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区 
  注册 | 发布 | 我的 信息员: | 同乡 | 搜索
 1004 短消息 2014-02-04 编辑
烟标:仲景

 仲景牌烟标,设计于20世纪80年代。


张仲景,名玑,字仲景,河南南阳人,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医学家,著有“医学春秋”之誉的《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尊为“医圣”。张仲景出生在东汉末年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特殊的家庭背景使他从小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典籍。他笃实好学,博览群书,尤其酷爱医学。东汉末年的连年战乱造成瘟疫横行,张仲景家族也有许多人死于温疫,这更坚定了他学医救民的愿望。他10岁左右时就拜南阳名医张伯祖为师,因聪明好学、刻苦钻研而得张伯祖真传,并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当时的人称赞他“其识用精微过其师”。


张仲景勤求古训,提出了“六经论伤寒”的辨证论治学说。即运用各种诊断方法,辨别各种不同的症候,根据病人得病的时间、地点,结合病人的年龄、身体状况对症下药。辨证施治的原则至今仍是中医临床诊断最基本的原则。张仲景还博采众方,广泛搜集古今治病的有效方药,甚至民间验方也尽力搜集。《伤寒杂病论》收录方剂269个,许多著名方剂在现代人民卫生保健中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例如:治疗乙型脑炎的白虎汤,治疗肺炎的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治疗急、慢性阑尾炎的大黄牡丹皮汤,治疗胆道蛔虫的乌梅丸,治疗痢疾的白头翁汤,治疗急性黄疽型肝炎的茵陈蒿汤,治疗心律不齐的炙甘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括萎薤白白酒汤等,都是临床中常用的良方。他对民间喜用针刺、灸烙、温熨、药摩、坐药、洗浴、润导、浸足、灌耳、吹耳、舌下含药,人工呼吸等多种具体治法都一一加以研究,广积资料。另外在剂型上他也勇于创新,汤、丸、散、膏、酒、洗、浴、熏、滴耳、灌鼻、吹鼻、灌肠、栓剂等,其种类之多,已大大超过了汉代以前的各种方书。所以后世称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为“方书之祖”,称该书所列方剂为“经方”。
《伤寒杂病论》熔理法方药为一炉,开辨证论治之先河,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至今仍是我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它对亚洲各国乃至整个世界都有深远影响,至今日本中医界还喜欢用张仲景方。


张仲景举孝廉做长沙太守时,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都大开衙门,不问政事,端坐于大堂之上仔细为患病的百姓诊病治患,“坐堂医生”的称呼由此而来。告老还乡回南阳后,他看到很多穷苦百姓被严寒冻烂了耳朵,张仲景就在南阳东关支起大锅为百姓舍药治病。他研制的食疗方法“祛寒娇耳汤”中的“娇耳”就是今天的饺子。南阳人至今还有冬至吃饺子的习惯。如今在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饺子。
仲景牌烟标的图案是位于南阳东关温凉河畔的医圣祠大门远景图,图中汉代风格的子母门阙以及大门给人以壮美肃穆的感觉。医圣祠是张仲景的祠墓所在地,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南阳卷烟厂以仲景为烟标,寄托了南阳人民对张仲景这位令海内外景仰的世界医学伟人的深切怀念。





最后更新:2023-08-09 21:36:35
赞一下
有0条评论,我要发表
首页 | 简介 | 评论 | 留言
200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