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区 
  注册 | 发布 | 我的 信息员: | 同乡 | 搜索
 1004 短消息 2003-03-27 编辑
[艺术文化]南阳曲艺艺术:其他曲种

一、 槐书

  槐书,是南阳独有的地方曲种。清光绪年间形成于新野县沙堰镇附近的芦堰村。据新野老艺人汝新和讲:沙堰一带耍猴人多,芦堰村有兄弟3人(其姓名已不可考),以玩猴为生,他们南下湖广,西进秦川,为了多挣钱,耍猴时边唱边耍。每到一地,为迎合观众的兴趣,招徕更多观众,就学唱一些当地民间小调。后来逐渐唱一些有情节的词曲,并加进小锣、小鼓伴奏,其形式约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渐趋完善。三兄弟每逢回村,常在家门前大槐树下演唱,听者众多,久而久之,称它为槐书。?

  槐书于辛亥革命前夕消亡,到1961年新野县文化馆在开展民间艺术普查时,才发现了这一消亡50年的曲种。通过老艺人的回忆、挖掘,记录了《打蛮船》、《小姑贤》等十几个曲目,并把《崔罗斗》、《叉衙门》进行整理,搬上曲艺舞台,这个50年无人演唱的槐书,又重现于观众面前。随着槐书的影响扩大,观众增多,反映现代生活的槐书曲目也不断涌现,如1978年新作《爱田新歌》,1984年的《削价姑娘》等,这些曲目当时都很有影响。据普查,槐书现存曲目有 20多个。?

   槐书的基本曲调只有4个乐句,旋律、过门都具有浓郁的西北韵味,尤其与陕西曲子里的“尖尖花”相似,并糅进了一些新野地方音调,如“垛子句”,从而构成了具有叙事性强、曲调明快特点的槐书唱腔。?

  槐书的语言音韵是以中州韵为主,结合南阳地方方言而产生的。在唱词的用韵上,和诗赞系曲种差不多。它的唱词基本上是整齐的七字句韵文,还有少量的长短句结构。亦是每段的第一句为起韵,第二句押韵,以后逢单数句子不押韵,逢双数句子押韵。平仄的规律基本上凡在韵上的句子为平声,不押韵的句子为仄声,简而言之,即:三、五、七句不论,二、四、六句分明。

   所用主要韵辙有:“插花”、“人辰”、“梭多”、“丁冬”、“天仙”、“江洋”、“姑苏”、“绸缪”等。?

   槐书属于以唱为主的说唱形式,适宜演唱段子、生活戏,简单易学。它一般以单口、二人对唱为多,叙事时以板白或垛板代之。在主体唱段前有一节欢快的前奏曲,在这段曲子里,轻盈活泼的旋律伴之以清脆欢娱的小锣堂鼓,给人以清新、爽快之感。?

   在前四小节的锣鼓反复奏出之后,八角鼓随之跳出弹拨,平稳活泼,给起腔做了很好的垫衬。在唱腔部分,旋律单纯朴实、委婉动听。?

   槐书起初是单口演唱或两人对唱,用小鼓、小锣伴奏,流传于民间。1962年新野县曲艺队将槐书搬上舞台化妆演唱。在表演形式上,它采用一或二人演唱的叙事和代言相结合的方法。

   1985年,新野县文化馆曹保泉将传统的两人对唱形式改为三人或多人演唱,在充分利用道具的前提下,让演员一次性进入角色,尽量不跳角或少跳角,给观众以直观形象感,有助于观众对情节的理解。?

  槐书的伴奏乐器原来只有一个小锣、一个堂鼓,伴奏方法类同鼓词(自弹自唱)。艺人演唱时一手拿槌击鼓,另一手大拇指抢小锣,中指与无名指拿槌敲锣。搬上舞台后,伴奏上就变得戏剧化了。伴奏乐器除小锣、堂鼓外,又增加了八角鼓及板胡、二胡、琵琶、三弦、扬琴、竹笛等。乐器件数无严格要求,可根据乐队编制大小随时增减,伴奏方法除没有鼓板外,基本上与戏剧伴奏相同。

  二、 锣鼓曲与蛤蟆嗡

   锣鼓曲流传于淅川县,因用锣鼓伴奏而得名,又称“地灯曲”,是用民歌连缀来说唱叙述故事的曲艺演唱形式。?

  锣鼓曲的曲目内容多以反映劳动生活、爱情故事为主,如《石榴烧火》、《打牙牌》等。一目一曲的,即用一个曲子演唱一段故事。也有一目数曲联唱,如《姜三保游春》,其中即将“游春调”、“下河调”、“剪剪花”等曲联成一套。这些曲调两句一叠或四句一叠,每唱一曲后,锣鼓即起,有时则边歌边舞,更为轻快活泼。所唱的曲子,多是流行于当地的民歌、山歌、田歌、号子及民间小调,多在过节、庙会或喜庆的日子里演唱。锣鼓曲到20世纪70年代方由淅川县曲艺队搬上舞台。?

   锣鼓曲虽与歌舞比较接近,但已具有演唱和叙述故事的艺术特征,并逐渐向曲艺形式演变。?

   锣鼓曲表演,依其发展情况而定,大体可分为三种形式:?

   1. 散唱 明清时期,锣鼓曲多为单人独唱,无论走路,还是干活,都可以随心哼曲,自我消遣。也有二人唱或合唱,但多为不谋而合,随遇随聚。唱词多表现风土民俗,男女情爱,记事传奇等方面的内容。?

   2. 坐板唱 清末民初,锣鼓曲更加兴盛,坐板唱形式逐渐普及,多在农家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时而邀集。伴奏乐器多为鼓、锣、镲。演唱时,唱者与鼓乐伴奏等围坐一圈(也有围坐一桌的),有时一人独唱,他人接腔;有时一人歌唱,大家和之;有时为增加气氛,则采用大合唱形式进行。?

   3. 民间舞蹈演唱 们借用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形式演唱锣鼓曲,从而将锣鼓曲的表演又向前推进一步。高跷演唱锣鼓曲,多分角进行,有生、旦、丑等人物形象。其中,丑角右手拿一折扇,伴同锣鼓节奏和唱词内容,灵活表演滑稽动作,惹人发笑。旱船演锣鼓曲,多为一少女驾船,一老翁撑船。唱时多做“摇桨”“晃船”的动作。唱后,在锣鼓的伴奏声中,多做“开船”、“行船”、“倒船”等行进动作,其各种模拟动作惟妙惟肖,形象逼真。?

  蛤蟆嗡是流行于南阳淅川县丹江两岸的稀有曲种。因其主要伴奏乐器琴头有蛙状雕饰物,拉起来嗡嗡作响,人们便把这种乐器称做“蛤蟆嗡”,同时也是这一曲种的称谓。蛤蟆嗡又有别称“二棚子”、“故事戏”、“花鼓子”、“调子戏”等。音乐唱腔属板式变化体,它是在民歌、小调、曲牌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还保存有浓重的原始特色。?

   蛤蟆嗡既在舞台演出,又在地摊演唱,它既演又表,载歌载舞,有时还踩着高跷演唱,因而又叫故事戏。它往往同锣鼓曲同场演唱。?

   蛤蟆嗡的唱腔与伴奏系复调进行,伴奏在上棚,唱腔在一棚,伴奏部分的旋律也很完整。

   其唱腔曲体结构属板式变化体。据艺人讲其唱腔有九腔十八调,现仅存平腔、汉腔、哭腔、大板、把把儿、阴腔、二流、三流、句半、汉川10种板式和曲牌,加上游场平板、浪板共12个调门。?

   平腔属慢板唱法,汉腔、哭腔适于叙述,大板有帮腔作用,唱起来比较热烈,阴腔悲伤、凄凉,把把儿平稳、舒畅。句半属快板,欢快、诙谐。汉川曲调口语化,近于诉说。二流、三流节奏快,适于表现紧张的情景。?

  其演出形式近似东北的二人转。无论是第三人称的叙述曲词,或是第一人称的代言体曲词,都注意表演,并加进身段及舞蹈,又唱又演,十分活泼,所以又叫地蹦子。后来,逐渐发展为小戏曲。地蹦子与后来走上舞台的小戏曲通称为蛤蟆嗡。不过一属戏曲,一属曲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蛤蟆嗡的主要演出形式为曲艺(即地蹦子)。艺人演唱以大本嗓为主,兼用二本腔,有的调门,尾音有“咦”音。?

   蛤蟆嗡的伴奏乐器为蛤蟆嗡。琴杆二市尺余,琴头有形似蛤蟆的木雕装饰。两根老弦从口中吐出,其琴筒似二胡、蒙皮,发嗡嗡之声。蛤蟆嗡常与锣鼓曲词同台演唱,因锣鼓曲用锣鼓伴奏,而蛤蟆嗡用弓弦乐器伴奏,所以又称“琴戏”,但间奏亦用锣鼓伴奏。

  三、 善书

  善书属传入曲种,它是宣扬宗教的一种曲艺形式。其源于唐代“俗讲”,原是僧人讲经时的说唱形式,宋代为“谈经”,明为“宝卷”,到了清代被统治阶级所利用,演变为宣讲帝王诏令的“讲圣谕”,清道光以后,内容渐渐为“十全大善”的民间故事所取代。桐柏县平氏镇老艺人张书信回忆说,1911年,他在八九岁时,农历三月三日,在平氏镇孤峰山庙会上,首次出现外地僧人设善书棚讲唱善书,后有人向僧人学唱;第二年的庙会上,又有人设善书棚讲唱,听者甚多,人们称之为“念善书”。民国初年,社旗、唐河、邓县相继出现念善书活动。到20世纪40年代,桐柏县已遍及各乡、镇,讲唱者俱为庙观僧道和斋公。听众以妇女为主,尤以老年居多。他们不是为了娱乐,而是以此为敬神礼佛的劝善行为,并且有较富裕的善男信女把斋公请到家里讲唱。?

  善书棚由白布搭成,内放一桌一椅,或用四张大方桌搭台。讲唱人手持善书本端坐念唱,至动情处,讲者泣不成声,听者痛哭流涕。桐柏县平氏的善书棚内,还挂有 “磨研”、“下油锅”、“望乡台”、“奈何桥”、“虎撕狼嚼”等表现阴曹地府酷刑的组画,也有“二十四孝”中的王祥卧冰、割肝救母等挂图,用以增加其教化的感染力。这种善书讲唱与挂图相结合的形式,与唐代的“变文”、“变相图”极为近似。?

   善书的唱腔比较简单,均为上下两个乐句构成,且无明显的终止感,任意反复,无乐器伴奏,近似吟诵。?

   桐柏与邓县所唱曲调各不相同,桐柏有较浓的当地民歌特色,而邓县的曲调则近似鼓儿词曲调。?
  善书的语言通俗易懂,唱词为十字句、上下句结构,一韵到底;内容多为宣扬立善修身、因果报应之类的封建伦理道德,常演曲目有《唐王游地狱》、《杀狗劝夫》、《龙抓熊氏女》、《五元哭墓》、《割肝救母》、《孟姜女哭长城》等40多篇。?

   善书的讲唱者多为“积福行善”而讲唱,不收费,但对于“功德钱”并不拒绝,所收之费集中用于修桥、铺路、修庙诸“善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人民群众进行破除迷信教育,加之僧道、斋公相继引退,善书趋于衰落。

  四、 说书

   (一) 莲花落?

   莲花落属传入曲种,有说无唱,其词为韵文体,说时以莲板击节,是乞丐讨要的一种手段,在南阳各县流传。?

  莲花落起源极为古老,可溯至唐代“佛曲莲花”,又称“散花落”,道宣《续高僧传》中有记,是当时的“落花”僧人募化时的曲调。莲花落这一名称,见于宋代《五灯会元》。其后,在明人的戏曲著作里,也出现了莲花落的曲子。明李开元所著《词谑》里,收有“醉太平带莲花落”一种,最后一句的衬腔为“理莲花,莲花落”。明朱有的《李亚仙花酒曲江池》、徐霖的《绣襦记》里,写郑元和从诸乞丐学唱“四季莲花落”,均有曲词。由于时间久远,典籍缺乏,莲花落何时传入南阳已不可考。?

  莲花落由一人说唱。句式多为七字句,一般上句不押韵,下句押韵。四句一辙到底的站板腔则多为十字句。说唱时以莲板或节子击拍。莲板是长约20厘米、宽 8厘米,厚约半厘米的两块瓦状竹板;落子是长约30厘米的条形呈齿状的竹片;节子是四块约3厘米宽、6厘米长的小竹片,也叫“碎子”。演唱者左手持莲板,右手持落子或将节子托于拇指与食指之间,莲板一张一合,产生强烈的节奏,落子、节子作为莲板的辅助,不停地拉拍、颤甩,边打边唱,故有打莲花落一说。唱词为艺人见景生情,即兴编唱。如“拐个弯,磨个圈,这里有个杂货摊”等。也有针对行业、货物的唱词,如“小茴香,两头尖,出在四川峨眉山”等。有的艺人能将几种中草药的产地、药性编唱出来。词又分为夸口、劝口、花口。夸口即逢人夸人,逢物夸物,逢事夸事,以求主人欢心,多讨要几个钱;劝口有正劝、反劝,正劝是劝人积福行善,其目的也是劝人施舍,反劝则是遇到吝啬人时,以言相激;花口是在一处唱的时间长了,便唱一些历史故事或生活段子,邓县把这种花口叫“站板腔 ”,一韵到底和快板书相同。?

  莲花落艺人浪迹江湖,联帮结社,有严格的帮规,一人有事,大家相帮。社旗还有艺人组成的“花子会”,如遇到主人拒绝施舍时,往往会出现成群的艺人相围,阻挠生意,到主人施舍为止。解放后,乞讨艺人翻了身有了适当职业,生活有了着落,就不大唱莲花落了。特别改革开放以来,莲花落艺人几乎绝迹。?

   (二) 故事?

  故事以说讲为主,产生于民间,南阳称之为“拍瞎话”、“说古今”,它是在民间故事和供人阅读的文学故事基础上,加上表演艺术,走上舞台的曲艺新品种。讲说故事之风在南阳很普及且很活跃,流传在南阳的各类民间故事浩如烟海。解放后,故事普遍受到党政部门的重视,报刊发表的民间故事,以及说讲的各类题材的新故事数以万计。?

   1. 说讲故事的形式 一是拉家常式。这是传统的说讲形式,这一形式具有亲切、自然、朴实无华、易于掌握、便于普及的特点,也是开展群众性故事活动的最好形式。南召、新野、南阳等县都有这样的故事员。二是讲表式。它以讲为主,以表为辅,是在拉家常的基础上,从评书、相声中吸收借鉴其某些手法,从而丰富故事讲说的艺术。这一形式适应性强,说讲不限题材、场合,是新故事的主要说讲方式。唐河县的赵云生,南阳县的边付冉、鲁紫惠等,善用这种方式。三是朗诵式。这种形式是在小说朗读的基础上,借鉴采用了话剧、电影和诗歌朗诵的艺术表现手法而形成的。它的特点是声调优美、语言精练、注重表演、动作不多,重在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这种形式在青年、知识分子,尤其在学校里流行。四是评书式。这种形式多借鉴评书的表演技巧,长于说讲情节较曲折,富有传奇特色的战斗故事等,如唐河的姚英敏登台说讲的《喜宴上的来客》,就获得众人的好评。?

   2. 说讲故事的场所 城市的俱乐部、乡村的文化室成了讲故事的主要场所。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南阳说讲故事的活动普遍开展,如南阳市蓝建民在工人俱乐部举办的周末故事会活动,先后讲过《青山血泪》、《红色保险箱》、《猎字100号》、《雷锋的故事》等。到70至80年代,各县市开始培训故事说讲员,举办故事汇讲,南阳市共举行过全区故事大赛8次。同时故事创作队伍也在发展,涌现了一大批有才华的故事作者和故事员,如范牧、阎天民、习诏、王国全、孙建英、杨清江、曹宝泉、曲范杰、张果夫、杨山林、徐东、周学忠等,他们的作品在不同刊物上发表。这个时期南阳的故事活动有了长足的发展。到80年代后期,故事被更多的观众所喜爱,曲艺团队开始将其搬上舞台售票演出,使这一以业余活动为主的曲艺形式,开始向专业化过渡。90年代以后,曲艺虽受到冲击,但故事这一形式还有其极大的生命力。?

   (三) 评书?

   评书也是传入曲种,又称评词,源于唐代的说话、两宋的讲史。据老艺人讲:评书在清末时传入南阳,最初以说黄天霸著称于民间。从1905年前后,艺人从山东、陕西、湖北等地相继来到南阳等地,评书逐渐普及。?

  评书艺人从艺者有两种情况,一种叫“娃娃腿”,即从小从师学艺,属江湖艺人;另一种是有一定文化的人半路从艺,根据《三国》、《水浒》等古典小说讲说,称为说“页子书”。如桐柏艺人赵国珍,此人很有学问,中年家道衰败,生活无着,为了糊口才被迫说“页子书”,曾到湖北的襄樊、老河口等地行艺。说“页子书” 的艺人又有两种不同说法,一种是当场照本宣读,然后自行讲解;另一种是在说书之前,阅读某书章节,说时只根据书中情节临场自由发挥。?

  江湖评书艺人所说的评书多为口耳相传的长篇大书。一部书少则能说十天、半月,多则数月、半年不等。大书有书纲,又叫“梁子”,而具体的情节叫“蔓子”。由于每个艺人的书路不同,细节和叙述故事的方法也不同。但不论如何安排情节,一定要以书纲为依据,不能抛开书纲任意蔓延。在具体说时又分为卡陀、分回、设拔、牵关四个步骤。卡陀即把一部长篇大书分做几个段落,分回是在一个陀里又分为几个小段落,每个陀子和分回都有一个主要事件和高潮。设拔即情节内在矛盾的互相牵制。牵头是人物关系与心理活动和周围人物事件的关联。?

  邓县已故评书艺人赵中英对讲述长篇大书积累了一套完整的经验,称为四梁、八柱。四梁即书根、书领、书胆、书筋;八柱即男、女、老、少、精、憨、正、邪。说书要有扣子,赵所说的扣子又分大扣子、小扣子、连环扣、鸳鸯扣、子母扣、阴阳扣、风火扣、人情扣。大扣子以故事情节取胜,情节紧凑,丝丝入扣。其中往往穿插若干小扣子,小扣子以刻画人物描述细节为主。?

   南召县评书艺人孙书明等艺人把使扣子叫做“笔法”:有正笔、倒笔、伏笔、暗笔、惊人笔、补笔、重笔、反笔、分笔、评笔等。利用各种笔法,使用雨夹雪、提闸放水、搭桥过沟、遇路转弯、逢枝开花、三岔路、葫芦口等表现手法。?

  评书演出形式简单,一张桌子,一条板凳即可。桌上放醒木(惊堂木)、折扇,手中有钢(木)棍以作道具。说者一人,只说不唱,也无乐器伴奏。演出时,以说书人口气叙述的叫“表”;模拟书中人物言谈和音容笑貌的叫“白”;评论书中人物思想、行为的叫“评”。表、白浑然一体,才能吸引观众。演出当中,在适当时机以醒木拍击桌子,以渲染气氛,并利用折扇、手巾、棍子模拟出各种器物,以辅助表演。表演时以站立为主的称“大红门”,也叫站书、相口,善说侠义故事;以坐为主的叫“大章门”,也叫坐板书、跑马书,善说刀马将领、英雄故事。?

   桐柏县评书艺人赵国珍的表演很有特色,一方面他以说武林剑侠书目见长,口齿伶俐,吐字清晰,快、慢、迟、疾有度,抑、扬、顿、挫得当;另一方面则是他有出色的口技、眼神、手势和身段。口技能表现枪声、汽车声、火车声、马嘶、鸟鸣等。?

   解放后,南阳的评书艺人,多在茶馆说书,以质论价。但专业评书艺人较少,只有南阳市的陈秀山、唐河的张明山、姚英敏、邓县的高光三等几位艺人。?

  南阳评书的书目多为长篇。有按小说底本讲述“页子书”,有艺人口耳相传的“路子书”。大致分为历史袍带、长枪、侠义、短打、神怪五大类。主要传统书目有《徐良挂帅》、《水浒》、《五虎平西》、《三国》、《说岳》、《西汉》、《大明英烈》、《三侠剑》、《施公案》、《彭公案》、《大八义》、《小八义》、《绿牡丹》、《白牡丹》等数十部,还有《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原》、《红岩》等几部现代大书。?

   南阳的曲种很多,除上述之外,还有乱弹(又名杂曲、坐唱越调)、相声、山东快书等,这些曲种极大丰富了南阳人的精神生活,在南阳民间有极强的生命力。





最后更新:2023-08-09 21:39:51
赞一下
有0条评论,我要发表
首页 | 简介 | 评论 | 留言
200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