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区 
  注册 | 发布 | 我的 信息员: | 同乡 | 搜索
 1004 短消息 2003-03-27 编辑
[古今文学]张一弓的小说创作

 

张一弓,一级作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1935年生,祖籍南阳新野县。

  父亲张长弓原是河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母亲是一位高中语文教师,少年时代就受到家庭熏陶,对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1950年,他在开封高中读二年级时,写了一首叙事诗,获得全校文艺比赛第一名。后到《河南大众报》和《河南日报》任记者、编辑长达30年。1956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9年秋至1960年,因写短篇小说《母亲》受错误批判而辍笔20年。1980年后重新发表作品。先后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张铁匠的罗曼史》、《春妞和她的小戛斯》分别获第一、第二、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有多部小说被搬上电影银幕。《黑娃照像》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已出版的中篇、短篇小说集有《张铁匠的罗曼史》、《犯人李铜钟的故事》、《火神》、《流泪的红蜡烛》、《死吻》、《死恋》、《张一弓中短篇小说集》、《野美人与黑蝴蝶》等。《流星在寻找失去的轨道》、《伏尔加轿车停在县委大院里》、《火神》都颇引人瞩目。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张一弓称自己是“同时代人的秘书”。深入反思农村历史道路的曲折,热情拥抱变革时期的农村现实,努力追踪农村的变革步伐,使他的小说成为充满热情和理想的现实主义创作。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他的创作转向对人性、人的生存境遇、人的失落与寻找等问题的揭示。他偏爱生活中的特异事件,擅长通过戏剧化的手段,造成小说情节的跌宕起伏。舒卷自如的情节结构、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塑造带有英雄气质和传奇色彩的人物、强烈的政治色彩与充沛的文学激情、雄浑悲壮的风格与滑稽幽默的笔调相结合、欧化的叙述语言与充满乡土气的人物语言相融汇,使他的小说具有独特的魅力。

   一、 真实记录农村的变革

  敏锐迅捷地记下农村今日生活的变化,把握农民思想、心理的脉搏,是张一弓小说的一大内涵。长期的记者生涯和多年农村工作的经验,使张一弓熟悉农民,热爱农民,理解农民,他的作品,较好地反映了当代农民的意志、愿望、感情和理想。如果我们将他发表的小说,按写作年月排列起来,可以看到,我国农村在怎样一步一步地前进。他的小说像是一面镜子,映现出今日农村结束饥饿和贫困,走向富裕和繁荣的崭新面貌,映现出中国广袤的农村大地上,正在展开着的伟大经济变革的历史必然性。作者在农村生活的变化中开掘出深刻的生活底蕴,写出了农村中的传统观念、习惯势力、旧的生活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动摇,新的生活追求意识在变革中诞生。?

 《犯人李铜钟的故事》是他走向新时期文坛的第一篇力作,也是“反思文学”创作思潮中的扛鼎之作。作者直面人生,对饥馑年代的历史进行重新认识和思考,表现了谎话造成大饥荒的真实惨象。作品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不仅战胜敌人,而且战胜自己的谬误也要付出血的代价,我们应以较少的代价换取较多的智慧,使我们的党成为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党。题材与主题的尖锐性,反思历史的力度与深度,触及社会问题的大胆与超前,使这篇冲破禁区的作品在当时文坛与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张铁匠的罗曼史》是以“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几十年的农村生活为背景,描写了张铁匠屡遭打击和陷害,与妻子腊月两度结婚、离婚,直到“十年动乱”结束后,才破镜重圆的故事。作品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通过对张铁匠与腊月的悲欢离合的坎坷命运的揭示,向人们展现了这几十年中国农村所经历的风风雨雨,控诉了极“左”思潮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给人启迪,发人深省。?

  《赵镢头的遗嘱》描写农村生产责任制遇到的多方阻力,农民付出的血泪代价。《黑娃照相》真实细致地捕捉到了刚刚富裕的青年农民对新生活的喜悦和对美好明天的憧憬,《寻找》准确传达出农民害怕“政策有变”、喜忧参半的心理。《流泪的红蜡烛》中透视出摆脱物质贫困后的农民精神上的愚昧,表达了青年农民对合理的爱情婚姻的要求,显示出农民的初步觉醒。《春妞儿和她的小戛斯》描写乡村女司机的故事,成功塑造了这个在城乡差别阴影中勇敢闯出生活新路,自尊自强,性格鲜明的农村女青年形象。在春妞儿和那不知名的复员兵身上,我们看到了改革给农村带来的活力和新一代农民的全新气质及不断进取的精神风貌。《流星在寻找失去的轨迹》在宋福旺的传奇故事中探究新时期农民精神世界的动态变化:主人公从物质的贫困者到物质富有、精神困顿的失落者,最后变成一个自尊自重的新型农民企业家,小说展现了变革的时代农民精神的觉醒和自觉追求,使读者感受到时代的精神和生活的流动。《最后一票》则是从另一角度思考,要想捍卫新生活、新政策,就必须捍卫手中的民主权利。他在表现大变革时代农民生活之后,把创作转向对民族文化心理的开掘。1987年发表的《孤猎》富有象征意蕴地揭示出民族文化心理中落后消极、奴性的一面。

  张一弓约一百余万字的作品里,塑造了许许多多的农村人物形象,组成了一幅农村社会生活画卷。有地区、县、公社、生产队的领导干部,也有普普通通的庄稼人,有为民牺牲的共产党员,也有榨取农民血汗的“败类”,有带领劳动群众致富的农村改革者,也有阻挡农村变革的“绊脚石”,有强烈要求改变自己的命运、地位的男女老少的农村新人,也有尚不觉悟,安于现状的芸芸众生。在这些众多的人物形象中,作者着力刻画的是人民中的先进分子,生活的强者。个人生活经历的坎坷,使他习惯于对命运抗争, 用充满激情的笔反复表现改革时代“敢为天下先”的普通人的英雄品格。如:李铜钟(《犯人李铜钟的故事》)、赵镢头(《赵镢头的遗嘱》)、郭亮(《火神》)。他们都有一个曲折、坎坷的命运。他们的性格是在重大的社会矛盾冲突中表现的,是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描绘的,是在生死存亡、荣辱升沉、变幻跌宕的际遇中展开的。作品表现他们在逆境中的奋发和抗争。他们是中国农村的脊梁。他们的意志,代表着人民的意志,他们的感情,代表着人民的感情,他们的理想,代表着历史发展的趋向。作品通过塑造这些形象,表达了深刻的主题,表达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这一永恒的主题。


在他的作品中,还注意刻画农村新一代的形象。如明娃(《赵镢头的遗嘱》)、拴娃(《张铁匠的罗曼史》)、黑娃(《黑娃照相》)、麦收、雪花(《流泪的红蜡烛》)、春妞儿(《春妞儿和她的小戛斯》)。他们的共同点是有知识,有文化,是初中、高中毕业生,他们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快,自信自尊,不逆来顺受,敢于同命运抗争。在他们生命中有一种不肯安宁的、冲撞旧传统的创造力。明娃是枣园沟生产队的小会计,是个有心人,能用美国、加拿大的小麦产量来做枣树沟变革的参照。赵镢头死后,他被选为队长,他带领群众,按照赵镢头的遗嘱继续干下去。拴娃比他爹有远见,也敢闯,你听他对张铁匠说:“爹,这指印儿我替你按上,要是以后挨批,就叫他们找我张铁栓。”这些话显示出农村新一代农民的刚强锐气。雪花抗争阔绰无爱的婚姻,对爱情执著追求,麦收关于“咋做人”的思考,以及春妞儿为主宰自己命运所做出的努力和付出的代价,都说明他们是中国农村成梁成檩的好材料。麦收和雪花,更多的是从爱情婚姻的角度去表现。春妞儿则是处在矛盾中心的农村变革中的一员闯将。在这些普通而平凡的青年人身上,有着相同的强者品格,体现出时代的变化。?

  还有,他对普通庄稼人形象的塑造,也很重视并颇具功力,哪怕他们只说一句话,或只出场一次,也能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如在《犯人李铜钟的故事》中出场的那位老杠叔。他对党是那样的忠诚和爱戴,他用他那朴素的语言去解释这场灾难,说:“毛主席不叫咱冻着……就不会叫咱饿着……兴是年前风老大,电话线刮断了……上头跟底下断了线……等两天,再等两天……等电话线接上……”读着这样的话语,不禁使人潸然泪下。老杠叔的心声是当时历史背景下千千万万普通庄稼人的共同心声。作家只用了这么一句话就写活了一个形象,显示了他的艺术功力。还有《春妞儿和她的小戛斯》中那位不知名的修桥老人。桥窄、负载量小,汽车难以通过,可你听听他的声音:“这是俺领着俺一家去修的义务桥,俺临走就给俺村留下这座桥,接接大汽车。”他要以他生命的微弱之光给人间留下些许温暖。他对春妞儿说:“你们再来时,要是没有我了,你们就把桥这边那棵老柿树当成我吧,我就一直站在那儿,等着,盼着!……”作家将这位老人希望农村变样的心情,写得何等委婉和动人,作品曲折地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改革潮流在一个中国老农民心灵上的影响。张一弓是一位善于从生活中提炼有特色的语言、对话、细节,来为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作家,塑造时代的英雄,是张一弓小说对新时期文学的贡献。

   二、 历史与文化语境中的家族叙事

  张一弓的创作,在新时期文学发展的过程中所曾获得过的声誉,以及他的那些直面现实、与时代的政治敏感区和社会的关注焦点相契合的作品所留给人们的印象很深刻。他所具有的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反思历史的理性精神,使他在文学创作中承担着时代道义担当者的使命。在沉寂数年之后,张一弓2002年推出近30万字长篇新作《远去的驿站》,向我们展示出他观照生活的一种新的艺术眼光,一种对创作自我的重新寻找,表现出他对人类生存和生命体验的另一种深度和其特有的文化品位。小说在叙事结构上分为四卷,以儿子辈的“我”,也即作品中的一个人物斑斑做为叙事者,以版块式的结构写了“我”的母系、父系及三姨夫三个家族的故事,并加上两个卷外篇。这些内容,张一弓“原要分为三部长篇来写”,最后却归置为一体,因而这就形成了这部小说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即素材丰富,底蕴厚重,体现了作家深厚的生活积累和文化积累,具有广阔的社会涵盖面。尤其是在作品中集纳了数十个个性特异、命运奇崛的人物,他们都有着不同价值信念上的执著探求,和最终舍弃一切所要坚定维护的内在精神,每个人物都成为某一人格类型的典型代表,都是一曲低回的人的挽歌,他们的命运牢牢抓取着读者的阅读视线。小说的卷首《胡同里的开封》和卷四《琴弦上的父亲》,写“我”的父亲母亲及相关人物,这成为框定三个家族故事的大的叙事框架。父亲张聪是执教于北京燕京大学和 H大学的教授,在教学之余,耗费了他毕生精力的事是去寻找已经失传了的《劈破玉》,这个明代留下来的、有着四百五十多年历史的南阳鼓子曲,被史书誉为俗曲之首。虽来自民间,却又不是小家碧玉,要由十多种管弦乐器配合演奏,已脱离曲词而成为独立存在的管弦乐曲,被父亲认为已经具备了交响乐的要素。为了《劈破玉》,父亲一次次深入民间,翻山越岭,风餐露宿,遭遇过刀客和狼的袭击。千方百计地打探线索,从隐士、盲琴师和女艺人处搜集记录曲谱。父亲的喜怒哀乐,他的生命以及他与南阳著名的曲痴的女儿宛儿令人感叹的爱情,无不与《劈破玉》相关。但父亲最终并未听到《劈破玉》的合成演奏,便死于炮火,他付出8年代价并由宛儿译配完成的曲谱也丢失在战乱中。卷一《姥爷家的杞国》追忆的是母系孟氏家族,这是一个富有而和睦的知识家族。老姥爷是清末的举人,后极力引进西学,创办师范和农业化工学校,提倡教育与实业救国。姥爷一辈弟兄三个,出了一个拔贡,两个秀才,后来又都上了清末最早创办的高等学堂,成为新文化的传播者和马克思主义的最早接受者。卷中重点写的人物一是因桀骜不驯而身陷历史困境的大舅,写出了生命被撕碎的无奈和荒诞。另一是姥爷的得意门生,解放前后一直担任杞地党的最高领导人的齐楚,写他曾有过的辉煌和所遭受的精神困境。卷2《桑树上的月亮》写父系家族的繁衍故事,远祖三兄弟摔香炉分家,就此分为张姓三支血脉。小说主要是写张庵桑园这一支的衰败,最动人的是出身富户的大脚祖奶奶与当把式的爷爷之间的传奇爱情故事。这一卷,内容上最为散漫,而又写得最为饱满。完全采用了民间叙事的方式,融进了大量的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因而写得灵动飞扬,亦真亦幻,如同久远的神话。卷3《关爷庙上的星星》则是表现三姨夫声名显赫的家族,贺明远和他有着传奇经历的父亲贺爷,都参加了革命,成为家族的叛逆者和掘墓人,而毕业于黄浦军校的贺石则成为蒋介石的追随者。这三个不同家族中的男性和女性,以及与其相关联的人物,多属于知识阶层,通过对他们命运的审视,也可以从中洞照出中国几代知识分子艰难的生存史和精神追求历程。?

  这种分版块叙事的结构显得简单而又自由,在“我”的叙述视角中,生命的多样性和性格的丰富性都在家族血缘的名义下得以连缀与展示。这部在结构上显得相当松散,类似于散文体的作品,却充分运用了小说营构中的两大支点,一是具有引人入胜的故事,富有传奇性;二是塑造出了许多个性张扬、令人过目难忘的人物, “他们都具有环绕着自己的社会矛盾和生存‘难题’”,是属于作家自己的独特发现。张一弓始终关注的是一个个具体而生动的人,关注的是永存于世的人类精神和抗争命运的生命冲动,他提供给我们的是充分浓缩了的、由鲜活的生命血脉填充的人生,其中蕴含着年逾花甲的张一弓生命体验中最丰厚的沉积,同时体现出其文化素养所能达到的穿透与观照人性的深度,而写人笔力的老道,也显示着他创作功力的深厚。
三、 浪漫开放的现实主义

   张一弓的小说吸收西方文学的营养,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塑造英雄的荡气回肠,针贬现实的锋利无情,揭示历史的沉重严峻,造成了叙述语调时而热烈又冷峻、时而幽默又辛酸的特色,更强地凸现出作品悲壮的美感,形成了写实浪漫的特点。?

  他的小说创作大都有很强的故事性,小说情节跌宕曲折,故事冲突尖锐激烈,开头如大潮陡起,扣人心弦;中间波涛起伏,令人心潮难平;结尾像潜流激荡,任人回味、思索。选材的传奇性和情节的戏剧性,使他的小说具有了浪漫色彩。张一弓往往在小说开头,就设置强烈的矛盾冲突或悬念,将人物置身其中,来展开情节,《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开端将李铜钟放到1960年春遭遇罕见春荒,李家寨大队农民断粮 7天的严峻现实中去展开情节,《赵镢头的遗嘱》中一封赵镢头服毒身亡的加急电报扣人心弦地展开情节,《流泪的红蜡烛》中阔绰而荒谬的婚礼之夜,新娘将新郎关在门外的关门声突如其来,令人惊疑……《春妞儿和她的小戛斯》中,作品用意识流动、时空转换、回闪等一些新技巧,通过对春妞儿三次不同爱情的描绘,将小说的情节性与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结合起来写,使这一人物的性格更为丰满、生动和完整。在写景、抒情、状物上,也较以前的作品,更为精致、细腻。情节的发展变化,既出人意料,而又合乎现实。给人一波三折之感。?

  其次,作品感情色彩鲜明、强烈,语言风格质朴、刚劲,富有阳刚之美。语言表现也与刻画的悲剧英雄、反映的悲壮画面相吻合。叙事语言的欧化成分与人物语言的乡土色彩并存。在《听从时代的召唤》中,张一弓说:“农村现实生活中新旧杂陈的斑驳色彩和繁杂音响,也使我感到需要对叙述农村现实生活的语言作一些调整,我在人物的语言中,采用了自己比较熟悉的豫西乡土语言;而在叙述语言中吸收了一些欧化的成分。”口语、俗语、歇后语、顺口溜等是张一弓笔下人物语言的鲜明特色。叙述语言乡土语汇与现代词汇并存,口语与书面语共用,多修饰成分的欧化句式与生动凝练的短句式并用,形成跳荡的动感和奔腾的气势。除了运用排比句式表现雄壮的气势、澎湃的激情外,还多用疑问句,感叹句式,以表现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张一弓小说语言中西合璧、土洋结合的特色在河南作家中是十分独特的。

 



最后更新:2023-08-10 10:45:41
赞一下
有0条评论,我要发表
首页 | 简介 | 评论 | 留言
200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