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区 
  注册 | 发布 | 我的 信息员: | 同乡 | 搜索
 1004 短消息 2011-03-19 编辑
大字报收集:南阳文化总览

【宛梆】南阳特有剧种。亦称南阳梆子,历代有乱弹、老梆子、靠山吼等称谓。唱腔音乐富有地方色彩,发音吐字采用地方韵律。宛梆兴于明末。1642年,李自成军中的中州梆子戏班随军到宛城,此剧种吸收、融合南阳民歌、小调,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南阳梆子。清代中期秦晋商人入宛后,又与同州梆子融合,形成群众喜闻乐见的“西调梆子”。因南阳古称宛,南阳梆子故称“宛梆”。其间吸收昆曲、越调、汉剧、锣戏之精华,使宛梆艺术臻于完善。清代兴盛时期,市内宛梆戏班有数十个。1912年以来,由于战乱,使宛梆陷入灭绝境地。1949年后,内乡宛梆枯木逢春,迅速得以发展。宛梆音乐属梆子声腔系统,板腔体结构,由慢板、流水板、二八板、散板四大类组成。另有一些杂调、曲牌在特定剧目与情景下使用。其伴奏乐器有弦管乐与打击乐两类。唯一的剧团是内乡宛梆剧团,成立于1951年,代表剧目有《化心丸》、《汶江河》等。
【学馆书院】南阳古代教育特别发达,尤其是两汉时“学校如林,庠序盈门”,郡设学,县设校,乡设庠,里设序。宋、元、明、清时,境内府、厅、州、县普遍设儒学。当时,书院也很流行。至清代,南阳的书院达16所,即南阳书院、紫山书院、宛南书院、崇正书院,邓州金山书院、花洲书院、春风书院,淅川崇文书院,唐县南轩书院,桐柏蓼野书院,新野白水书院,内乡菊潭书院、味经书院,裕州方城书院,南召鹿鸣书院,镇平〖HTXL〗NBF73阳书院。书院推选名士鸿儒担任山长,并聘请品学兼优者执教,挑选秀才和县试合格者入院深造,是这一时期教育制度的一个特点。清代,南阳乡里私塾、社学和义学也很普遍。清代晚期儒学、书院和私塾逐步改为新式学堂。抗日战争时期,河南省会开封沦陷,各类学校纷纷迁至豫西南地区,对当时及后来南阳教育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普及和推动作用,是南阳人才辈出的成因之一。
【汉画像砖】两汉时期,新野、唐河、邓县、淅川一带流行画像砖墓。此墓一般用模印有纹饰或画像内容的空心砖、长条砖和方形砖,一般用作墓室地平、四壁及墓顶,故有汉代画像砖墓之称。画像砖始于战国时期,作为墓室建筑材料,早于汉代画像石墓。南阳汉代画像砖墓,主要集中于新野樊集一带。这里的墓葬有单室墓、双室墓和三室墓之分。画像一般用于墓门的门楣和门柱部位。内容有舞乐、百戏、车骑出行、祥瑞、战争、甲第、宴饮、门吏、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其中一幅“汉胡战争”画像,以其题材独特、内容丰富见称于世。画像以步兵骑兵混战为主题,有以手擘弓、以脚踏弓的强悍战士形象,有骑兵奔突、断头洞胸的厮杀内容,还有拘系、拷问、拜谒的场面,表现的是西汉武帝、宣帝时期对匈奴的战争,展现了胜利者的得意姿态。1984年在樊集收集的“戏车”画像砖,亦为惊世之品。砖长1.25米,宽0.36米,厚0.06米。画面模印两戏车,车前有导骑,车上立杆,前戏车一人倒挂于杆上,两臂平伸托两人,一人站立,一个半蹲。后面戏车杆顶蹲一人与前车内之人同引一根长索,一人履索表演。右上角一人骑马引弓射箭。此戏车画像砖,再现了张衡《西京赋》所描绘的“尔乃建戏车,树修旃,〖HTXL〗NBA29僮逞材,上下翩翻,突倒投而跟*:,臂陨绝而复联”的精彩一幕。画像砖技术以后被广泛用于建筑材料制作,如民间房顶的五脊六兽、照壁装饰、古塔部件等。
【汉画像石】也称石刻画像,南阳汉代画像石。它是两汉时期出现并流行的以石为地、以刀代笔的艺术品。从制品的方法和艺术形象看,它具备了雕塑和绘画的特征,被泛称为“画像石”。所谓汉代画像石墓,就是用这样的绘雕石制品作为墓室材料而营建起来的墓葬,犹如一幅绣像的汉代史,再现了两汉社会的真实情况,因而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著名的汉画像石墓有:南阳市宛城区新店乡英庄汉画像石墓,共用石材25块,画像53幅;南阳邓州冢店村长冢店汉画像石墓,共用石材63块,画像73幅;南阳唐河县湖阳镇新店村楸树坟新朝冯君孺人画像石墓,共用石材154块,画像35幅。南阳汉画内容丰富,题材繁多。墓门类画像有白虎、朱雀、铺首衔环等;墓室类画像有宴饮、百戏、舞乐、战争、讲经、肖像、侍者、田猎、历史故事、神话传说、驱魔辟邪等。雕刻技法一般为剔地浅浮雕,细部加阴线刻。所用石料,大部分为石灰岩,少量为泥质砂岩,一般就地取材。南阳市卧龙区蒲山就是古代取石的石灰岩山地之一。直到今天,蒲山仍是制作石狮、石人像、生活用具以及建筑材料的重要基地。
【南阳大调曲子】民间戏曲。源于宋代,由宫廷音乐、南阳民间音乐、京城乐曲及四面八方的流行曲牌经当地艺人吸收、融合、发展而来。有“高雅派”、“通俗派”之分,高雅派唱词文雅,韵律讲究,唱词以《西厢记》、《红楼梦》等为主;通俗派唱词通俗易懂,生活趣味浓厚,以民间故事、传说为主,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曲牌有大、中、小之分,共200多个,如鼓子头、太平年、打枣杆、阴阳句、倒推船等。伴奏乐器以三弦、琵琶、古筝、檀板、八角鼓为主,和以坠子、二胡等。代表曲目有《玉姐学文化》、《二嫂买锄》等近600篇。
【曲剧】南阳地方戏曲剧种。曾有高台曲、曲子戏、南阳曲子、南阳大调曲等称谓。是在南阳大调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大剧种。原来只是就地演唱,不化妆,不登台。宣统二年(1910)正月十六日,邓州李堂村娘娘庙会上曲剧始有登台表演。此后,镇平、淅川、南阳、南召、内乡、方城等县相继成立了曲子戏班。1929年后曲剧向外流传,渐及晋、冀、鲁、陕、甘、鄂、皖、川等省。唱腔音乐属联曲体。曲牌有阳调、书韵、诗篇、扭丝、汉江、坡儿下、太平年、阴阳句、打枣杆、垛子、上流、石榴花、小桃红、罗江、思春、高山流水等208个。主要伴奏乐器是曲胡(也称坠子、坠胡)、大弦,高、中、低音齐全,最能表现曲剧风格和地方色彩。主要剧团有南阳市曲剧团、淅川曲剧团、新野曲剧团、镇平曲剧团等。主要剧目有《阎家滩》、《屠夫状元》、《困皇陵》、《儿女传奇》、《越王负荆》、《草人媒》、《酷情》、《王宝钏》、《白玉簪》等。1961年9月,南阳专区曲剧团赴京演出《阎家滩》,受到专家、北京观众及国家领导人的一致好评。
【南阳民歌】南阳民歌内涵丰富,题材广泛,源远流长,其内容有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爱情歌、生活歌、小儿歌、传说歌等。南阳民歌具有强烈的人民性,浓郁的乡土气息,鲜明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劳动歌反映的是人民群众不同的生产内容和思想感情,其中有田歌、牧歌、秧歌、渔歌、夯歌、工匠歌、采茶歌和船工号子等。《船歌》的歌词是:“丹江河里开船走,扯起帆篷风摆柳。摇橹荡桨来得好,飘飘悠悠下汉口。”时政歌是人民群众对不同时期社会政治状况有感而发的歌谣。仪式歌是伴随民间祈年节庆、迎亲友、贺喜禳灾、祭祖吊丧等礼俗而吟唱的歌谣。如《新娘扫床歌》:“新扫帚,扫新床,过年生个小儿郎,爬到那头喊喊爹,爬到这头叫娘娘。”爱情歌是反映青年男女热恋的歌谣。如《我心攥到你手里》:“一把筷子两头齐,我心攥到你手里,别叫爹妈知道了,人有脸来树有皮。”民间歌曲的演唱可独唱,可对唱,可一引众和唱,部分民歌与旱船、竹马、高跷、推小车等民间舞蹈结合演唱。此外,还有灯节期间流行的“灯歌”、适合儿童游戏时唱的“童谣”、小商贩叫卖的“叫卖歌”等。
【南阳刺绣】南阳自古重农桑,又以“河南柞绸”饮誉中外。南阳丝织兴于战国时期,盛于两汉,唐宋时期发展较快,有“丝、布、白菊之贡”之说。南阳刺绣正是随着丝织业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传统工艺。南阳刺绣使用的丝绸有柞绸、色软缎等30多种,使用的传统针法有打嘴单套针、乱针、拴针、拧针、行针、稀针、硬填、蒙绣、网绣、单穿绣、双穿绣、旁补抽绣等20多种。工艺品主要有装饰品和服装、床用绣品两大类。社旗山陕会馆收藏的绣品“二十四孝图”、“八爱图”、“群仙图”、“十八学士登瀛州图”,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仿汉画“车骑出行图”,以及带有民间地方色彩的“八鹤庆寿”、“花好月圆”、“丹凤朝阳”、“二龙戏珠”、“喜鹊闹梅”、“天女散花”、“荷花鸳鸯”、“百蝶戏花”等绣品更是巧夺天工,情趣盎然。真丝抽纱绣衣、真丝珠绣衣、绣花女袄、丝绸素衣、浴衣睡袍和床罩枕套等400多种绣品,图案新颖,做工考究,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又有新的提高,成为促进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媒介,远销美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南阳烙花】清光绪三年(1877),邑人赵星三在吸食鸦片时无意拿起烧红的烟针于烟葫芦杆上烙绘出图案,遂又烙筷子、手杖等,烙花技艺由此产生。民国年间,主要烙制筷子、印章之类的小件物品,用卧式或坐式烙制,生产条件十分落后。1949年后,南阳烙花得到较快发展。1957年,出现了以电力为加热源烙制的工艺品。1959年,南阳市烙花厂为北京人民大会堂烙制成功半圆型大座屏“三峡水库图”。1973年该厂以宣纸烙成《清明上河图》长卷,被广交会誉为价值连城的烙画工艺品。1984年,冬青木烙花筷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1985年,烙板画获河南省人民政府工艺美术百花奖。如今,南阳烙花、烙画制品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已成为独具民族风格和浓郁地方色彩的工艺品。
【南阳玉雕】南阳城北8公里的独山产玉石,又名“玉山”。独玉坚实细密,硬度在6度以上,半透明,俗名透光玉。颜色分白、蓝、绿、红、黑多种,以白质绿斑者最为名贵。南阳玉雕有悠久的历史。距今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南阳城北10公里黄山聚落遗址的村民们就开始使用独玉铲。商代,南阳独玉制品已用于贵族墓室之中。战国时期,用南阳独玉制作的装饰品已走向南北各地。两汉时,南阳玉器更加驰名。宋元时,镇平玉雕业有较大发展,玉雕制品经东南沿海流入国外。清中叶,南阳玉雕业日益兴旺,不仅可以制作酒具、烟具、茶具、玉砚、笔架、镇尺、玉镯、玉坠、项牌等日用品和装饰品,而且还可雕制专供陈列观赏之用的人物、花卉、鸟兽和仿古制品。加工场由南阳独山扩大到蒲山、南阳城内和镇平石佛寺等地。民国年间,玉器加工业有长足发展,城内长春街、察院街、小东关、小西关一带店铺林立,著名的店铺有“大发大”、“兴盛德”、“玉合发”、“琳琅阁”、“永远聚”等。用独玉和岫玉制作的全套餐具、烟具、酒具和观赏品曾为袁世凯所钟爱,还专为其制作了一套祭器和陪葬品。抗日战争时期,玉雕业濒临倒闭境地。1949年后,南阳玉雕业发展迅速,南阳、内乡、淅川、镇平等县制作的人物、动物、花鸟、瓶素类、器皿类等玉制品行销世界,特别是镇平举办的玉雕节和南阳玉雕厂举办的展销会,把南阳玉雕的声誉播扬天下。
【南阳黄牛】中国五大黄牛优良品种之一。其数量之多,体型之大,皮肉之佳,挽力之强,居全国黄牛品种之首。南阳黄牛选育有悠久的历史,汉画中就有“斗牛”、“阉牛”图。1949年后,南阳开展了大规模黄牛选育工作。1981年3月国家标准总局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南阳牛”。之后,南阳地区通过普查鉴定,在生产区普建冷冻精液配种站,大力办好国营良种繁育场,把南阳黄牛繁育工作推向了一个新阶段。1983年,南阳地区黄牛研究所育成的两个黄牛品系获得省级嘉奖。南阳黄牛的特征是:躯体高大,肌肉发达,肩部宽厚,胸骨突出,皮薄毛细,行动迅速。肉色绛红,味道鲜美。牛皮质量优良,素有“南皮”之誉。





最后更新:2023-08-09 21:37:16
赞一下
有0条评论,我要发表
首页 | 简介 | 评论 | 留言
200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