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区 
  注册 | 发布 | 我的 信息员: | 同乡 | 搜索
 1004 短消息 2003-03-27 编辑
[古今文学]曲令敏的散文创作

曲令敏,女,汉族,1953年生,唐河县人。现供职于平顶山日报社,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先后当过中学教师、宣传干事、图书管理员。1988年调平顶山日报社任文艺副刊编辑至今。1985年以来,先后发表诗歌、散文、文艺评论二百余篇。并有多篇作品获奖。出版有散文集《有情如画时》、作品集《消失的田园》、随笔集《山思水想》。?

  曲令敏的作品,深深地扎根在故乡的土地上,虽然她离开故乡-唐河已经多年,但那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景都依然让她魂牵梦绕。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故乡,回忆如绵绵的山峦和流动的长河,把封存于心头的酸甜苦辣和生命粘合在一起,把那段历史牵出,使它们发酵成绵绵的思绪,在作者和读者的心中构筑成一座至真至善至美至纯的伊甸园。在这座梦中的伊甸园中,有大野田畴的清风,那风儿把“衰草的气息和萎败的玉米叶子的气息,吹袭而至,就如同年迈的母亲梳理着稀朗柔软的白发,亲切而又遥远,有种亲情粘拽得人挪不开双腿。我不知我有多久没有这么浸肌浃骨地感受过时光的流逝,感受到已经流逝的生命之美了”。在作者的心中,她感到“腻味又无限重复的生活算得了什么呢,对比这吹透心灵的风?”(《吹透心灵的风》)还有那空明的阳光,“浸泡着人和树。人在与树息息相通的呼吸中,一点点清明,一点点清虚。人的眼一下一下眨动,睫毛沙沙响,扇着花枝,扇着微风,慢慢地与洁净的泥土,与土垡子间的荠菜和灯笼棵相亲近。那茸茸的墨绿所显示的‘明媚’,洗剥了附着其上的浑浊和麻木,使得我的心一下子撞上了这个词的发明者的心。那颗心温润、灵动而饱含淋淋诗意”。“斜阳正好,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光与影组合的结果;阳光一汪一汪,洒落在林间空地上,静静地没有一点声响。却又多么爽洁,多么清甜!” 在作者心头,曾停泊过多种多样的阳光,“但它们都不是我时常在梦中饮用的阳光。我的阳光是丰腴的麦田里的阳光,是草屋顶上融霜化雪的阳光,是桃李花上生绒长蕊的阳光,是桑园里随露水滴落的阳光,是蒲公英和三叶草上打滚儿撒欢的阳光……一句话,是被大地承接下来、变幻为稻菽瓜果的阳光”。(《阳光》)作者自从有了与大地怀抱中的阳光的邂逅,便开始了对久远的阳光的思恋。阳光下还有清而透蓝的河水,在作者的印象中,“河水清,白沙黄沙,历历可数。一寸来长的小鱼,一扭身,黑青玉润的鳞儿,看得清清楚楚。阳光照在流波上,波纹的影子印在河底,明晃晃的,像网。”(《河水》)曲令敏把久久封存在记忆中的乡野间的清风流水、明月、阳光等圣女般捧在了读者的面前,那份虔诚与沉静,营造出了浓浓的乡情和款款的诗情画意,传达出了青茸茸的原始的汩汩涌动的生命气息,她让你闻到了庄稼绿树的馨香,同时,她还让你看到了草尖上露珠的晶莹和潮润。?

  曲令敏的散文,在极具自然之美的同时,还极力讴歌乡野民间的人性之美和人情之美,她凭着对田园的耳熟能详的得天独厚的优势,用她那极其细致敏锐的观察和纤细的才思,为我们浇灌着心中那“永远的风景树”,一砖一石地营造着自己的精神家园。在田园的漫步中,她让你结识了许多父老乡亲:灵巧能干的干娘(《端午节的干娘》);温厚豁达的大先生《大先生和一首儿歌》;把爱心全部奉献给学生却不图回报的恩师申老师(《师心如泉》);骨肉难舍却深明大义的伯母;还有老快大叔,骡子大嫂……曲令敏通过人物具体的生活细节、通过他们闪光的泪水和汗水,特别是作者心灵的震撼,向我们昭示了人的生存之美和人情人性之美,从而使作品在描摹自然的同时,也升华到了感受人生的境界。?

  周国平在为曲令敏的散文集《消逝的田园》所作的序中这样写道:“读曲令敏散文,我常常会感到羡慕。我羡慕她与自然的那种亲密联系……这当然得益于她生于乡野长于乡野,得益于乡野之美对她的长年浸润和陶冶。在她的眼中和笔下,风、树、阳光、河水都有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故事……她能从稻蒜瓜果草树身上闻到阳光的味道……”内心世界十分丰富的曲令敏,感觉是那样的敏感细腻,她以诗人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因此,在她的世界里一切都充满了诗意,她那有情有致的笔触会让读者已日渐钝滞的眼睛为之一亮,并从纷繁芜杂的生活中抽出丝丝缕缕的美来。阅读曲令敏的散文,你会惊讶于她的观察之细微,感觉之敏锐,想象之奇特,才华之横溢,学识之丰富,思想之深邃。曲令敏对劳动人民的生存状态一直非常关注,在她的作品中深切地饱含着对人民的依恋之情和同情之心。正是这种生存感悟增加了她的作品的分量。也正是内心的这种澄明和洁净,使她得以超脱于世俗,在她的丰富的精神家园中得以升华,为我们描摹出一幅幅动人的风景。?

  《消逝的田园》这部作品,行云流水般的宁静,没有大起大落,也没有勾心斗角和争权夺利。曲令敏没有去猎取惊心动魄的重大事件和令人匪夷所思的奇闻异事,她关注的是普通百姓,捕捉的是生活中的真善美;并赋予它们浓浓的深情和款款的诗意,一片树叶,一缕清风,一株野草,一双布鞋……在作者笔下都仿佛有了灵性,通过作者至真至善的自然描摹,达到了至纯至美的境界,空灵涤荡如清风徐来,沁人心脾。

  曲令敏的散文,短小精悍,和谐中达到意象之美。每篇文章仿佛一颗颗圆润的珍珠,内涵丰富,同时又能折射出广大的外部世界。在这里,分明能看到时代的足印、岁月的变迁。她的作品客观描摹与主观感受相结合,她执著地“把生活的简淡平和归还给人们,把心灵的柔软洁白归还给人们。曲令敏在她的散文中反复咏叹的基本主题,是要唤醒人对自然的亲切感觉,同时也表达出了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愿望。王连明在《追寻诗意的曲令敏》中这样写道:“身居闹市,又做着报人,曲令敏可谓处于时代的最前沿,但她的心里却珍藏着古典情思……滚滚红尘没有遮蔽她锃亮的感觉。她怀念着闪在草叶上的阳光和大地上的河水,凝望着在树枝上嬉戏的清风,倾听着纯净神秘的天籁,念念不忘封在岁月里的故乡的故人故事,喃喃地述说着纯朴的亲情。”“曲令敏的笔,一指向村野田畴,自然风物,就成了一支生花妙笔。”“她说‘下辈子决不托生为人,而要托生为树,要么干脆就是浪迹天涯的风。’她不愿托生为人,是因为她从人身上看不到诗意。令敏用语言构筑或者说留住一个诗意充盈的世界,对抗诗意流失日渐冷漠僵硬的现实世界。她为自己营造了一个弥漫古典气息的精神家园,在那里,可以实现真正的‘诗意的居住’。”





最后更新:2023-08-09 21:39:14
赞一下
有0条评论,我要发表
首页 | 简介 | 评论 | 留言
200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