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区 
  注册 | 发布 | 我的 信息员: | 同乡 | 搜索
 1004 短消息 2011-04-08 编辑
南阳少数民族民俗系列

   

    南阳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1100万民众分别隶属于汉、回、蒙古、满、藏、苗、彝、朝鲜、侗壮、布依、瑶、白、土家、傣、水、纳西等3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4.6万人。汉族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遍布境内的大部分乡村。回族是少数民族中的第一大族,境内各县均有居住。蒙古族和满族等少数民族多在镇平、内乡、淅川、南召、社旗居住。多民族共融的局面,集中地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娱乐潮流和社会趋势。千百年来,南阳盆地一直绵延着不熄的楚汉文化之光。
    南阳有回族14万余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2%以上,占少数民族的56.9%,在少数民族中居第一位,占全省回族人口的16%。他们遍布全市十三个县(市、区),其中万人以上的有宛城区、方城、镇平、邓州,有唐河、新野、卧龙、内乡大多数居住在农村,约有1/3的人口聚居于城镇。 
一、民族来源 
    南阳的回族来源有五种类型:
   (一) 元代屯田 
    回族进入南阳境内定居的历史较长,早在南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年),就有人在新野定居,但其主要来源,乃是元代初期随着蒙古军中的“探马赤军”而进入的。这些信奉伊斯兰教的西域军人在驻防地带经过屯田,“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集牧养”,而留居下来的为数较多。清光绪《南阳县志·兵防》至元六年(1270年),始于申州立屯,八年(1272年)散还原屯户,别签南阳诸色目人,户设营田使司领之。寻废,改立南阳屯田总管府。复罢止,隶有司。
    为户六千零四十一,为田一万零六百六十二顷七亩。 
    唐河县湖阳陈姓于至元七年(1271年)来南阳屯田时落籍于此;另一屯田陈姓,曾受命围攻开封,散居于开封附近,后因水患,又返回南阳、唐河一带。大德二年(1298年),“又移襄阳哈刺鲁万户于南阳,户受田百五十亩”。大德五年(1301年)《重修玉皇庙碑》拨南阳府屯田给新籍辉和尔户,俾耕以自赡,仍给粮。 
    (二) 官宦入籍 
    陕西泾阳县永乐镇马姓的第三代人马化龙,为万历丁丑(1577年)三甲第五十六名进士,曾出任天津道;四世马之骐为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二甲第五十一名进士,于明朝末年,为逃避如火如荼的农民起义运动,移居新野县沙堰定居。另据湖北省发现的《马氏族谱》中载:原籍在陕西西安府泾阳县永乐镇的马依泽第十一世孙马乾珍号枢仪(南宋宁宗庆元丙辰第四十二名进士),于理宗绍定五年(1232年)四月十二日出任南阳知府,落籍于新野县。邓县人铁铉(1366--1402年),在明代出任过兵部尚书,也是元朝时留居于此的回族人后裔。方城县的闻姓,原籍山东省。清初因闻富喜出任南阳镇台游击而落镇平县闻家营,后代迁于方城县闻岗。道光年间,其后人闻远又曾出任过新野县守备及芜湖协镇,至今闻姓家族在宛城、镇平、方城、新野、社旗境内仍分布很广。           (未完待续)

 





最后更新:2023-08-09 21:36:48
赞一下
有0条评论,我要发表
首页 | 简介 | 评论 | 留言
200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