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区 
  注册 | 发布 | 我的 信息员: | 同乡 | 搜索
 1004 短消息 2003-03-27 编辑
[古今文学]李的诗歌创作

李(1531~1609年),字子田,别号少庄,晚年自号黄谷山人,南阳内乡县顺阳(今淅川县李官桥)人。明世宗嘉靖十年(1531年),他出生于一乡绅家庭,少小聪慧,好学不倦。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进士,入补翰林院。然李拙于交际,亦不屑于阿谀奉承,终自翰林院出官为陕西阳城邑丞,后历任大名府节推、池州府江陵佐郡、南京刑曹、礼曹等,一直官职低微,颇不得志。但他亦渐不太以做官为意,每为官一处,即饱览当地的山水胜迹,渐坚定了他去仕却官之心。明穆宗隆庆四年(1570年),“黔学使命下,而先生决于拂衣矣!年甫四十耳。急流勇退,力遏岷源之滥觞;扬清激浊,甘作竹林之酒 ”(内乡县令李若讷:《翰林宪副李黄谷先生墓碑》文,以下所引不特别注明者,皆同此;本注及以下所有析出文献、所引诗作皆见于张嘉谋编校的《李子田集》),终于弃官归田,隐居乡园。隐居期间,李徜徉山水,闲适田园,游宴行乐,间以著述。明神宗万历二十七年(1609年)去世,享年79岁。?

   关于他的创作,传世的有:文艺杂著类的《黄谷琐谈》、文艺评论集《宋、元、明艺圃集》和大量的诗作,在此着重介绍他的诗歌创作。?

  关于李的诗,据载结集流传的有他自己选辑的《仪唐集》,明朝万历年间其子侄李云鹄刻《六李集》中收其诗6卷,清朝康熙年间其同乡高元朗辑《李太史诗集》收其诗170首,清雍正朝邓州彭直上侍郎据《仪唐集》而石刻的《黄谷诗钞》等等,可惜各版本流传中大多散佚。清朝末年,南阳文人张嘉谋重又搜集整理李的诗作,校正勘误,得其诗共394首,以类傍次,结之以《李子田集》(两册)付梓。虽难现李诗作全貌,但已可凭而窥测其诗作概况了。?

   李的诗从体裁上看,有古体、律诗和绝句,以五、七言为主,亦有少量六言诗;从内容上看,可分为感遇诗、山水诗、田园诗、交游(游宴)诗和赠答诗等。其中后两类内容平淡,不多作论;就其前三类诗作而言,基本上表达了李厌宦游、乐山水、喜归隐的人生愿望。?

   感遇诗多是李宦游时期对仕途坎坷的有感而作。总的来说,此类诗表达了诗人对宦游羁旅的厌倦与苦痛,以及对归隐的渴望。由于诗人总的来说不甚以作官为意,故此类诗作不多,代表性的有:《出京宿报国寺同袭美》、《雨宵客思》、《赵州道中》等,依次录下:

  去望君门万里遥,旧游方丈话中宵。世途多妒堪销骨,吏道无媒空折腰。院静香灯风楫楫,春寒松柏雨萧萧。明朝飘转知何地,夜梦楚江江上桡。?
  客心日不乐,复此异乡秋。苦雨淹山馆,凉飙集戍楼。衰林残照夕,叠嶂细烟流。俯身甘行役,空惭达者流。?
  往来逾十载,犹是一微官。复向秦川去,能禁易水寒。沾衣防早露,消肉戒征鞍。昨夜驿灯下,沧江梦钓干。

  诗人把游宦比作为客,客游他乡,没有闲适,没有自由自在;在诗人眼里:为官苦累,官场多斗,勾心斗角,可堪销骨,可堪折腰;更何况自己拙于交游官场,又少同道提携,十几年了仍是“微官”。――这都使李感觉到为官的苦累与没意义!这种对仕途的厌烦要么由诗人直接吐露出来:“世途多妒堪销骨,吏道无媒空折腰。”堪称古代文人对世道人生、游宦仕途的痛苦感悟的名句!要么由诗人笔下凝重灰暗凄凉的景物描写体现出来,如“苦雨”、“凉飙”、“衰林”等,皆是诗人厌烦仕途的意象。与上述思想感情倾向相对,三首律诗的尾联都表达了诗人对摆脱官场羁绊、归隐田园、怡情山水的渴望。?  

  山水诗占李诗作中的绝大部分。高元朗在《李太史诗?集・?小引》中说:“先生自四十致仕以来,放浪于山巅水涯之际,凡野寺荒庵,与夫一丘一壑之堪玩者,辄题咏其处,或即刻于其石。”其实,岂止40岁弃仕后方爱游山历水作诗哉?更何况他一景多游,每游必作诗,且不止一首。如游香严寺有《游香严寺》等四首诗,游菩提寺有《游菩提寺》等两首诗,游卧龙岗有《卧龙岗武侯祠》等两首诗,游马山有《马山口汉王城》等两首诗,游百泉有《游百泉怀陆道函》等两首诗,游麦子山有《麦子山》等三首诗,游兴隆寺有《兴隆寺前小山》等三首诗,等等。这还仅是从可见的游览地名归纳的结果,尚不计为所游之地的小景点所作的诗。此可释其山水诗何其多。此类诗多把山水景物或历史胜迹的描写与个人情怀的抒发结合起来,抒发了诗人乐山水而却尘俗,慕高士而鄙浮生的隐者情怀。如《圣水寺》、《蒿溪寺》、《兴隆寺前小山》等,依次录下:

  沓嶂簇霄间,灵泉下碧湾。我来共君望,秋雨遍空山。丹水行可泛,白崖高莫扳。坐思生羽翼,飘缥出人寰。?
  幽谷深藏寺,空堂静对僧。荷池鸣夜雨,竹院耿秋灯。余暑林塘湿,朝烟草树凝。西来宁有意,不必问南能。?
  处处寻芳处处山,相知惟有老禅关。悠悠溪水斜阳里,共坐峰头夜不还。

  在这些诗里,没有人事的缠绕纷争,没有尘世的喧嚣热闹,山崖、溪水、池塘、草树、古寺……不论是自然的风景还是人文的景观,都是那么宁静和安详。诗人有意地把景象的自然、静美与超凡脱俗的自我追求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情景交融的、境我合一的静美境界。诗人完全陶醉在这种静美的境界中,物我两忘,或流连至夜深而忘返,或如插上双翅,弃绝尘世而飘飘欲仙。无疑,在李的生活中,怡情山水自然是他追求的人生趣味之一,更是他挣脱宦游羁绊的凭借,因此,李的山水诗里一切景物皆自然自在,一片澄净,具有宁静美。?

   田园诗在李的诗作中艺术价值应是最高的,多为他归隐后作,在其诗作中所占比例亦较大,侧重表现了诗人对田园闲适生活的沉醉,风格恬淡自然,颇有些陶、孟诗味。代表性的诗作有《顺阳闲居》、《足园》、《旧隐》等,依次录下:

门巷清荫匝地稠,山中无事日悠悠。兴来向客时吹笛,睡起摊书不裹头。杨叶晴分沙外舫,花枝红上竹边楼。贫居有此堪游衍,不为能轻万户侯。?
新买城东十亩园,溪流如带鸟声喧。日长睡起无来客,惟有杨花飞到门。?
为生无择里中人,羞作征南幕里宾。正好啼莺歌绿带,况多修竹借芳邻。拟将故事寻韩福,愧有高名亚纪巡。赭水丹崖我旧隐,不劳旅客来问津。

  诗中描写了诗人隐居的环境:清荫匝地、红花盛开、杨花飞舞、修竹掩映、溪流如带、鸟声喧哗、黄莺啼唱……不论是有些寂寞的静景,还是动景,都是远离尘嚣的、自由自在的、任意自然的,俨然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境界;而生活于其中的诗人是懒散的、闲适的、无关尘世的,正所谓“无事”、“悠悠”:可以衣貌不整(不裹头),可以午睡昏沉,不关心来客与否,来客了向客人弹奏只是“乘兴”为之――这是一种不为世俗所累、不承载人生之重的自由而放达的隐者的人生态度。诗人为这种“世外桃源”中的懒散与闲适深深陶醉,不愿别人来打扰。在这些诗里,清静的田园风景的描写与闲适的生活情调的表现自在地融合在一起,情景交融,且活画出了一个隐者的生活环境与形象,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上述诸诗侧重于表现隐居的、田园生活的闲适情调,李的诗作中还有不少实写田园风光的诗篇(句),如在《崔隆吉登武当山过余顺阳山居以诗见忆漫赋以寄》中,诗人写道:“我家顺阳川,烟霞日冥蒙。春入众芳遍,秋澄江水空。禾黍艺岭首,牛羊散园东。足称水山隐,何减桃源翁。”还有诗句如“城西三十里,烟翠隐人家。春风送微雨,处处生桃花”(《苑庄春行》);“禾黍离离迷远近,水田漠漠尽微茫”(《雨后同族叔登东台随过主簿山庄兼有所怀》),等等。对田园风光的描写都较形象生动。?

  李的交游(记行)诗中鲜有佳作,而其五言古诗《南岩杨道士夜坐》却是个例外:

  道人望我来,松门灯火候。既获玄虚谈,复展乡梓旧。玉管时罢吹,金钟亦停扣。竹叶荫蒲团,松花点春酎。莞尔顾山童,清歌递相奏。微风逐逐来,四座清香嗅。山深无鸣鸡,夜半视星宿。安知此地欢,不是桃源后。

   诗中把自然环境的纤尘不染、清洁雅致与人为的清高结合起来写,表达了诗人悟道解禅、清静无为的人生情趣,有超凡脱俗的意境美,风格清新自然。?

  除上述引论的诗篇外,李的其他诗作中亦屡见佳句,有长于写景的诗句,如:“十月恒阳飞雪寒,疾风一夜吹成山。冰花堕地扫不破,玉树连天高莫攀” (《真定雪夜不寐起作短篇》),极写北方雪景;“春雪缤纷满郦南,乱云迥合冻云含。江中大鹤传孤声,天畔群峰失翠岚”(《雪中不得刘玄子答书》),是又一番雪天景象;“寥落空山路,山花喜客来。高林残宿雨,远水送轻雷”(《麦子山》),写的是山中雨过天晴后的春天晨景等等。这些诗句写景皆生动形象,真切自然。李诗中还有极写人生的态度和感受的诗句,如“床头有酒能留客,囊中无钱仍作人”(《归自武当赠王白云画士》),写尽潇洒;“况复吾辈小竖子,太平之世随徜徉 ”(《长庆庄上胡氏招妓邀余兄弟同赏》),颇显豪放散达,个中三昧,颇耐人玩味。?

  综上所述,李的诗表达了厌恶仕途,乐山恋水,醉心田园的思想倾向,不同类的诗侧重不同,但都表达了隐者之意,即对远离尘嚣、宁静闲适超凡静美境界的渴望与陶醉。就艺术上说,其诗多能做到情景交融,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语言自然流畅,不事雕琢,不多用典,风格清新自然,读来琅琅上口。





最后更新:2023-08-09 21:39:32
赞一下
有0条评论,我要发表
首页 | 简介 | 评论 | 留言
200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