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区 
  注册 | 发布 | 我的 信息员: | 同乡 | 搜索
 1004 短消息 2014-02-04 编辑
南阳曲剧团的坚守与希望

曾三次晋京两进中南海,如今处境尴尬

 

虽然演出环境很差,但演职人员仍兢兢业业。 王倩 摄

 

京剧是“国宝”;曲剧是省宝、是全国第八大剧种,更是我们的“市宝”。南阳曲剧曾三次晋京并应邀到中南海演出。2006年,曲剧、南阳大调曲先后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让南阳人备感自豪。市曲剧团是南阳大调曲的唯一传承单位。然而,在经历了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的鼎盛后,由于受到新兴娱乐形式的冲击,南阳曲剧渐趋衰落,进入低谷时期,如今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作为省内曲剧院团建团最早,河南曲剧南阳流派代表团体的南阳市曲剧团的现状如何呢?春节期间,南阳市曲剧团在正月初三到正月十五陆续到邓州、唐河、方城三地演出8场,记者在此期间走近了南阳市曲剧团及曲剧团的演职人员。

红极一时

三次晋京两进中南海

南阳市曲剧团团长庞雅敏告诉记者,南阳市曲剧团成立于1951年,由流散艺人组建而成,当时叫南阳市曲艺工作团。

当年建团是极为困难的。据老一辈艺术家回忆,那时团里有60余人,大家没有薪水,一起吃集体饭,住集体宿舍,每人每年供应单、棉衣各一套,老艺人每人每天发一包“兰凤”牌香烟。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演职员们没有一个叫苦的,没有一个退缩的,大家团结一心,终于在组团3个月时,开始登台演出。

随着剧团的名气越来越大,培养了一批知名的艺术家和各类专业人才,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如创立了曲剧“南派”的牛长鑫与曲剧“北派”的马骐并称中国曲剧界的“南牛北马”。相继推出一大批优秀剧目,《阎家滩》、《困皇陵》、《屠夫状元》等在河南及陕、鄂、冀、皖、鲁等地区影响很大,还曾先后三次晋京两进中南海演出。

愧对大家

“女婿们,让你们作难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由于受到新兴娱乐形式的冲击,南阳曲剧渐趋衰落,进入低谷时期,摆在南阳市曲剧团面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全团人员的吃饭问题。

庞雅敏告诉记者,目前南阳市曲剧团缺钱少人,剧团的开支仅仅依靠财政拨款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演员们放下“架子”,在街头唱、到戏曲茶座唱、下乡到村里唱。剧团现有一支60多人的演出队伍,每年有近100场商业演出,但这些收入也仅仅能维持团里的基本运行。“现在的物价一直在涨,演出需要的蟒袍一件要一万多元,一件能用一年多点儿。前些年一面锣只要几十块钱,现在都涨到一面几百块了。”

剧团的演出也有淡旺季,5月份到9月份属于淡季,春节属于剧团演出的黄金档期。“说到过年,我们剧团里有几位男同志因为演出,连续几年都没有在初二那天陪着媳妇回娘家过年了。但是大家都没说二话,因为大家都知道现在剧团困难,也因为大家对这份事业的热爱。2011年的演出合同正好签的是初二到平顶山演出。初一下午剧团出发的时候,我就对全剧团的男同志说,女婿们,让大家作难了。咱团明年说啥也要让你们陪媳妇回娘家,初二的合同咱不签了。”庞雅敏告诉记者。

一人多职

是演员也是搬运工

记者在正月十四随南阳市曲剧团来到方城演出。团长助理李平介绍,这次的演出是一位本地商人为答谢本村的村民出资赞助的,一共要演6场。

来到现场时,戏台已经搭建完毕,剧团的演职人员正在从货车上卸演出道具。记者看到不管男女老少,剧团的工作人员全部上阵都在忙活着。

记者尝试着抬了一口一米多长用铁皮焊接的道具箱,用尽全力也仅仅抬动了箱子的一端。李平告诉记者:“这种箱子都是用来装戏服和道具的,一个净重都在70斤左右,这样的箱子剧团一次演出要拉70多个。还有几个比这种更重点,装满东西大概有300多斤。团里为了能节省开支,每次演出都是由团里的演职人员搬运。不管是国家一级二级演员,还是实习的学员,男女老少都是齐上阵干一样的活。条件好的剧团都有自己的分工,演员根本不需要动手,各工种分得都很清。但我们团基本都是一人多职,有些同志不仅是伴奏师,也是灯光师。只有这样才能开源节流,降低费用。”

吃住简陋

全团配发折叠床

在拉行李的货车上,记者看到整齐地码放着许多折叠床。庞雅敏告诉记者,剧团现在出来演戏都是自带铺盖,到了演出地找些空房子让演员们住进去。以前剧团出来演出带的床都是演员们自己买的,因为种类不一,尺寸也有大有小,不方便携带,所以去年剧团统一采购了一批折叠床。

说到住的地方,庞雅敏告诉记者:“这次在方城演出住的地方还是很不错的。说出来都怕你不信,我们剧团出去演出真的是什么地方都睡过。好点儿的就是在演出地找些空房子,然后打扫一下就住下了。遇到条件差的,我们连猪舍、寺庙都住过。去年在襄县演出,由于当地百姓不愿意提供空房,联系演出方最后给剧团找了一座废弃的大型猪舍,我们的演员们就住在那里,现在想想还让人心酸呀。而且团里的年轻演员还要承担起看舞台的责任,晚上基本上都是睡在舞台上。正月初九在唐河演出,晚上下大雪,看舞台的那几个年轻演员早上起来被子上都是雪。”

庞雅敏告诉记者,剧团出来演出,吃是个大问题。剧团专门配备有厨师,食材都是在演出前在市场上采购好的,带到演出地,每到一处都是全团一起生火做饭。“在南阳市曲剧团,外出演出吃住是不分级别的,都是统一的折叠床,大锅饭,苦虽然苦点,但是大家都知道目前团里的状况,从没有人说什么。”

因为喜爱

日子再苦我们也坚持

杜秋霞是南阳市曲剧团演员队队长,国家二级演员。在与她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杜秋霞的丈夫也在市曲剧团工作,是剧团四对双职工之一。

杜秋霞告诉记者,其实戏曲演员这个职业远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光鲜。她是1994年调入南阳市曲剧团的,当时剧团的演出还能在戏院里进行,随后由于戏院相继关门,演出机会就少了。2000年前后,杜秋霞夫妻两人的工资加起来还不到1500元钱。由于待遇不好,剧团人才流失日益严重。早在2003年,剧团就出现了青黄不接和后继无人的现象。找不到演丫鬟的小姑娘只好由30多岁的老演员来扮演。2004年,剧团想尽办法招收了21名学员,但最终学员们还是相继离开……

陪不了老人,照顾不了孩子,这就是戏曲演员的真实生活,因为要经常出去演出,特别是春节,老人孩子都没好好地陪过。

记者问杜秋霞当年或者现在有没有想过要离开这一行,从事其他职业。杜秋霞摇摇头,“这个真没想过,因为当年选择这个职业就是因为喜爱戏曲,一直到现在都没变过。”

政府扶持

200万元购买200场演出

虽然现在的南阳曲剧事业处在低谷期,南阳市曲剧团的工作生活依然艰苦,但是南阳市曲剧团的演职人员却依然没有停下对南阳曲艺不断追求的脚步。

进入21世纪,南阳市曲剧团捷报频频。2002年6月,中央军委副主席曹刚川观看《困皇陵》并亲切接见参演演员。2002年9月,大型曲剧现代戏《惊蛰》在河南省第九届戏剧大赛中获得金奖并囊括该大赛所有奖项。2003年4月,《惊蛰》参加“河南·长安戏曲展演周”,演出于北京长安大戏院,引起首都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南阳“两节一会”活动、重要外事接待演出、河南电视台“梨园春”南阳专场等大型文艺演出,联合国专家验收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曲剧团曾华彩亮相。2004年9月,南阳市曲剧团代表河南省在中国第七届艺术节这个荟萃艺术精品,强手如林的国家级大舞台上,《惊蛰》荣获“文华新剧目奖”、“文华导演奖”、“文华舞美奖”、“文华表演奖”、“观众最喜爱的演员奖”等五项国家级大奖,创造了南阳戏曲历史上里程碑式的辉煌成绩。

庞雅敏信心满怀地说,近几年国家对地方文化艺术的重视不断加强,南阳市各级领导对曲剧团困难现状也相当重视。2013年将由南阳市政府出资200万元为曲剧团购买200场演出,这将大大缓解曲剧团目前资金困难的问题。南阳市曲剧团与南阳市艺校交流频繁,引进“新鲜血液”,招收对曲艺事业有兴趣有潜质的曲艺新秀。曲剧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才有强大的生命力。南阳市曲剧团必将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创作出反映时代精神、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新剧目、新作品。

 





最后更新:2023-08-09 21:36:33
赞一下
有0条评论,我要发表
首页 | 简介 | 评论 | 留言
2003-2013