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区 
  注册 | 发布 | 我的 信息员: | 同乡 | 搜索
 1004 短消息 2011-04-04 编辑
毛泽东的南阳情结

 毛泽东作为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民主与富强, 他把毕生的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了他深爱的祖国和人民。南阳,这块仅占全国总面积五百分之一的小小一隅,其所辖各县竟为毛泽东多次提及,未能视察南阳是他老人家未了的心愿之一。南阳究竟具有怎样的魅力让毛泽东如此钟情?

南阳,古称宛,地处豫西南边陲,西依秦岭,南接武当,伏牛山横亘西北,桐柏山雄峙东南,境内东有淮河,西有丹江,白河、唐河横贯中部注入汉水,形成了天然的屏障和富饶的盆地。其南屏荆襄,北障许洛,东瞩江淮,西控关陕,具有绾毂的中原之势,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秦并天下,置三十六郡,南阳为其一。西汉时期,南阳已是“商遍天下”、“富冠海内”的天下名郡。东汉时,因光武帝刘秀帝业起于南阳,故南阳又有“帝乡”、“南都”之美誉。“既丽且康”的南阳,钟灵毓秀,地灵人杰。她不仅孕育了科学家张衡、医圣张仲景、史学家范晔和诗人岑参等耀眼的历史人物,而且历来成为卧虎藏龙、贤才云集之地。秦东迎百里奚于宛,相秦七年,遂霸西戎;一部《三国演义》不仅使“躬耕于南阳”的诸葛亮成为妇孺皆知的“智圣”,而且也使南阳成为国人耳熟能详的文化名城和战略要地。毛泽东何时知道南阳这一地名目前难以考证。但《三国演义》作为毛泽东幼读私塾时最喜爱看的“闲书”、“杂书”之一,毛泽东至迟在阅读《三国演义》时已知道了“南阳”应当是不争的事实。根据现有资料,毛泽东最早提及南阳,并将其纳入整体战略格局之中,则见之于他1938年3月6日回复彭雪枫的电文之中。
 
1938年2月中共中央任命一代名将彭雪枫(镇平人)为河南省委军事部长兼统战委员会主任,赴河南创建中原抗日根据地,南阳作为陕北根据地与华中、中原根据地联系的交通要道,其战略地位尤显重要。3月1日,彭雪枫致电中央提出向中原调派干部及经费诸问题,6日毛泽东复电彭雪枫“派人来走何路……陇海路即将隔断,要指出走商南、淅川、唐(河)县至泌阳、桐柏这几条道路”。13日彭雪枫复电毛泽东“陇海路不通时,可走陕南、豫西之内乡、镇平、唐河、泌阳到达确山之竹沟镇”。针对彭雪枫关于开展游击战争的提议,7月4日,毛泽东、张闻天、刘少奇联名复电彭雪枫“你们对游击战争的布置一般同意,但游击战争的发动一般不宜过早……对伏牛山脉须即去建立党与群众工作基础”。对中共南阳党组织目前的任务和武装斗争等作出了明确的部署。
 
1945年4月25日率部挺进豫西的河南区党委书记兼军区和河南人民抗日军政委戴季英与河南军区和河南人民抗日军司令员王树声致电中央“我们准备以一部力量于下月向伏牛山之鲁山、南召、伊阳、临汝、嵩县间开辟基地。”5月2日,毛泽东复电“如果你们觉得嵩、伊、临、鲁、南召地区进展是有利的,你们可以这样。”6月8日河南抗日人民军占领南召竹园后,旋即包围了位于伏牛山腹地的国民党新八军司令部所在地??南召马柿坪。为争取为争取新八军军长高树勋联共抗日,经毛泽东同意后,河南抗日人民军主动撤围。此后随着双方的频繁接触,高树勋将军最终坚定了投向人民阵营的决心,于当年10月在邯郸率部起义,这是毛泽东统一战略的重大成果。
 
抗战胜利前夕,毛泽东高瞻远瞩,面对战后可能发生的内战,他于1945年8月4日,以中共中央名义致电新四军第五师师长李先念等:“日寇失败,内战爆发后,你们现有平原地区必难完全保持……大别桐柏两处,现亦有相当基础,将来可集中主力夺取一部或大部,作为主要根据地。”根据毛泽东指示,李先念等率五师转至桐柏山区,并于10月20日攻克桐柏县城。毛泽东闻讯后,致电郑位三、李先念:“庆祝你们占领桐柏。”并要求他们“应有坚定决心在桐柏山区域创造战场,歼灭顽军。”24日以王震、王首道率领的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支队,戴季英、王树声率领的河南军区部队与五师在桐柏会师,成立了中原局和中原军区。李先念任司令员,王震、王树声任副司令员,政委郑位三,副政委王首道。10月底中原部队相继攻占唐河、新野、枣阳三座县城。因桐柏解放区牢牢控制了国民党进军华北、华东、东北的咽喉要道,蒋介石遂调集30万大军围攻桐柏山区,为避敌主力,中原部队撤至平汉线东。1946年6月中旬,蒋介石电令刘峙务于22日前完成对中原部队的合围。23日毛泽东急电中原局,同意中原局提出的向西突围方案,要求 “立即突围,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顾虑,生存第一,胜利第一”。6月29日李先念、王树声、王震等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主力西越平汉线,进入南阳境内。此后,毛泽东多次致电李先念等通报沿途尤其是南阳辖区内敌军布防情况,使得中原部队在敌32个旅的围追堵截下,昼夜行军,穿祁仪越苍台,飞渡唐、白河,粉碎了敌人合围阴谋后强渡丹江,血战荆紫关,于8日初横穿宛境胜利抵达陕南。
 
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序幕。8月22日陈谢大军渡过黄河直插豫西。自9月4日起正在转战陕北的毛泽东数次致电陈谢“主力南进,攻占豫西南及汉水流域”,“相机攻取内乡、淅川、方城、南召等宛属县城”。11月10日至16日陈谢大军发起伏牛山东麓战役,解放了包括宛属南召、方城、叶县、舞阳在内的18座县城。12月15日至21日,西出平汉线的刘邓大军十纵也先后攻克了桐柏、枣阳、泌阳、唐河、新野等五座县城。1948年元旦,毛泽东致电刘邓庆祝十纵在桐柏的胜利。1月16日十纵攻克邓县后,毛泽东致电贺电:“庆祝你们攻克邓县歼敌六千余。”为彻底粉碎蒋介石的中原防御体系,毛泽东再次把目光投向了南阳。4月16日,毛泽东致电刘邓等“新行动方向是豫西南…..歼灭分散之敌,调动平汉线以东之敌向平汉以西,以利粟裕行动”,要“早日向西南,首先夺取宛西四县,然后出汉水”。根据毛泽东的部署,我中原部队自5月3日至17日发起了宛西战役,攻克了淅川、内乡、镇平、邓县等县城并使江汉、桐柏两区联为一体。对此,国民党报纸哀叹道“宛西一战……中原左侧已成不可收拾之局”,5月24日至6月3日中原部队又发起宛东战役,重创了南阳境内的张轸兵团。牵制了处于临颖的胡琏兵团,实现了迎接粟裕部南下加入逐鹿中原的战略任务。7月2日,中原野战军又取得了襄樊战役的胜利,活捉了第十五“绥靖区”司令员长官康泽。为此,毛泽东嘱咐周恩来,“中原我军在宛西、宛东及江汉打了三个胜仗,请起草一庆贺电鼓励之”。10月上旬,国民党华中“剿总”总司令白崇禧令黄维兵团、张淦兵团共20余万人进犯宛东,企图围歼中原野战军主力,毛泽东于13日致电刘邓等“六纵暂时留在桐柏策应王宏坤(十纵??笔者注)是可以的,只要王宏坤打一个较大的胜利,张淦兵团势必南顾”。22日毛泽东致电正在筹备攻打郑州的陈毅和邓小平“白崇禧则为对付我二、六、十纵,以黄张两兵团向桐柏方面威胁”。23日至24日,陈邓率部攻克郑州和开封后,又接到胸蕴全局的毛泽东的电文:“白崇禧已令黄维主力向南阳以南,如我陈邓部……走蒙城直接攻击徐蚌,则在一星期内外不致暴露目标,黄维不会马上向东。待至陈邓在徐蚌打响,则黄维即使向东,已来不及。”11月1日,当刘陈邓移师东进,淮海战役即将打响之际,蒋介石集团方如梦初醒,急令黄维东援徐州。毛泽东也急电刘陈邓“白崇禧以徐州陇海会战一触即发,令黄维兵团……在太和、阜阳集中完毕等情。……徐六纵必须立即尾追黄维东进外,十纵如在南阳附近,亦宜协同二纵尾追黄维东进”。明确指出“六纵……截击王凌云由镇平向南之部可能打不着,又费时间似不如由内乡直径开太和、阜阳,先黄维到达该地,从正面或侧面阻滞黄维为宜。二纵到商城后渡淮向太和阜阳进,与六纵协力拖阻黄维”。3日下午对驻守孤城南阳的王凌云部已构成合围态势的六纵,接到“不管王凌云,即追黄维兵团”的命令后星夜兼程,奔赴淮海。4日下午,王凌云率部弃城经新野南逃,中原我军遂占领南阳。
 
远在西柏坡的毛泽东获悉南阳解放的喜讯后,激情澎湃夜不能寐,遂泼墨挥毫,奋笔疾书,一气呵成撰写了《中原我军占领南阳》这一千字述评新闻。文章首先以磅礴的气势写道:“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4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遂后笔锋一转指出:“南阳古为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发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在南阳一带。”回顾了南阳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后,他又纵论战局,用精练的语言,高度概括了国民党苦心经营南阳防线破产,进一步衬托了在人民解放军凌利攻势下,蒋介石集团在南阳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失败结局。文章又指出占领南阳的意义,“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毛泽东在淮海决战前夕,日理万机的繁忙之中,竟为南阳这个小小城镇的解放,写下了古今中外新闻史上的千古雄文。此前郑州解放,毛泽东写的报道消息仅有170字,后来南京解放,毛泽东写的报道消息及《人民解放军》那篇律诗全文也仅500余字。毛泽东博览群书、通古晓今,对南阳的历史文化深谙在胸。在他的著作中,吸收了大量与南阳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记述了不少南阳的历史人物,他的诗词歌赋深受南阳的历史文化的浸染。南阳解放毛泽东之所以写下了千字的报道,这是毛泽东对南阳钟情和垂爱的有力证明。这条消息发表不久,毛泽东写信给胡乔木,指出要加强综合报道,“其办法是借着一个适当的题目如像占领南阳之类去写”。胡乔木认为“像《中原我军占领南阳》在古今中外的新闻史上,也没有第二篇,这篇文章写的很有气派,很精练、很自然,把解放战争和中国历史上的掌故很自然地联系在一起,正是反映了我们当时胜利充满了势如破竹的气派”。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对南阳依然十分关注。1953年4月11日,南阳全区普降酷霜,农作物被冻死80%以上,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一时人心惶惶。毛泽东得知此事后,意味深长地说“不能让诸葛亮的后人饿肚子”。4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的社会司司长纪纲为团长的中央慰问团来到了邓县白牛,他向在场的广大干部群众说“毛主席一听到河南省遭受霜灾的消息,就立即派我们来河南看望你们。我们来河南省之前,一位中央领导同志对我讲‘毛主席很惦记南阳的灾民,你们一定要把毛主席的深情厚爱转达给南阳人民’”。他还说“毛主席还要我告诉河南人民‘有灾必救,灾到哪里,救到哪里,达到有灾无荒’”。当从全国各地紧急调拨的粮食源源不断运抵南阳分发到灾民手中时,南阳人民激动不已,纷纷表示一定要搞好生产自救,让毛主席放心。镇平县榆树区萧庄村全体群众还给毛主席写了一封朴实而真挚的感谢信,表达他们的感谢之情。
 
1958年8月6日晚,毛泽东在其视察河南的专列上与河南省委书记吴芝圃畅论南阳后,提出了要到南阳视察的要求。当时鉴于郑州到南阳间未通火车,公路路况太差,再加上刚下过大雨许多河流河水暴涨。处于安全考虑,河南省委未能同意毛泽东视察南阳的要求,毛泽东却坚持说:“古人讲‘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南阳不通车,我可以骑毛驴去嘛!”7日凌晨,毛泽东与省委书记史向生一块儿走下专列,坐着汽车顺着郑州通向南阳的大道上奔驰。7时30分,毛泽东乘坐的汽车行至许昌襄县双庙乡的颖河南岸,暴涨的颖河水隔断了许南公路,汽车被迫停了下来。无奈的毛泽东只好走下汽车,朝公路旁边的庄稼地里走去。一代伟人头戴草帽,上穿白衬衣,下穿灰裤子,满面红光,战立于谷地的照片,就是毛泽东此次视察南阳中途受阻时拍下的历史珍贵记录。毛泽东问随后赶到的吴芝圃,许昌离南阳有多远?吴回答:“还有150公里。”并告诉毛泽东路上还有很多河流都没有桥。由于省委领导苦苦劝阻,毛泽东取消了视察南阳的计划,毛泽东视察南阳虽未如愿,但他对南阳的关注一直存在心中。1958年11月第一次郑州会议期间,毛泽东召集开封、洛阳、新乡、许昌四个地委书记和7个县委书记召开座谈会。并点名要求南阳县县委书记魏兆铭参加。他亲切地拉着魏兆铭的手,详细地询问了诸葛亮茅庐的现状和南阳人民的生活情况。在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的一次讲话中,毛泽东说:“河南有个镇平县,那里的人民群众提出了‘河挖透,山挖穿,五天战胜二龙山‘的口号,人民群众有那么高的热情和干劲,你能给他们泼冷水吗?”镇平县双龙乡的社员大力兴办水利的时候,提出的一句狂热口号,能远隔千山万水传到毛泽东那里,引起他强烈的共鸣,并以此坚定其继续推动大跃进运动发展的决心,足见南阳时刻萦绕其怀。本希望通过大跃进的方式把中国早日引向富强的毛泽东,在此后不久便尝到了大跃进运动带来的苦果,在严重自然灾害给中国人民生活带来极大困难的情况下,毛泽东怀着沉重的心情,重新开始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南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最终与这位一代伟人失之交臂,这不仅是一代伟人未了的心愿,更是南阳无法弥补的历史的遗憾!
 




最后更新:2023-08-09 21:37:12
赞一下
有0条评论,我要发表
首页 | 简介 | 评论 | 留言
200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