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区 
  注册 | 发布 | 我的 信息员: | 同乡 | 搜索
 1004 短消息 2003-03-27 编辑
[思想文化]丁声树的语言学思想

丁声树(1909~1989),号梧梓,邓州市人,我国杰出的语言学家。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1932年进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先后任助理员、编辑员、副研究员、专任研究员。1944~1948年曾赴美考察,参加过美国语言学会,兼任哈佛大学远东语言部研究员、耶鲁大学研究院语言学部研究员。1950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院士)、语言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还兼任过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委员、语言研究所方言组组长、《中国语文》杂志主编、《语言研究》杂志编委等。?

   丁声树8岁时入本村(邓县丁家营村)私塾,学习四书五经、纲鉴总论之类书籍。1920年考入新开办的邓县乙种商业学校(相当于高级小学)。1923年考入南阳省立第五中学招收的第一届初中班。他在校勤奋学习,成绩优异。?

   1926年秋,丁声树初中毕业,千里迢迢到了北京,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8年秋,预科毕业,升入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学习。他刻苦攻读,设在红楼的图书馆是他经常出入的地方;音韵训诂是他最为醉心的课程;讲授音韵训诂课程的钱玄同、沈兼士两位教授则是他常去请教的老师;钱玄同、沈兼士的老师章炳麟以及清代乾嘉学派的国学大师都对他有很深的影响。由于丁声树勤奋刻苦,根底深厚,功夫扎实,对学习的知识多有独到见解,因此深得老师们的器重。他的毕业论文水平很高,钱玄同给他打了一百分。丁声树论文得了满分,又是钱先生判的,这在当时北大文科师生中传为佳话。丁声树大学毕业,经北京大学教授推荐,进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

   丁声树一到研究所,就把全部身心投入到学术研究中。他努力探索,深入钻研,以广博的学问、过人的见识、严谨的作风,在语言科学领域不断地攀登高峰,在汉语训诂、音韵、语法、方言、词典编纂各个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1934年1月,他写了一篇两万多字的论文《释否定词‘弗’‘不’》。“弗”与“不”是古汉语中常见而意义又很相近的两个否定词,其意义和用法早已引起人们的注意,也有些人对它们做过研究。有的说它们相同,有的认为它们有区别,但到底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又说不清楚。东汉何休、清人段玉裁从语气上说它们有深浅重轻曲直之别,令人难以捉摸。丁声树详细分析“弗”“不”二字在《诗经》、《易经》、《礼记》、《左传》、《国语》、《墨子》、《论语》、《孟子》等先秦典籍中的用法,列举了170多个例句,充分论证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弗’字是一个含有‘代名词性的宾语’的否定词,略与‘不之’二字相当;‘不’字则只是一个单纯的否定词”。这篇文章发表后,以其资料丰富、论证科学、见解新颖精辟受到学术界的极大重视。丁声树以此文一举成名,当时他只有25岁。?

   1936年,他发表《诗经“式”字说》,以大量材料,对“式”在《诗经》中的用法做出精当解释,指出在《诗经》中“式”每与“无”对言,“‘式’者劝令之词,殆若今之言‘应’言‘当’”。此文“抽绎全诗”、“反复推求”,纠正了前人将“式”解释为“用”或指为无义的语助词的说法。文化学术界知名人士胡适看到此文,大为赞赏。他写信给丁声树说“此文最大贡献在于指出‘式’与‘无’的对列联文”,赞扬“从此入手,真是巨眼,真是读书间得,佩服佩服!”?

   1938年,丁声树写成《诗卷耳“采采”说》一文,他通考全部《诗经》以及先秦群经诸子,论证了“三百篇中,外动词不用叠字,凡叠字之在名词上者尽为形容词,则《卷耳》《》之‘采采’,其义自当为众盛之貌,不得训为采取。”他从“采采”这一叠词的研究,推及先秦时代只有形容词和不及物动词可以重叠,及物动词不能重叠的规律。严密的论证,精辟的结论,令人耳目一新。?

   1942年,他写出了名为《论〈诗经〉中的“何”“曷”“胡”》的力作,分析了“何”、“曷”、“胡”三个疑问代词在《诗经》中用法的区别。他论定“ ‘曷’字在《诗经》中绝大多数的用法是表‘何时’,而且一律指的是未来的时间”;“‘胡’字在《诗经》中绝大多数之例都是表‘何故’。‘何’、‘曷’偶然也有这样用的,但很不多见”;“何”的用法则有表示“何物”、“何事”,加在名词前作修饰语,用于“如何”、“如之何”,表示“何处”等。以充分的材料,周密的分析,归纳出三个词的不同用法,结论确当,令人信服。?

   1943年他写的《“何当”解》,1944年写的《“早晚”与“何当”》等,同前面讲到的文章一样,都是丁声树从事训诂研究的重要论文,对前人的解说有所补充或纠正,为训诂学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音韵研究方面,丁声树做了很多的工作。早在1943年,他写过《“碚”字音读答问》,论证“碚”字在四川本地人读作“倍”是相沿的旧音,而外乡人每读为 “培”则是望文之讹误。文章从四川北碚、綦江、犍为等地名中一个字的读音正误,推论语音变化的通例:“盖口耳相传,易存旧读,而望文为音,辄致讹变。”他发表的《说“弊忠簟芬餐枪岽沤瘢饩鲆桓鲎值亩烈舻募炎鳌U馄恼虏还



最后更新:2023-08-09 21:40:00

赞一下
有0条评论,我要发表
首页 | 简介 | 评论 | 留言
200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