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区 
  注册 | 发布 | 我的 信息员: | 同乡 | 搜索
 1004 短消息 2003-03-27 编辑
[古今文学]彭而述的诗歌创作

彭而述(1605~1665年),字子,号禹峰,邓州彭桥人。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进士,官授山西阳曲县令,不满三年,因母亲去世,更兼农民大起义而去官。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灭亡,清军入关,始怀明背清之志而游走、寄望于南明朝,两年后失望而归,环境所逼加之用世之心炽烈使他终仕清朝。顺治四年(1647年),英亲王巡湖广,推荐他为两湖提学佥事,后迁永州道参议;次年春,谒见平南大将军定南王孔有德,受赏识而被荐为贵州巡抚;赴任时遭叛将攻击,苦战不胜,且永州失陷,遭弹劾而被免官。归里后,赋闲于家乡,读书著述,赋诗饮酒。顺治十四年(1657年),满怀不甘之心北游京华,谒吏部尚书王永吉,被荐至洪承畴长沙军前,陈述黔、楚山川形势,战守方略,详细而周密,受赏识,奏补衡州兵备道副使,任云南右布政使事。后调广西参政,分守桂林道。因平僮酋莫扶豹之乱有功,后又擢升为贵州按察使。平西王吴三桂征讨水西土司安坤时,献“分而制之,孤立元凶”之策,三桂用之,诛安坤,迁广西右布政使。三桂上疏荐为云南左布政使,不就,上疏辞归。三桂留之,会有诏召,遂行,出会城30里,一夕无疾卒。享年61岁。

  彭而述一生,生当明末清初动荡的历史时期,初仕于明,时短而不著;后仕于清,颇有军功政绩显彰于西南边陲。就其思想而言,彭而述深受儒家正统思想的影响:一者,积极用世、建功立业、功成身退的思想占据他思想的主流,主宰了他的一生。因此,他于晚明时代科举以求仕,并最终摆脱怀明而厌清的狭隘的民族观念而不止一次地进谒求仕,终至功成名就,实现了儒家宣扬的知识分子的人生最高理想。表现在诗作当中,有怀才不遇的苦闷和功成名就的自豪的感情抒发。二者,儒家仁民爱物的思想在他的诗作中有突出的表现。他的诗关注时事,关心民瘼,诅咒征伐;相应地,对统治阶级敲骨吸髓的征敛及其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亦进行了揭露和抨击。?

  彭而述文史兼治,著作甚丰,计有《明史断略》、《滇黔草》、《南游文集》、《读史亭诗集》16卷、《读史亭文集》12卷、《宋史外篇》8卷、《读史外篇》 8卷、《续读史外篇》8卷、《禹峰诗集》、《读史新志》、《读史别志》、《读史异志》等,遗憾的是,除《读史亭诗集》(残卷)存邓州市图书馆外,余皆不可得。?

  《读史亭诗集》16卷,现仅存一、二、四、六、七、十、十一等7卷。一、二卷为乐府和少数四言诗,三至五卷为五言古诗,六至八卷为七言古诗,九至十一卷为五言律诗,以下各卷当为七律和绝句。其中卷四、六、七中文字有缺失。就现存的7卷诗中,大致可分为咏怀诗、咏事诗和风物诗等三类。?

  咏怀诗多作于他仕途坎坷、人生失意时期,基本主题是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如:“汉宫不能容贾谊,唐人何用解刘贲。我有鹈新霜十二尺,出匣光芒走太白。何不与君南定白粤西定羌,羞共累累若若之巾帼”(《晤曹变文》);“我有四方志,世人竟不知。迤逦三十年,华发照接离。栖栖以终老,羲驭不我迟。婆娑故山侧,白酒醉黄鹂。胡为徒录录,急之勿失时。或题日南柱,或勒燕然碑”(《送张竟伯归泗州》);“夜中醉摩铁兜鍪,床头宝剑鸣蒯缑。安能四十常碌碌,冯唐李广都白头”(《赵参戎歌》);“有时拔剑吼苍,白水水断咽”(《与见宾》);“啮膝围捕鼠,山鸡欺孔雀。高才不任官,此理诚不错。古之卓荦人,强半在岩壑”(《长沙赠郜凌玉》),等等。这些诗直接抒发了苦闷情绪,同时,亦多表达了对时世的不满。而有一小部分咏怀诗则抒发了遁世隐居、纵情诗酒的情绪,其实内中隐含的真实情感依然是怀才不遇的苦闷。如:“伊余禄相不宜官,鸠拙辄与世网触。自怜壮士已成灰,何事虚名乃再辱”(《汉水舟次同许菊溪》); “汉水既不西北流,眼前莫负杯中。”“褐衣耒穰州,不妨为氓圣人世”(《霜髯歌》),等等。?

  与上述咏怀诗内容、风格迥异的少量咏怀诗,作于他功成名就之后。“驰驱十载暮,今日始言归。酒喜亲朋饯,明兼羽檄稀。却指关山月,刚逢牛女星。殷勤此夜酒,拼醉莫教停”(《吕武臣招饮白衣庵》);“圣明辞绂冕,垂老归江湖。策马昆明日,犹然忆五铢”(《史质辅居》)。显然,这些诗中没有怀才不遇的苦闷,没有对时世的牢骚和对人生的消沉,有的只是踌躇满志的满足和喜悦。?

  他的咏事诗类若“新乐府”诗,多作于明、清之交的战乱时期,基本上主题是表达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如:“青稻高田死,征兵寡妇悲……时方忧旱魃,况复未休兵”(《乌观符》);“白骨苍梧山,血涌潇湘流”(《癸巳灯下走笔》);“相逢无父老,街头尽残骨比。黄昏吐青火,照耀潇湘西。官舍两丛桂,颓廓落日低。秋深犹未开,阴翳网蛛丝。出门见苍鼠,径尺分外肥”(失题),这是一幅幅民不聊生的凄惨图画。诗人为之苦痛,并殷切期盼动乱时代尽早结束,清平治世早日到来:“何时洗兵甲,四海归宁谧”(《麻将军驻邓》),这些都体现了诗人仁民爱物的儒家思想和一个知识分子的可贵情怀。

  咏事诗中还有一部分是“刺世”的。“谒车奔流水,积金如云屯。将军是家奴,奉觞天笑新。阿阁连霄汉,锦袍画麒麟。既嗤石崇俭,翻笑何僧贫。咳唾兴云雾,谩骂不敢嗔。”(《长安有狭斜行》)用直叙的手法暴露了权贵的炙手可热。《估客行》揭露了富商巨贾的作威作福:“平阳盐商黄河来,左右牙侩塞满街。货得新盐积如山,一时气焰倾两淮。扬州女儿姑苏,密蜡簪子茉莉油。绮席笙歌无朝夕,醉后凭陵若王侯。”揭露了盐商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和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上述的咏事诗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正直和良心,亦是难能可贵的。?

  彭而述长期仕于西南边陲,西南的风土人情自然不同于中原,使他倍感惊奇,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风物诗就是记载、描摹西南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的。如:“黔山殊易了,值此忽惊人。象马空中下,鸾凰物外真。古柏蹲山脚,奇峰触面开。三山涌作柱,百怪结成胎”(《飞云岭》);“乌蛇长百尺,巨蟒大十围,倒餐角鹿卷树枝”(《行路难》);“环山簇石笋,拔地起松根”(《平彝卫》),等等,写景状物,如在目前。而其有些诗则侧重于表现当地人民,特别是当地少数民族独特的生活习俗、文化特点。如“红藤腰围黄金齿,乡面花角来嘎理。双颊象牙环,髻插白雉尾。南山遮些郎,北溪地羊鬼,相约共赴陆梁会。”(《大(棘火)歌》)男女青年,身着独特的民族服饰,兴致勃勃地相约赴会,读之令人耳目一新。?

  总之,《读史亭诗集》在内容表现上,有个人苦闷的倾诉、战乱生活的叙写、世道人心的评说、边陲生活的描绘。彭而述在亲身经历和感受的基础上,具体而真实地反映了那个动乱年代比较广阔的社会现实。在艺术上,彭而述的古诗乐府,质朴通俗,多仿民歌之作,不乏清新的韵味;其律诗严守格律,平仄对仗,极见功力。诗人精研经史,博见广识,故作诗使事用典,得心应手。?





最后更新:2023-08-09 21:39:32
赞一下
有0条评论,我要发表
首页 | 简介 | 评论 | 留言
200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