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区 
  注册 | 发布 | 我的 信息员: | 同乡 | 搜索
 1004 短消息 2003-03-27 编辑
[思想文化]三国:诸葛亮的军事思想

一、 战略思想

  (一) 前期的战略思想?

  公元207年,诸葛亮于《草庐对》中为刘备绘就了一幅充满希望和令人鼓舞的“兴复汉室”统一天下的蓝图。草庐决策的战略思想主要是:?
  1. 占有荆州、益州,奠定三分天下的立国基础,然后修明zengzhi,蓄积力量,准备北伐中原。

  2. 为了孤立曹操,必须“结好孙权”,组成反曹的统一战线。同时,“南抚夷越”、“西和诸戎”,搞好益州境内南中及西陲边区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减少阻力增强助力。?

  3. 利用“人心思汉”的正统观念,刘备“帝室之胄”的光荣身份,打出堂堂正正的“兴复汉室”的大旗,讨伐**曹操。?

  4. 选择“天下有变”的最有利时机,大举北伐。荆州之军进向宛(南阳)、洛(洛阳);刘备亲率益州之师攻取关陇,然后再以高屋建瓴之势东出潼关,两路大军以钳形攻势会师于洛阳(东汉故都)。

  诸葛亮认为如果能够按照上述战略计划逐步进行的话,就可以实现“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的目的。所谓“霸业”就是建立鼎足三分的王霸之业,这是第一步;而“汉室可兴”则是统一天下的大业,这是第二步。?

  草庐决策提出“跨有荆益”的战略目标之所以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究其原因:首先,应该归功于诸葛亮对客观形势的正确观察与判断;其次,则是草庐决策中的联合孙权共拒曹操的策略思想获得贯彻执行;其三,乃是刘备为了求得生存与发展,还保持了比较清醒的头脑与谦逊的态度;其四,也由于曹操在赤壁鏖兵中所造成的种种失误。这样,三国鼎立的局面就开始形成了。“三国分立”虽然并不等于全国统一,但是对于东汉末年长期的大混战所造成的严重破坏来说,毕竟是逐步趋向于安定,使百孔千疮的社会经济在三国各自管辖的区域内开始恢复和发展,因而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诸葛亮两路伐魏的战略思想是以历史及现实为根据的。就历史言,汉高祖刘邦即以汉中、巴蜀为根据地,底定三秦,东向与项羽争夺天下;汉光武刘秀则奋起于南阳,昆阳一战大破王莽的主力,两帝最后俱能削平群雄统一全国。如果就现实情况而言,207年草庐决策之时,在一般人民心目中以“汉为正统”的观念还相当强烈,因而诸葛亮才会对刘备说:届时大军北伐,“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二) 后期的战略思想?

   综观诸葛亮的一生,除了赤壁战争前后为刘备筹谋划策建立功勋外,真正发挥其才略宏猷之时,是在刘备死后,刘备在弥留之际,向诸葛亮嘱以后事云:“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这个“大事”也就是草庐决策时所说的“兴复汉室”统一天下,这自然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

   1. 重新修订的战略、策略思想。诸葛亮总摄国政后,其战略、策略思想散见于《出师表》、《绝盟好议》等史文中,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五点:

   (1)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是诸葛亮战略思想所要完成的最终目标。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任何情况下皆不动摇。?

   (2) 捐弃前嫌,与吴国重修盟好,以便集中力量进行北伐。这是诸葛亮对刘备外交政策的一大修正。与孙权恢复旧盟,从积极方面考虑,可以成犄角之势,互相声援进攻魏国;从消极方面考虑,最低限度能够免除后顾之忧。纵使孙权不派兵配合作战,但是魏国的河南守军仍然不敢撤离,从而可以减轻诸葛亮北伐所受的军事压力。?

   (3) 安定后方,“南抚夷越”。南中叛乱不能平定,诸葛亮即无法大举北伐。《后出师表》中所说的“思惟北征,宜先入南”,确实是诸葛亮战略思想的真切反映。因为当时马谡也向他献策说:“公方倾国北伐,以事强贼(魏)”,必须迅速平定南中叛乱。南方既定,诸葛亮又采取了“南抚夷越”的开明政策,发展经济安定后方, “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为北伐事业的进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4) “西和诸戎”,争取助力。蜀汉的西北与魏的凉州、雍州接壤。自公元214年曹操用兵关陇以来,干戈扰攘所过残戮,深为各族人民所痛恨。因而他们在思想感情上比较倾向于蜀汉政权,“羌胡乃心,思汉如渴”(《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如蜀汉大将马超即“甚得羌胡心”(《三国志・蜀志・马超传》)。故公元 219年曹操自汉中撤退时,惟恐武都地区氏族人民亲附刘备“以逼关中”,遂以强制手段“徙氏五万余落,出居扶风、天水界”(《资治通鉴・汉纪》)。蜀汉另一名将姜维,据近人考证即出自羌族,诸葛亮称之为“凉州上士”。而姜维也“自以练西方风俗,兼负其才武,欲诱诸羌胡以为羽翼,谓自陇以西,可断而有也” (《三国志・蜀?志・?姜维传》)。由于诸葛亮对少数民族实行比较平等的政策,因而影响所及,遂深受拥护。?

   (5) 修明zengzhi,开辟财源。战争是zengzhi的继续,只有在国治民安的情况下,才能提供足够的人力物力对外用兵。为此,诸葛亮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如:发展织锦事业;师法管仲发展盐铁之利;加强农业生产,对都江堰水利工程特加维护;澄清吏治,以减轻人民负担。他以身作则,不治私产,上行下效,蔚然成风。由于诸葛亮能够注意开源节流,休养民力,因而他的北伐曹魏的战略思想才得以贯彻执行。?

   2. 诸葛亮北伐曹魏的战略思想。诸葛亮自公元207年草庐决策以来,直到公元234年病逝渭滨为止,在此27年中可以说都一直在为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而奋斗不息。可是五次北伐空劳师旅,未能有太大的成就。?

   然而,应当如何来评价诸葛亮北伐的功过得失?笔者认为如果从《草庐对》、《出师表》中所表达的要北定中原统一天下的要求来说,诸葛亮五次北伐始终未能完成这一任务,因此从战略上看,诸葛亮是失败了。可是由于他在战术上的积极改进,“制阵图兵法”、“役木牛流马”等等,以致敌帅司马懿甘受巾帼夫人之辱,甚至还出现了“死诸葛”吓跑了“生仲达”的笑剧。所以,从战役上看,诸葛亮并没有失败。不仅没有失败,还攻取了武都、阴平二郡以巩固蜀汉北疆,并杀死了魏将王双、张,获得了小胜。然而诸葛亮毕竟没有实现自己的夙志而赍恨以殁。?
  至于诸葛亮未能取得北伐胜利的主要原因究竟是什么?从客观上说:一是双方国力悬殊太大,二是曹魏政权的统治日益巩固,三是诸葛亮的主要对手司马懿也是当时的“人杰”。从主观上看:一是蜀汉缺乏像白起、韩信那样的名将,“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陈寿:《进诸葛亮集表》);二是荆州据点的丧失,使汉中北伐之师成为一支孤军;三是诸葛亮作为主帅,“应变将略,非其所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其用兵方略往往为敌方所预知。不仅司马懿深悉蜀兵远来利在速战,一直采取深沟高垒避免决战之策,致使诸葛亮师久无功粮尽而返,即使像曹真之流也能事先料定诸葛亮二次北伐必攻陈仓而预为之备,终于使蜀军未能越雷池一步;又如第五次北代时,魏将郭淮也能先知诸葛亮必争北原而抢先占领。?

   孙子曰:“上兵伐谋。”(《孙子兵法・谋攻篇》)诸葛亮大军未动,谋略已为敌方所窥知,这又怎能期望他北伐必胜乎?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固是由于魏国将帅久历戎行深于韬略;另一方面,也与诸葛亮的谨慎性格有关。“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孙子兵法・虚实篇》),行军作战,不能拘于一格,需要因敌之情而不断调整自己的军事部署。?

   当然我们实事求是地分析诸葛亮的战略思想的得失,决非以成败论英雄,因为他毕竟是三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对此,即使司马懿也不得不赞叹诸葛亮为“天下奇才”;后来钟会攻入汉中,还亲自祭亮之庙,令军士不得于墓前左右“刍牧樵采”(《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深深地表达了崇敬心情。至于诸葛亮的战略思想、战术思想以及军事科技方面的造诣,不仅在当时属于第一流,而且对后世也有很大的影响。

  二、 战术思想

   蜀地多崇山峻岭,故蜀军习于山林之地作战。可是一旦北上关陇,地形、气候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在兵种方面,蜀军以步兵为主,骑兵为辅;而魏军则以骑兵为主,步兵为辅。因此,蜀军在北方平原地带骤遇剽悍善战疾如飙风的魏国骑兵部队,往往难以抗衡。诸葛亮为了提高蜀军的战斗力,遂在战术上多加考虑。史载他“推演兵法,作八阵图”(《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一) 八阵图为多种军事功能的阵法?

   八阵图就是关于练兵、行军、作战、宿营以及各个兵种(步兵、骑兵、弓弩手)之间因地制宜密切配合的阵法。其基本阵形,纵横各为八行,故称八阵。但因机变化,又衍生出许多阵法。?

   据有关文献记载,诸葛亮曾聚石布成八阵图形,作为训练士卒之用。其遗迹可考者有三处:一是在今陕西勉县定军山麓。二是在今四川省新都县弥牟镇。三是在今四川奉节县,白帝城下江边。

   然而岁月流逝,风雨剥蚀,上述的三处遗迹有的已经荡然无存,有的则是仅存残垒了。

   八阵图究竟如何进行排列组合,发挥攻战防守的功能呢?从军事科学史的角度来看,八阵图是古代作战时的一种阵法,它是为了“兵势行藏之权”而创作的。?

   (二) 诸葛亮对八阵图既有继承又有创新?

   诸葛亮为了改变自己在战术方面的劣势地位,就对古代兵法中的“八阵”潜心研究,推陈出新加以改进,其中既有继承又有创新,这就是诸葛亮“八阵图”之所以见重于当时并享誉于后世的主要原因。诸葛亮五次北伐,除第一次失利外,其余四次均未再遭到重大挫折,间或还略有小胜。这殆系与八阵图的用之于实际战斗,有一定关系。?

   至于八阵图的具体内容迄今仍然是一个围绕着重重迷雾的疑团,但其主要特点大体上还可以窥知梗概:?

   1. 以防为主,攻守咸宜。司马炎称“八阵”是“围阵用兵倚伏之法”,即坚守阵地设伏破敌之法。“围”,一般指包围,但此地则指防守。所谓“倚伏”,倚,指依托;伏是隐藏。这就是说,处于守势的部队,必须加强阵地的防守事宜,依靠掩护物体,隐藏自己的主力,然后再伺机破敌。?

   2. 八阵的应用多在平原。从现存的八阵石垒遗址来看,皆为适宜于平原作战的方阵形。可以证明,“窦宪尝勒八阵击匈奴,晋马隆又用八阵以复凉州”,后魏时,因北方部族柔然侵犯边界,“刁雍上表,采诸葛八阵之法,为平地御寇之方”(《诸葛亮?集・?故事・制作篇》),这些用八阵破敌的战例,皆在北方平原地区。?

   3. 八阵图部勒诸军,反应迅捷配合密切。东晋时深通韬略的桓温征蜀时,见到白帝城下八阵图遗迹,“以为常山阵势”(《诸葛亮集・故事・制作篇》)。所谓“常山阵势”是指其机动性灵活性而言。孙子云:“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孙子兵? 法・?九地篇》)因此,以八阵对敌,不仅反应灵敏,而且还有以首、尾、中三部围歼敌人之效。?

   4. 八阵图的阵法布列,奇正相倚富于变化,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作战形势。在《孙膑兵法・八阵篇》中已明确指出,除用之于平原作战外,还可用于险地、隘地,并能根据敌情变化阵形,“隅落钩连,曲折相对”,奇兵化正,正兵生奇,陷敌人于困惑莫测之境,然后取胜。?

   (三) 八阵图体现了诸葛亮战术思想的灵活性?

   1. 车蒙阵法。诸葛亮《贼骑来教》中说,“若贼骑左右来至”,“宜以车蒙阵而待之”(《诸葛亮集・文集》卷二)。所谓“车蒙阵”即以皮革制成的车衣将车辆蒙起来,纵横成列,形成屏障,曲径复道以遏敌势。?

   2. 锯齿阵法。如果在深山狭谷与敌作战,则宜充分利用地势作掩护,八阵的分化组合,可以使敌骑进退失据,逐次加以歼灭。诸葛亮说:“地狭者,宜以锯齿而待之。”(《北堂书钞》卷一一七)这种锯齿阵即当敌我双方阵地犬牙交错、短兵相接之际,我方应以精兵配备长戟、利刃、连弩等武器,楔入敌阵,如锯齿摧木不断推进,逐步消灭敌人。?

   3. 连衡阵法。当八阵变成横列队向前推进之时,必然用之于平原开阔地带。诸葛亮说:“连衡之阵,似狭而厚。”(《太平御览》卷三00?)所谓“狭”显然是指一列横队所形成的狭长形;所谓“厚”当是指第二、第三、第四等列横队,前后相依所组成的密集形。这种连衡阵既可防止敌人的冲击,又可以大阵包小阵,层层围困敌人。同时,步兵与骑兵互相配合。“令骑不得与相离,护侧骑与相远”(《太平御览》卷三00?),以便抄袭敌后或追击溃逃的敌人。?
4. 三面阵法。八阵图中用以指挥全军的信号主要是金、鼓、旗、幡。即各部将士均要耳听金鼓之声,眼观旗幡所指,或进或止,或攻或追。诸葛亮说:“闻鼓音,举黄帛两凌晨幡合旗,为三面阵。”(《北堂书钞》卷一一七)这种三面阵可以三面合围;击其中则首尾俱至,反应灵活,无懈可击。八阵的变化,旗帜起了很大的导向作用。?

   八阵是以守为主,以攻为辅,分割包围,歼灭敌人,特别是能够随时应付猝发的战斗,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八阵”在平原作战的掩体主要是辎车,在险厄之地则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其机动性与灵活性,作战的武器则有刀、矛、剑、戟、匕首、弓箭等,其中威力最大的则是一发十矢的连弩,它们适应八阵变化的需要,互相配合,攻守咸宜。

   三、 治军思想

   (一) 公正严明,赏罚必信?

   史载诸葛亮统武行师,“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这种严格的军纪、高昂的士气,自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而是经过长期教育、训练的结果。治军以法、“师出以律”,没有法纪进行维系,任何部队都是不可能出征作战的。?

   诸葛亮是一位公正的执法者,他认为法无偏私,不论贵贱亲疏俱应一律对等。“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这是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当然,在进行赏罚黜陟的过程中,请托、说情之类的情况总是难以避免的。诸葛亮明确表态说:“吾心如秤,不能为人作轻重。”(《太平御览》卷四二九)即自己要像秤那样公平,严格依照标准去衡量一个人的功过大小,而不能为别人的意志所左右,畸重畸轻。?

   街亭之败,诸葛亮除诛杀爱将马谡外,还杀了负有责任的两名将军张休、李盛,陈寿之父为马谡参军,襄赞不力亦受髡刑;宿将赵云因有箕谷之败,则被贬为镇军将军。还有丞相长史向朗因为马谡兵败逃亡,“知情不举”,也受到免官处分。只有裨将军王平,在街亭之役中表现突出,则被提升为参军,还把从南中编选的精兵 “无当飞军”五部交给他统率。体现了诸葛亮所说的“进有厚赏,退有严刑”的赏罚必信的思想。

 ?(二) 慎选良将,从严要求?

   两军对垒,如果在兵员多寡、武器锋利、军队素质以及物资供应等方面均基本相当或相近的情况下,则战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将帅的指挥才能,优者胜而劣者败。有时在众寡悬殊、形势不利的条件下,谋略渊深的将帅也能乘敌之隙出奇制胜。诸葛亮说:“兵之胜败在将也。”(《资治通鉴・魏纪三》)因此,他对于将领的选拔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1. 忠于国家,心存汉室。诸葛亮在选拔人才时,把忠于国家(蜀汉)作为必须具备的道德标准来要求。他认为“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不忠之人,不可重用。例如他上表推荐南中地区永昌郡吏吕凯为云南太守、王伉为永昌太守,主要就是因为他们“执忠绝域十有余年”,心存汉室而“守义”不屈。?

   2. 善于“趋时”,当机立断。两国相争,决之于战阵。有利的战机稍纵即逝,如不及时做出决断,迅猛急进,往往会遗患无穷,故诸葛亮指出:“良将之趋时也,衣不解带,足不蹑地,履遗不蹑。”(《太平御览》卷二七三)也就是兵贵神速决不迟延片刻。诸葛亮的平定南中,三路大军会师于滇池,就是采取虚蹈瑕速战疾进的方针。?

   3. 品质优良,白璧无瑕。诸葛亮主张一个优秀的将领不仅有勇有谋,还要具备高尚的品质,能够做到“贵之而不骄,委之而不专,扶之而不隐,免之而不惧,故良将之动也,犹璧之不污”(《太平御览》卷二七三)。依此标准来衡量蜀汉名将,恐怕只有赵云、姜维等基本上符合条件。?

   4. 熟谙兵法,知所取舍。诸葛亮认为士卒不可能人人精锐,战马不可能匹匹精良,武器也不可能件件坚固。因而“善将者以其所不足爱者,养其所甚爱之”,才能够用兵。也就是要养精蓄锐,攻敌之敝。如果三战能够两胜,“得之多于弃也”就是胜利。而为将之道,应该熟悉兵法,能胜能负。善于用己之长攻敌之短,有所取自然也会有所弃。“知有所甚爱,知有所不足爱”,才符合用兵之道。?

   5. 了解敌情,避实击虚。诸葛亮认为一个指挥三军的将领,既要知己之强,也要知己之弱。“兵之有上中下也,是兵之有三权也”(《诸葛亮集・文集・兵法》)。如何知权达变,用己之长攻敌之短,全在于将领的灵活运用。他说处于防守状态时,要令“精兵四向要处防御”,“辎重老小,次步后马,切在整肃”(《太平御览》卷三三一)。如果在出击时,就应攻击敌人弱点,破其一隅牵动全局。?

   6. 善于“用间”,掌握主动。诸葛亮生平谨慎,不肯造次行事。表现在军事思想方面,他十分重视间谍与斥堠的作用,其目的就在于明悉敌情而掌握主动权。诸葛亮以十万之众,多次深入魏境,行动自由,“如在国中”。?

   诸葛亮还注意斥堠兵的作用,在驻军防守之际,要在“高山树顶,令人远视”;在行军急进之时,“若渡水逾山,深邃林薮”,则须派“精骁勇骑,搜索数里无声,四周绝迹”,判明情况再定行止;倘使敌我双方已经临近,尤须加强戒备。?

   (三) 整饬军纪,严格训练?

   诸葛亮深知指挥千军万马与敌人进行生死决战,维系军心士气的重要因素就是依靠严明的军纪。军纪不整,尽管人数众多,但疲沓松懈缺乏斗志,就不可能发挥坚强的战斗力。可是,这种军纪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完全取决于平时的严格训练。他说:“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以败;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以胜。” (《北堂书钞》卷一一三)换言之,将弱而兵强,仍能取胜;将强而兵弱,则难期必胜。在诸葛亮看来,战争能否取胜,主要依靠将良兵精。?

   由于诸葛亮的严格训练,终于为蜀汉培养了一支纪律严明、素质优良的劲旅,这支十万人的大军作战勇猛,纪律严明,所过之处,秋毫无犯。甚至深入魏境分兵屯田之际,“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像这样纪律好、战斗力强的军队,在三国时期确实是不多见的。





最后更新:2023-08-09 21:40:03
赞一下
有0条评论,我要发表
首页 | 简介 | 评论 | 留言
200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