢流堰。

  输水渠系:干渠两条长15.579公里,硬化衬砌7.16公里,建筑物113座。支渠31条,长43.63公里,硬化衬砌15公里,建筑物118座;农渠 49条,长47公里。灌区灌排配套,建有排水干渠5条,长20公里,建筑物35座,支排18条,长27公里,建筑物35座;全灌区渠边绿化35公里。?
  莲花寺岗电站:装机三台,两台160千瓦,一台80千瓦,共400千瓦。为全区兴建最早的水电站,是全省水力发电第一家,在水电发展史上有一定位置。别廷芳于1929年7月在西峡县城莲花寺北,引石龙堰东干渠水,利用自然落差9米的水头发电,建设电灯公司;1934年4月建成,装机15千瓦,1937 年扩建为90千瓦,可装灯泡400只,年发电3.5万千瓦小时。电灯公司下设有:农具修造厂(造枪炮厂,曾于1942年为国民党汤恩伯军造机枪150 挺)、打米厂等;1945年被日本侵略军炸毁;1947年恢复机械、打米生产;1948年4月西峡解放。装机7.5千瓦,设有机械、打米、翻砂、酿酒、锻工、榨油、面粉、卷烟等车间,培养了许多骨干工人,成为西峡县工业的策源地。1959、1964年两次扩建,总装机5台,容量445千瓦,年发电252万千瓦小时,收入12.5万元。?
  该灌区实行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有管理人员158人,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年年岁修清淤,效益不断改善提高。1985年全灌区亩产粮食达千斤,对国家贡献粮食占全县的28%。该灌区在西峡县工农业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群众赞扬:“打开石门口,富了西峡川。”?

   2. 湍惠渠?

  湍惠渠,渠首位于邓州市罗庄西0.5公里处,是一座有坝引水灌溉工程。1942年4月,国民党河南省建设厅与邓县政府联合兴建,由国民党经济部第七勘测设计队设计,1945年3月停工;1945年12月复工,1947年4月14日竣工。1948年汛期大坝被冲坏,渠道淤积,丧失灌溉效益。该工程系在抗日战争末期建设,资金异常困难。除中国农民银行贷款200万元解决管理、建筑材料、技工工资外,主要由地方征工征车。据统计,民工在灵山被炸死18人,被打死 5人,饿死191人,死牲畜354头。解放后进行了修复。湍惠渠设计效益罗庄、赵集、裴营等三个乡20个村,灌溉4000公顷,其中:自流灌溉2700公顷,提水灌溉1300公顷,截止1984年底,实际引水流量1.5立方米每秒,配套面积1300公顷,效益罗庄、赵集两个乡16个村,实灌1000公顷,总投资294.72万元,(其中:半坡水库100.72万元),总工日116万个,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5625立方米,砌石2000立方米,砌砖1300 立方米,土方80万立方米。

  湍惠渠建有管理所,建有灌区代表会,成立有三组管理委员会,即:渠道管理委员会;支渠管理委员会;农渠管理委员会,实行专管和群管相结合。专管人员 17 人,群管人员123人,并制定灌溉管理制度,护渠公约、奖惩条例等,灌溉管理秩序正常,建筑物养护较好,效益正常发挥。1961年最高浇地2644公顷,其中:浇旱地2260公顷,水稻384公顷。管理所设灌溉试验室,对各种作物的需水量、土壤含水率、灌水技术等,都有试验记录和总结,各支渠设有量水堰。灌区坚持搞好多种经营,除征收水费外,干渠建水力站9处、水电站一处;支渠建水力站8处、水电站一处,灌区17处水力站每年为群众磨面约120万公斤,榨油12.5万公斤,轧花6.5万公斤,弹花1.8万公斤,沿渠植树五千多棵,植芭茅一万墩。半坡水库建成后,建鱼场两个,库内养鱼年产量2500公斤,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3. 白惠渠?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开工,白惠渠系由黑山头引白河之水,南行至南阳市北梅溪河岸,干渠长35公里,引水4.6立方米每秒,实际灌溉面积8000公顷。建筑有拦河坝,中间为石坝,长600米,高2米。两端土坝,长230米,高出洪水位0.5米,投资25万银元,但未发挥效益(《中华水利史》第191 页)。1958年,南召、南阳二县共同修建跃进一渠,仍在黑山头下建2孔渠首闸一座,宽4米,进水5立方米每秒,效益3330公顷,后因修建鸭河口水库而废弃。

   4. 土山渠?

  土山渠,建国后改名工农渠,是一座在刁河上有坝引水的灌溉工程,设计流量2立方米每秒,设计灌溉面积1500余公顷,曾发展水稻500余公顷,该灌区是 1937年邓县人卢熔轩(现铁道部离休总工程师)呈请复修邓县水利而倡导兴建的,国民党省政府派员赴邓县勘查、测量、规划设计。1939年2月贷款开始修建,1940年竣工放水,后被废弃,只剩下零星痕迹。解放后全面修复,共完成184米泄水渠一条,干斗农各级渠道18条,长33735米,建筑物35座。 ?

   5. 宛西治河?

  宛属十三县民团司令别廷芳,除修建石龙堰灌区外,1919年在老鹳河洪水后,两岸多被水冲沙压,耕地几乎全无,别廷芳组织群众进行治理。据别廷芳所编《治河改地》书载:鹳河流域河东第1道堰,即三河堰(石龙堰),灌稻田400公顷,浇旱地几百公顷;第2道堰在石门下10公里;第3道堰、第4道堰俱在石门下;第5道堰在牛王庙西;第6道堰,在五里桥西,共灌地200余公顷。河西有符家堰在丁河口;北官洞堰在丁河北岸,共灌地280公顷。

  丁河流域共有17道堰。第1道堰在重阳镇东,第2道堰在重阳镇后街,第3道堰在河北营河西岸,第4道堰在重阳下游五里饭庵,第5道堰在杜岗东,第6道堰在杜岗东北,第7道堰在重阳下蒋马湾,第8道堰在蒋马湾河北,第9道堰在丁河街上游二里许,第10道堰在丁河街头长里河入口处,第11道堰在丁河后街,第 12道堰在丁河下西街头,第13道堰在石桥下河南岸,第14道堰在简村河西岸,第15道堰在黄狮店上河东岸,第16道堰在黄狮店西南河东岸,第17道堰在马沟河下,共灌田200余公顷。?

  湍河流域,新开有张湾渠、燕山渠、龙泉渠、方寨渠、杨营渠、褚湾渠、时竹园渠、庞营渠、刘竹渠、屯土渠、王营渠、符营渠、菜园渠、张湾渠、杨凹渠、大周营渠共16条,共灌稻田约万余亩。整修有:山头堰、花凹堰、赤眉镇堰、王营堰、刘竹园堰,东北川堰、鱼关堰、老高堰、杨堰、杨店堰、凉泉堰、花园堰、杨城堰、孤山堰;下河渠改造的有小堰河渠,骨山堰;默河流域新修的有天明寺上堰、下堰,马山口南堰、石桥堰、店子河堰,共灌地20余公顷。整修的有:小河北堰、大花北堰、樊堰、下堰、小堰、王湾堰、河北上堰、河北中堰、河北南堰、上堰、下堰、东营堰、曹家堰、湖南堰、赵家堰、薛湾堰、上堰、下堰、湖田河西堰,青山堰、八里庙堰、吴家庄堰、油房庄堰,共灌地500余公顷,以上工程均于1933年竣工发挥效益,水利大兴,为南阳之冠。

   附:宛西治河改地措施?

   内乡、西峡两县的治河改地,是在别廷芳为民团司令时,组织技术人员设计计划,于1929年在西峡七峪河开始试验后,督促全县公私同修,历经4年,于1932年限期改成。

   第一、治河的方法?

   一、 治河措施?
  1. 疏浚河身,炸毁滩石,畅水之流,引直河身,整齐河流,平均水之速度,减少水之冲击。?
  2. 山河用石筑坝,沙河沿岸植柳,半山河参用两种办法。?
  3. 藉柳树之反动力,分散水力;藉雁翅柳之起伏力,和缓水势,拦收泥沙,拨水归槽。?
  4. 利用回旋之水力,磨平地面,利用含泥之水质,填淤河地。?
  5. 开渠引水。以分水势,沿堤种芦,以固堤身。?

  二、 办法?
  1. 利用农隙,实行兵工,以节经费。?
  2. 普遍造林,调节雨水量,以治其本。?
  3. 丁河、鹳河、长城河、湍河、默河,工程浩大,私人力有不胜者,划归公改;小河沟之地,业主力能举办,划归私改。?
  4. 划归私改之地,先审察河势,划定界线,由公家购备柳椽,发交沿河居民栽植,俟柳树长成,修筑河堤,进行改地。?
  5. 划归公改之地,由区长督同保甲长。保甲长督同民兵,于冬春农闲,以公共力量完成之。?
  6. 划归私改之地,业主无力改时,由保甲长估定公价,派村民代改,业主按价给付。?
  7. 业主无力付价,由保甲长暂为记帐,俟业主收益时,再按价偿清。?
  8. 公地初成,公家放弃三年,由各区赤贫之人,自种自吃;三年后按地等级出租,作为全县自治经费。?
  9. 公私改地,统限于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改竣。?
  10. 引直河岸,须削去突出地角;改良停水洼地,须毁地挖渠者,业主不得借故阻挠,但按亩数估计稞租,由附近受益之户按亩摊出。?
  11. 建筑石坝,涉及技术,应雇用石工,其建筑费标准如下:①护旧有土地者,由受护地段中按亩公摊。②护公改之新地者,由公币开支。③两者参半,公私平均负担。

   三、 保护?
  1. 沿河栽植之柳椽树毛,严禁砍伐、剪伐,栽植三年后之成树枝条,须照规定办法[刹去其梢与周围枝条,留一长约八尺(2.7米)之干]。?
  2. 堤外倾斜地,遍种蒹葭芦苇,绣结地皮,以固堤防,严禁犁挖耕种。?
  3. 沿河所栽之簸箕柳,严禁牧放牛羊。?
  4. 区、乡、闾、邻长、自治指导员,均负监护之责,如有砍伐挖毁牧放牛羊等情弊,事前不加禁止,事后瞻徇情面,一经发觉,严予处分。?

   四、 治河方法?
  (一) 治山河法?
  山河之水,上源受岩石之挟束,泻入山口,其势突猛,防治之法有二。?
  1. 建筑石坝种类:石坝有穿线坝、乱石坝两种。穿线坝为通身内外,均用大石层层坚排,密密衔接,其中小孔,实以碎石。乱石坝,以大石为皮,小石填胸。?
  2. 疏浚河身:山河多石,水势冲激,最易横决,除建坝治标外,治本办法为疏导泥沙,炸毁滩石,移砌大小石块于河岸,以使水畅流;若顺水之势,且可利用水的动力与反动力,以冲刷河床,提高河岸。?

   (二) 治半山河法?
  半山河者,由大山出口而介于小山之河,水势缓于山河,而急于平地沙河,防治办法有植柳筑坝法。?
  1. 植柳椽法:沿河二面,掘深2米的通沟,将柳椽排成行列,以土填实,柳椽出土以1.3~1.4米(4尺)为适当,柳椽周围以石砌实,以防水冲毁柳之基土,栽深撇短中实以土者,以防水摧拔与旱死。?
  2. 插雁翅柳法:在柳行外,掘向下游斜长之沟,沟与沟的距离约为一丈(3.3米),沙州厚者掘深2~2.3米(6~7尺),薄则掘深1.3~1.7米(4~5 尺)不等。沟成,将柳椽沿沟排列,中填以土,尤须坚实。?
  3. 筑堤祛:①审察河势水势,以定堤之高宽长度。②水急处,堤外排列木桩。③堤上普种芦草。?

   (三) 治平地沙河法?
  此类河流,虽在平川。但上游山峦的砂砾,与河岸左右岗岭的泥沙,一经冲刷,填塞河内,水即漫流,河面阔,流速顿减,河身逐渐积高,遂为巨害。防治方法有三:?
  1. 沿河植柳,裁弯筑堤。?
  2. 创建三合土的坚固堤。?
  3. 梢桩护岸。?

   (四) 附筑堰法?
  筑堰应慎重,不然,常阻碍河流,易致泛滥溃决之弊,所以,要特别注意。

   第二、改地的方法?

   (一) 改堤内新地法,亦即淤地法。河湾新地,多为沙粒,欲其变为沃壤。必须由上游开一通渠达内地,天雨河水涨,泥水灌入,逐渐淤成沃质,为淤地。?
  (二) 改湖田法。湖田的种类,有泉水湖田、漫浸水湖田两种。若泉水湖田,在泉根地两旁,开一通渠,以排泄水量;漫浸水田,可于地之两旁,凿一通渠,引水向下。?
  (三) 改浸地法。浸地多系两面皆山,中出一沟。两面山坡水入浸沟内,遂成浸地,于两山之坡或地的两边,开一连山渠,使水下流。若水由地里上浸者,再于地中开一通渠,或十字澄水渠。?
  (四) 改停水洼地法。此为周围地势高,中央陷落如盆形之地。应审察河势,于其最低处,开一通渠,以导水入河、沟。?
  (五) 改旱地法。内乡(辖西峡县)平坦可耕之地,多在环河左右,其地质或沙或岩石,最不耐旱,一般人过惯靠天吃饭生活,应改造环境,开渠引水,以资灌溉。

   1. 开渠法。在河上游处,掘一宽深渠,引水入内,引水向下。虽经过二十或三十里,始能灌田者,亦应完成之。?
  2. 稻田的开辟。凡能开渠引水之处,皆可辟为稻田,麦收后,即引水浸田、插稻秧,以获两季收获。?
  按照上述方法,老鹳河、丁河、长城河、湍河、默河等流域,均做了一定的治理。?
  (据《内乡治河改地》整理)

   (三) 淮源?

   淮河,为我国古四渎之一。关于淮河的记载,最早见于2700年前成书的《尚书・禹贡》:“导淮自桐柏……东入于海”。《山海经・海内东经》、《汉书・地理志》、《博物志》、《风俗通》、《元和郡县图志》等古文献,均笼统地说淮河发源于桐柏山。

  汉代桑钦所著《水经》记载:“淮水出南阳平氏县胎簪山,东北过桐柏山。”后魏郦道元《水经注》:“淮水与醴水(今三夹河)同源俱导,西流为醴,东流为淮,自潜流地下,三十许里。东出桐柏之大复山南,谓之阳口,水南即复阳县(今固庙镇)也。”这里较具体的指出,淮源在胎簪山,流经固庙镇。《东观汉记》和《荆州记》进一步说明“山南有淮源庙,庙前有碑,是南阳郭苞立”,但都没有说清淮源在哪里。?

  东汉延熹六年(163年)正月,南阳太守中山卢奴君在固庙镇建淮宫庙(亦名淮源庙、桐柏庙),并立碑:“……淮出平氏,始于大复,潜流地下,见于阳口……”这个庙就是《东观汉记》所说的淮源庙。宋开宝五年(972年)取消平氏县,将桐柏县城移到桐柏镇,原桐柏县城改名固县(后改为固庙镇),并将淮源庙及汉碑全部搬到现在桐柏县东关,碑在第一中学院内,“文革”中被破坏,古淮渎庙就在桐柏第一中学。?

  清康熙年间,知县高士铎在固庙后立“淮源”大字石碑。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河南布政使江兰探淮源。奏称:“禹庙(今固庙)前有井,乃淮源所出。” 《大中华河南省地理表》:“淮渎庙,庙外有南北涧十余道来会,皆淮源也。”1985年《河南水利》第2期淮源辩:“从太白顶经三道鼻子,出河堰口到固庙,这一带地方总称淮源。”

  明末清初沈秉潢《勘淮笔记》:“淮源云者。即此胎簪正峰。”清田雯《游桐柏山记》:“……有数百石,贯以石梁,故曰胎簪也,岩下巨石圆削如臼,一水出焉,澄脉下滴,清乳冷冷,行地中依井发源,是为淮水,大禹导淮此其迹也。”清高宗弘历对江兰奏称淮源在固庙淮井有疑,命河南巡抚毕沅详勘。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御笔淮渎庙碑:“……至中峰胎簪山,见水一潭,询土人指为淮池(注:小淮井),复延缘细径而上十余里,始至山顶,有大石盘陀广十余亩,旁洼渊映(注:大淮井),泉出石间,为之汰除沙砾……汲取无竭。……是为淮渎真源也。”?

   解放后又经过多次勘察,从以上文献及历代对淮源的实地查勘,淮河的真源应在桐柏山主峰太白顶(海拔1140米),下面的深谷和牌坊洞沟汇入料盘沟。?

   淮河是我国四大河流之一,关于淮河的命名有几种说法,现综述如下:

   1. 殷墟甲骨文中的“淮”字,含义为水边栖息着许多短尾鸟,汉许慎《说文解字》四篇上:“佳,鸟之短尾总名也。”因此,有人认为淮源河边栖息着许多短尾鸟,遂命名为淮河。?
  2. 魏郦道元《水经注》卷30淮水:“淮,均也。《春秋说辞》曰:淮者,均其势也。《尔雅》曰:淮为浒。《释名》曰淮,韦也。韦绕扬州北界,东至于海也。然淮水与醴水同源俱导……”郦道元引证“淮”字的许多解释,他倾向于淮水与醴水发源于同一分水岭,合乎“均”的字义,淮水东流绕扬州入海,合乎“韦”的字义, “淮”河命名从此而定。?
  3. 桐柏县志办总编室同志认为:“太白顶西北侧有数条小沟……对淮源之所以众说纷纭,始出时有数条水道,势均流敌,很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他们把太白顶下七条小沟汇合而下的因素,认为淮河得名于“均其势也”是很可能的。?

   (四) 建国后的水利工程?

  新中国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除害兴利、治山治水、改造自然的斗争,修建了大批水利工程。经过50余年的艰苦努力,初步形成了除害和兴利相结合,大中小型相结合的水利工程体系,提高了抗御旱涝灾害的能力,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必要的水资源,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50余年,全区建成各种蓄水工程2万余个,总蓄水能力23.5亿立方米,兴利库容12.6亿立方米。打配机电井6.7万余眼,设计灌溉面积59.7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40多万公顷。这些以防洪灌溉为主、兼有综合效能的水利工程,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振兴南阳经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水利建设成就?

  从20世纪50年代初就开始修建水库,改造山河。1954年,西峡兴建了西峡南家湾、屈原岗、青叶沟,南召的疙塔寺等小型水库。1957年11月,方城兴建了南阳地区第一座中型水库――望花亭水库。“大跃进”时期,鸭河口水库和十几座中型水库、几百座小型水库相继上马,出现了水利建设的热潮。中型水库数占全省第一,其中除了重阳、虎山,二郎山三座水库是20世纪60年代所续建,赵庄、打磨岗两座水库是70年代新建成。1958年开工修建当时全国最大的水库 ――丹江口水库。?

  鸭河口水库该水库因坝址在南召县皇路店乡东抬头村,位于鸭河汇入白河处而得名,是豫西南第一大型水库。1958年11月动工,次年11月大坝合龙蓄水。坝长3136米,最大坝高32米,最大库容13.16亿立方米,兴利库容8.33亿立方米。输水道两处,位于大坝左右两端,均建有坝后引水式电站,总装机11720千瓦,年发电量可达211万千瓦小时。溢洪道分主副两处。水库下游为鸭河口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4万公顷(占全区耕地面积的1/6),已配套灌溉面积8.95万公顷,年平均灌溉引水量5.5亿立方米,年均灌溉面积约为14万公顷,是河南省最大的水库灌区。开灌40余年来,棉花平均每年增产 34.66万公斤,油料平均每年增产31.6万公斤,年均综合效益1.6亿元,相当于灌区建设总投资的19.4倍。灌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为南阳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唐河县张店镇原先全年粮食总产不到500万公斤,建成灌区后,粮食总产达到4800万公斤,是原来产量的 9.6倍,连续7年向国家贡献商品粮1000万公斤,成为河南省乡(镇)级售粮大户。鸭河口水库在防汛方面的社会效益更为令人瞩目。过去白河两岸水灾频繁,一遇大水,淹地都在百万亩以上。以1975年8月为例,当时在三号台风的影响下,南阳发生特大暴雨,强度大、面积广、雨型恶劣,洪水势猛,鸭河口水库上游一天降雨300毫米,七天降雨658毫米,进库洪峰流量11700立方米每秒。但是,鸭河口水库有效地拦蓄了洪水,下泄流量仅为2240每秒立方米。如果没有水库调蓄,南阳市区要过水两米以上,白河两岸的财产损失将超过10亿元。1988年8月,国家又投资5500万元,对鸭河口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工程竣工后,水库防洪达到千年一遇标准,库容增加一亿立方米,大大提高防洪、灌溉、发电、供水的综合效能。?
  丹江口水库丹江口水库位于淅川县中南部,南与湖北省丹江市接壤,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湖。该工程于1958年开工兴建,1967年下闸蓄水,整个水库蓄水 172亿立方米,在淅川县境内占地3.7万公顷。1968年10月第一台水轮发电机组开始发电,1973年9月发电机组全部安装完毕。丹江口水库具有防洪、灌溉、发电、航运、水产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并以其水质清纯被国家确定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成为举世关注的焦点。?

  附:南阳中型水库概况?

  望花亭水库位于方城县二郎庙乡,1957年11月动工修建,1958年6月基本建成。总库容3803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700公顷,实际灌溉面积1100公顷,除涝效益面积?2300?公顷。?
  辛庄水库位于南召县皇后乡大河口村北,1958年2月动工,8月基本建成。总库容1398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533公顷,实际灌溉26.7公顷。

  赵湾水库位于镇平县石佛寺镇赵湾村北,1958年3月动工,当年合龙。总库容9747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7200公顷,实际灌溉面积5700公顷。?

  高丘水库位于镇平县高丘乡孙湾村北,1958年3月动工,7月合龙。总库容3308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2300公顷,实际灌溉面积1000公顷。?

   斩龙岗水库位于内乡县赤眉乡斩龙岗村,1958年兴建,原为小型,1969年扩建为中型,总库容1462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2533公顷,实际灌溉面积60公顷。

   冢庙岗水库位于卧龙区石桥镇西大龙窝村北,1958年12月动工,1960年7月基本建成。总库容4154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400公顷,实际灌溉面积933.3公顷。?

   龙王沟水库位于卧龙区蒲山镇龙王沟村北,1959年动工,1960年基本建成。总库容527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620公顷,实际灌溉面积1500公顷。?

   太山庙水库位于内乡县师岗乡靳湾村西,1959年10月动工,1960年8月停工,1968年10月续建,1970年9月基本建成。总库容2228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3093公顷,实际灌溉面积1800公顷。?

   彭李坑水库位于卧龙区安皋乡潦河上游,1959年动工,1974竣工。总库容3741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2733公顷,实际灌溉面积2000公顷。?

   刘山水库位于邓州市彭桥乡,1959年动工,1978年建成。总库容1019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100公顷,实际灌溉面积600余公顷。?

   廖庄水库位于南召县四棵树乡,1958年动工,1960年竣工。总库容1024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000公顷,实际灌溉面积400公顷。?

   陡坡水库位于镇平县老庄乡,1959年动工,1979年竣工。总库容4607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4066.7公顷,实际灌溉面积1800公顷。?

   打磨石岩水库位于卧龙区安皋乡,1959年动工,1969年竣工。总库容2592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2000公顷,实际灌溉面积1300余公顷。?

   兰营水库位于卧龙区靳岗乡,1966年动工,1971年竣工。总库容1246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200公顷,实际灌溉面积600余公顷。?

   打磨岗水库位于内乡县马山口镇,1968年动工,1981年竣工。总库容2182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2400公顷,实际灌溉面积不稳定。?

  二郎山水库位于桐柏县二郎山乡,1958年动工,1970年竣工。总库容4015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3000余公顷,实际灌溉面积2333余公顷。

   虎山水库位于唐河县马振扶乡,1969年动工,1972年建成。总库容8736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7000公顷,实际灌溉面积3300余公顷。?

   赵庄水库位于桐柏县吴城乡,1970年动工,1974年建成。总库容2904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2400公顷,实际灌溉面积很不稳定。?

   重阳水库位于西峡县重阳乡,1958年动工,1980年竣工。总库容3105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2400余公顷,实际灌溉面积333公顷。?

   2. 打井修渠 ?

   新中国建立50余年来,南阳地区的灌区由少到多,从小到大,自流、提灌、机井、喷灌应有尽有,山区平原同时发展。?

  南阳地区农用机井的发展大体分为五个阶段:1949~1952年,群众自发挖凿土井;1953~1957年,挖大口井及土井下泉;1958~1961 年,用火箭锥,麻袋锥打机井;1962~1979年,用大锅锥、钻机打井。当时全区拥有土、机井46198眼;1980年以来,以维修配套,提高效益为重点,实行专业承包,责任到人,有力地促进了农用机井的建设和管理。

  电灌站的建设是灌区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50余年来,南阳地区的电灌站建设成绩突出,其中,尤以宋岗电灌站规模为大。该站是为解决丹江口水库移民区的香花、厚坡、九重三个乡生产生活用水困难而兴建的。1974年3月开工,1982年主要骨干工程竣工.国家投资1651万元,建成站首2处,干渠2条,二级站6处,设计灌溉面积14000余公顷。1988年国家又投资1340万元,开始续建配套,第一期配套面积4000公顷已经竣工验收。工程配套任务完成后,将是河南省最大的电灌区。?

  引丹灌区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的第一期工程。1952年,毛泽东视察黄河时提出了“南水北调”的宏伟设想,1958年,周恩来又指出“丹江口水坝应综合利用,济黄济淮作为远景理想并不排斥,但应以近期为重点”。引丹灌区的远景规划,不仅考虑黄河以南近400万公顷耕地的灌溉,同时将水引过黄河,直到北京,解决华北缺水问题。1968年12月,引丹工程第一期工程――刁河灌区上马。主要工程包括库区引渠、陶岔渠首闸、引丹总干渠。灌区西自下洼枢纽开始,南接湖北襄樊、光化,北至邓州市区,东靠新野白河,设计灌溉面积10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3万余公顷,年均引水1亿多立方米,年均粮食总产量 ?20.24?万吨。?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水北调是根据我国水土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特点而提出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已列入国家“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丹江口水库引水,沿唐、白河平原北部及华北平原西部边缘布置,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直达北京、天津,引水渠线全长1267 千米。总干渠自陶岔渠首引水,至北京玉渊潭,天津干渠自河北省徐水县西黑山村北总干渠上分水向东至天津西河闸。工程建成后多年平均经济效益309.17 亿,其中,工业及城镇生活供水效益多年平均277.76亿;灌溉及其他供水效益多年平均26.55亿;防洪效益多年平均4.86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穿越南阳市的淅川、邓州、镇平、卧龙、宛城和方城6县市区24个乡镇,渠线全长185千米,控制流域面积7630平方千米,约占南阳市总面积的29%,覆盖了南阳市平原区5573平方千米和岗丘区2057平方千米。初期规模引水灌溉唐、白河地区,设计灌溉面积24万公顷,设计引水量15亿立方米,后期加高大坝,延伸162千米至方城,即可控制唐白河流域6500平方千米,补水灌溉面积42万公顷,并可向南阳市和南阳油田供水。?
至2001年,全区有大中小型自流灌区3302处,设计灌溉面积36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19万公顷,其中大型灌区两处,小型灌区3267处。全市有效灌溉面积40余万公顷,旱涝保收田已达28万公顷,配套机电井6.7万余眼。“八五”以来,全市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拥有固定或半固定喷、滴、雾灌工程 64处,控制面积8100公顷,移动式喷灌机662套。全市节水工程设备控制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1/3。?

  总之,南阳自古以来的水利设施就比较发达,水利技术也比较先进。马克思曾这样说:“在亚洲,从很古的时候起……使利用渠道和人工灌溉设施成了东方农业的基础。……因此,亚洲的一切政府都不能不执行一种经济职能。即举办公共工程的职能。这种用人工方法提高土地肥沃程度的设施靠中央政府办理,中央政府如果忽略灌溉或排水,这种设施就立刻荒废下去。”从南阳水利的发展来看,正是水利事业的大发展,技术的不断改进,才促进了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





最后更新:2023-08-09 21:41:18
赞一下
有0条评论,我要发表
首页 | 简介 | 评论 | 留言
200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